胡敬茹
摘 要:小学时期对于培养人的习惯非常重要,特别是能够很好地塑造个性,不仅重视进步而且重视培养个性。因此,必须先确保个性独立,才可有自主认知,并帮助发现新的世界,很好地释放天性,有利于形成健康人格。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上的作用,总结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希望给相关领域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育;学生个性;培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个性教育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培养个性开始成为各校的关注核心。和其他学科相比,小学语文教育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个性,因为该门学科需要一些创造和想象,而这正是符合培养个性需求的,所以,本文重点阐述了怎样利用小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个性。
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个性化培养的意义分析
为加快推动素质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在改进教学模式,并重视学生是否多方位进步。小学生在品格塑造上潜力很大,也正处于培养个性的重点阶段。所以,老师需注意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并且为适应将来的人才竞争,还需格外关注培养学生品格[1]。而小学语文教学可很好地达成这个目的,能够有效推动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与创造。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个性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个性培养上还有不少问题。首先,教育方式太滞后,老师往往更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大部分还是会沿用填鸭式教学,只知道给学生灌输知识,不在乎他们是否具备主观能动性。其次,思维定式严重。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很单一,只需要学生了解最基础的知识,所以老师习惯于通过一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导致学生出现思维定式,阻碍了发展个性。最后,老师的主导地位错误[2]。平时教学经常能看到老师只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师生间没有必要的沟通,这对培养学生个性而言是没有一点帮助的。
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个性培养的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虽然每个人都有差异,可潜能也很大,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应正确认识到这些差异,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有效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只有自信,才更有可能走向成功。因此,语文老师应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可以很愉快地学习知识,并且敢于表达,有利于形成优秀品质。
2.要注重小学生的人格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一个项目是阅读,能够深度融入学生的人格教育,并且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很容易被生动有趣的内容所吸引,因此,老师可讲授有趣的内容给学生,讲解时,深入分析课文内容,要让学生明确善恶黑白;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课文问题,可以有效把握学生的思想,有助于后续进行教学与培养。
3.给小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
当代讲求张扬个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不应再沿用之前的灌输式教育,而应该让学生主导课程学习,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思考与怀疑,才有利于后续个性培养[3]。此外,主动思考也离不开勤动脑,这样才更有可能发现新事物。启发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变成课堂主角,勇于表现自己,提升自己的表达水平,更好地形成良好品格。
4.加强写作教学
小学生还尚未有固定的品格,因此性格与习惯都十分可塑,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应从不同的教学角度渗透进而培养人格与个性。其中,写作就非常重要,小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因此,需要老师把握良机,不仅要传授基本的写作技巧,还应注重渗透作者的思想与人格。老师可分析实例,让学生学习优秀范文,同时反思人格的丑与美[4]。写作教学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性格,需要老师积极引导,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健康成長。
5.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语文老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首先,创新教育方法,学会通过合作教学或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学会独立解决;同时老师适当引导,鼓励学生或给予提示,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其独立思考水平。
总而言之,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小学生的个性培养,角度是从小学语文教育切入,先是提出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解放个性、尊重其学习主体地位等。确实有诸多研究提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个性培养缺失,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的思维定式、错误的主导角色等。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切实保障学生的个性培养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史庆嫒.浅谈小学语文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6-59.
[2]侯有辉.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5):119-121.
[3]钱明.试论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J].中国新通信,2017,19(9):137-140.
[4]杨凯.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才智,2017(3):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