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摘 要]形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艺术学科既时尚又实用,正在成为高校校园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在修养外在表现的体现。既要美丽时尚又要符合学生身份,爱美会美是能力与智慧的象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良好的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你的形象就是你的未来,现在为你的形象投资,将会给你带来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
[关键词]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形象管理;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4-0-03[收稿日期] 2020-01-16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怎样更好发挥作用
笔者通过形象管理课程引发了对整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思考。在大学里开设通识课程怎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途径。
1.在大学里开设大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通识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素质最好的方法。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学生们可以不受专业限制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真正让大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分为三类:一类是贴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课程,例如艺术类或科普类;一类是紧密结合时代前沿的课程,例如介绍先进科学技术或思想理论等课程;还有一类是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健康类、急救类等。当然,这样的分类比较粗糙,相互之间也有重叠的部分,但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对于在大学里开设通识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最好的方法,开设学生感兴趣且有价值的课程是前提和基础。
通识课程安排不应拘泥于某方面的理论知识。面对非本专业的“长篇大论”,学生很难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往往会因知识的晦涩难懂而失去兴趣。相反,我认为教会学生一些相关的简单易懂、能引起学生共鸣且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的知识是最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为通识教育更重视扩宽学生知识面的宽度,而非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度。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力争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国教育多以教师授课,学生以听课为主。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以便讲授更多内容,但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个性,也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既然所属于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在该领域的知识水平要求不高,不如更多的引入“参与式课程”的模式,增加互动环节,在遇到问题时,教师也可只起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答案。
以笔者授课为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起初学习积极性、参与度并不高,许多学生成了“刷手机”的低头族,这种现象已在各高校成为普遍的现象,这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时间的浪费。既然学生离不开手机,那就不如充分利用手机功能让学生回答问题。例如:笔者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判断对或错,要求学生们举起手机回答问题是?或x来显示,还有一些选择题A/B/C/D//E/F,不太明白的还可以有?号等方式来表达学生的反馈,然后我再拍张照片把图片发到班里群里,谁回答和谁没回答问题一目了然了,这样既有互动又有寓教于乐的形式,很快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在授课时要时常听取学生意见,了解学生更喜爱的授课方式,增加课程获得渠道,提供更多信息给学生进行选择,从而不断完善教学体系。
形象管理既时尚又实用的课程很受学生们青睐,但由于课程安排往往是和时间冲突问题导致学生难以选到心仪的课程,目前开设的网上慕课就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形象管理课程已在2016年超星尔雅慕课上线,作为网络课程已有上千所高校引进该课,有上百万学生选课,学生上课时间也更加自由,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可线上获取知识点,线下翻转课堂。
3.将通识教育课程改为通过制,让学生真正因喜欢而选择。通识教育由于相比于专业课程简单,大多数教师对学生也很宽容,造就学生们喜欢上哪门课好过还给分高就选哪科,针对这种现象我校进行改革措施,可以用两级制和百分制给学生成绩,这需要老师自由的选择,笔者选择两级制。
通过制度其实有诸多可取之处,学生可以完全根据兴趣,并非是否容易得到高分的“功利心”来选择课程,因为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是不分专业的,学生掌握知识量往往差距不大,期末时既要给出学生具体分数又要兼顾公平,这对教师而言也并非易事。所以,笔者所开通识教育课程都改为通过制,从长期看是对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所裨益的。
二、大学生都应该具备艺术修养
教育部重磅!从2019年起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课程,学分不够不能毕业。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关于切实加强新時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别看这份文件的名字不长,可是含金量却是很高的,这份文件中表达了大学要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1.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在很多其他的国家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俄罗斯,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带着孩子前往大剧院欣赏歌剧,观看芭蕾,去博物馆和美术馆,这些如同周末看电影一般,是正常的娱乐消遣,这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从小培养着孩子的审美观。不仅如此,在很多国家,服饰礼仪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教授,在不同的场合有着特定的服饰要求,这种礼仪文化也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就是形象美的根源。然而在中国,由于观念的不同,学生阶段对美的追求是不被鼓励的,如,学生的校服都会被设计成宽大且不合体又没有性别区分,导致学生缺少行为约束。笔者认为,目前的校服是世界上最难看的校服之一,就这样我们错过最佳审美启蒙阶段。
2.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是教师授课,学生安静地听讲课记录笔记,说教式教育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中学时期过于看重升学率,教师总是以一种发令者的身份给学生布置任务,关注的是成绩。庞大的学生数目又使得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被关注到,学生的个体独特性常常会被压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有时候并不总是平等的。然而健康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人生道路的引导者。在形象管理课程中,笔者用简单通俗易懂的方法授课,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地位的差别,这样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学生对教师也不会因为身份的差别而产生距离感。我们共同去研究美的规律,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造力。
3.形象管理课程在学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形象对于每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形象,既是尊重自己,更是尊重别人,美好的形象还会影响每个人的品格和行为。良好的形象是美丽生活的代言人,是走向人生更高阶梯的扶手。明确形象设计的实质概念,运用服饰搭配进行自我风格定位,对每个人来讲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个人整体形象设计要素主要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大方面。其中外在因素包括:体型要素、发型要素、化妆要素、服装款式要素、饰品配件要素等。内在因素则为:个性要素、心理要素以及文化修养要素,我们力争做一名内在与外在同美的大学生。
三、形象管理在大学生通识教育中更好发挥作用
尽管课堂一般都是由教师掌握,但学生也是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一个好的素质教育课堂不仅仅是学校以及教师的努力成果,更是需要学生们的全力配合。故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非专业素质的必须,但却是一个人以后在社会中立足的必须。
1.形象管理收益。通过本课程内容学习与训练,可以掌握专业的服装解读、分析方法,快速把握服饰产品的特征与审美元素,结合人体形象基因进行专业色彩与风格的分析,能让学生清楚知道自身风格规律,从而解决了人们在装扮风格及用色方面的一切难题。一个人如果知道那种风格更适合自己,然后再运用最适合自己的色彩群,利用妆容与发型的打扮,不仅能把自己独有的品味和魅力最完美、最自然地显现出来,还能因为通晓服饰间的搭配关系而节省装扮时间,回避浪费。更重要的是,由于你要清楚知道什么风格与颜色是最能提升自己的,什么颜色是你的“排斥色”,你会在一生中的任何形象关头都能轻松驾驭你风格,科学而自信地装扮出最美丽的自己。服装搭配不一定昂贵的衣服就一定适合,也不是当下的潮流就一定时尚,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个人的风格进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这不仅能让你更加自信,还能得到人们的欣赏,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你步入社会面试求职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2.形象管理课后的学生反馈:
附学生作业一份
形象管理——自我分析
在本学期的形象管理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之前完全不了解的东西,对管理自己的形象也有了一个更加积极的态度。外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找准自己的风格、展现合理的形象十分重要。接下来我将按照教师教授的方法,分析自己的类型,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1)量感分析
相同的衣服,穿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类型、风格不同。找准自己属于哪一个类型,首先需要进行量感分析。
内轮廓9.5 头高22 内:外=0.43>0.375,所以内轮廓偏长。
1.肤色冷暖:脸型偏骨干,所以偏冷。2.肤色明度:肤色偏白。3.脸部轮廓:脸部轮廓偏曲。4.脸型量感:中间型。5.眉线:眉头到眉峰距离较大,为直线型。6.眼线:大而圆,为曲线型。7.眼线量感:柔和。8.鼻线:较短,为曲线型。9.鼻线量感:为矮鼻,属于曲低,柔和。10.唇线:薄唇,为直线型。11.唇线量感:普通型。12.肩部轮廓:窄而薄,属于柔和。
经过测试分析,我属于量感适中,偏曲线型,偏静,比较适合优雅型、少女型、自然型。因此适合柔软、娇小一些的服饰搭配。
(2)发型分析
从小到大,我其实也尝试过多种发型。剪斜刘海、戴压发圈、剪短发,或是就简简单单地梳一个马尾。之前更换自己的发型并没有一个专业的依据,只是单纯地想试一下,就剪了。明显不同的发型对我来说有好有坏,在听完老师的讲述之后,我终于有了一定的依据。
首先,我的上庭较长,应对此做一些修饰。多年的扎马尾的习惯也导致了一些发际线的后移。解决这个问题相对应的方法之一是向下留一点刘海。因此我现在留了一个八字刘海儿,上边是对比图。这种方法不仅遮住了上庭,也减缓了发际线的后移。
其次,我的额头相对较宽,八字刘海儿也有效地遮挡了额头的两侧,看起来额头没有那么宽大。
但是相对而言我的下庭比上庭好看,而且目前的八字刘海儿有点偏厚,戴眼镜的时候刘海儿还容易飘起来,所以之后会尝试一下空气刘海儿或斜刘海,看看效果是不是会好一些。
(3)色彩分析
人体是有颜色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属性。找准自己的色彩,才能在日常穿搭中搭配自然。这是我在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理论,但在老师介绍之后,我觉得十分有趣。回想之前的穿搭经历,衣服的不同色彩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气色。因此找准自己的色彩属性合理搭配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将对自己进行分析。
1.判断皮肤的冷暖属性。在自然光下,我的血管偏绿,皮肤偏向于黄色,所以在皮肤方面我是属于暖调。
2.判断眼睛、头发二者的亮度的深浅、颜色的明暗。我的眼睛为棕褐色,属于暖调;头发为黑色,应该是中间。
3.判断四季属性、给出适合色彩。根据肤色、发色、瞳孔、唇色的自我测试中,我是属于头发稀、薄、软,棕色偏黑;眼睛温柔、沉稳、有亲和力、不明亮;皮肤苍白、薄、偏黄;唇色偏旧、发乌、苍白。因此我是夏季型人。
夏季型人给人温婉飘逸、温柔而亲切的感觉。我适合在自己的季型中选择相同色系或相邻色系进行组合搭配,比如粉色系、蓝色系等,这样看上去会更加柔美。在日常的穿搭中,根据朋友的反映,我确实比较穿粉色的衣服,黄色系的衣服也确实是雷区。因此我认为这种色彩分析于我而言是十分准确的。
(4)化妆技巧
1.隔离霜:我的脸上有痘痘,因此比较适合选择绿色的隔离霜。2.眼线笔:作为一个新手,我认为自己比较适合先使用眼线笔3.眉笔、眉粉、染眉膏:同理,我决定先尝试一下眉笔4.腮红:我比较适合粉红系列的腮红
(5)综合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我發现自己比较适合浅一点、柔一点的风格。不宜穿过于中性或是过于夸张的衣服,也不太适合过于深沉或是过于鲜艳的颜色。在发型方面也要适当扬长避短,展现出最好的状态。在这学期的形象管理课程中,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很多的搭配技巧、化妆技巧。管理好自己的形象不仅能让自己开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这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在不同的场合都能有合适的衣着,是一个人自身修养的体现。非常感谢老师教授我们形象管理这一门艺术,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让自己生活得舒适、整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