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顶才
写作训练中,教师可借助“头脑风暴”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头脑风暴”,顾名思义,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跃的氛围,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某一个话题进行充分地思考,尽可能多的提出看法,以期激发写作灵感,获取精彩纷呈的写作创意。
一、熱身启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奇思妙想
“头脑风暴”活动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营造自由的氛围,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空间。“头脑风暴”需要学生碰撞出较多的智慧火花,唯有自由、不受限制的环境,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身心放松,才能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度思考。要避免刻板、严肃、紧张的课堂状态,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舒适,有畅所欲言的自由感。
设置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与写作发生真诚的对话。写作话题的设定,不宜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应是学生日常所关涉到的,是学生所熟知的。教师要提供真实的写作情境,给予学生以强烈的代入感。如此,学生方可与作文题发生情感的共鸣,继而在共情中舒张自己的性灵,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写作话题发生真诚的对话。笔者有一次因作业收缴不齐,责罚多人,引起学生愤愤不平。笔者当即以该话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学生亲历其事,感触良多,即兴写了很多观点:暴权亟需监督、善意包装下的恶、委曲求全的智慧、法不责众与严惩不贷、没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平庸的恶、尊重规则、服众与服理、体罚的积极效应、不可触碰的底线、真正的感同身受、危机公关谁来做、突击检查有效吗、矫枉过正要得么、目标正义与程序正义、语言暴力何时休。正因情境真实,所以学生才能真诚感发,迸发出很多精彩纷呈的观点。
提供有效的激趣,增强学生参与写作的欲望。写作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激发兴趣,呼唤学生内心深处的写作热情。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对有些话题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喜好,然而也有些话题是他们望而生怯的。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写作心理,善于根据现场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激趣,让学生增强自信,能够主动去亲近写作话题。如针对“亵渎经典”的话题,教师可以结合当下一些案例介绍给学生,如恶搞《黄河大合唱》,孔子登上福彩,朱自清的《背影》被改编成广告等。这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能迅速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很快写出了《经典不可亵玩焉》《经典的模仿与创新》《当经典遭遇商业绑架》《别让经典永存于“经典”》《敬畏文化,止于娱乐》《莫让经典沦为荒诞剧》《为情怀广告点赞》《当经典遇上改编》《情怀岂可入商行》《经典——娱乐的禁地》等一系列精彩的标题。
二、科学组织:让风暴席卷每一个学生
写作训练时实施“头脑风暴”,需要科学安排,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都真正地发生。
不受干扰的独立思考是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头脑风暴”并非乱哄哄地各抒己见,其活动主要的环节仍是学生的独立思考。思考时学生潜入话题的内核,探索全方位、立体解析写作话题的角度。显而易见,这样的深入思考是私有的,沉浸的,连续的,不可被随意中断,否则学生只能在思考的浅表游荡。值得强调的,这样的独立思考应该不少于两次,其中第二次思考是在师生的启发下再次展开的。
即时呈现学生的思考结果,让思维之花不断绽放。当学生绞尽脑汁思考之后,拥有了思考的习得,教师要让学生以文字或口头表达的形式将思考结果呈现在众人面前。这既是对初步完成写作任务的同学的鼓励,也是对尚未完成写作任务的同学的鞭策。呈现写作成果,可以让其他学生在同一思维层面更加广泛思考,也可启示其他同学规避已有思维成果,朝向其他思维方向去表达不一样的想法。在讨论“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跑者”这一话题,教师将学生的思考结果不断呈现出来,如“有开阔的视野”“能忍受孤独”“应善听追随者意见”“要果断决绝有自信”“要有以身试险的勇气”。在不断呈现中,其他学生也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精彩想法层出不穷。
开展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不断打开写作思维。经过一段时间的成果呈现之后,学生的思维渐渐枯竭。为了让大家对写作对象的认知具有新的角度、新的思维,教师可以邀请一些想法较为活跃的学生进行发言交流,让他们说说自己想问题的角度和方向,以此来给其他同学提供启示。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想法,谈谈自己的认知,和学生的想法相互补充,借此开启下一阶段的写作创意。讨论结束后,学生进入下一轮的独立思考阶段,新一轮的“头脑风暴”再次开启。如笔者曾提供“传统文化的接力”这一话题让学生思考,学生首先想到了“如何顺利接力”“接力的意义”“影响顺利接力的障碍”等,随后思考陷入停滞。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接力途中掉棒的危害”,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指出这会带来文化的断层、滞后、遗失与消亡。很快学生立足老师的问题,又自发想到“接力前一棒的责任”在于“榜样示范、稳妥传棒、鼓励加油”等,想到了“接力后一棒的责任”在于“勇敢接棒、精准接力、奋力奔跑”,甚至还有学生想到了“面对接力中的意外”要“沉着冷静、及时拣棒、总结反省、教育警示后人”等。
三、催化助燃:让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
写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有无穷的创意。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地给予学生启示,帮助学生进入新的思维空间,借此突破旧有的思考层面。
抬头向广处看一看。往广处看,就是培养思维的广度。比如采用发展思维,立足本体概念,往前想一想,再往后想一想,探索概念对象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也可采用分类思维,有些概念对象可以有诸多的分类标准,围绕不同的分类可以打开思路。如“健康”可以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亦可触类旁通,跨越不同领域,如针对“语言”这一话题,可以从文学的语言、建筑的语言、音乐的语言、昆虫的语言、诗歌的语言、程序的语言等领域去聚焦概念对象,借此获得新的认识和发现。
学会往深处挖一挖。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时会拘囿于一个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刨根究底,多追本溯源,如探究直接原因后再追问根本原因,解读现象后再探究其本质,探寻某种行为背后的前提、动机、思想根源、理论基础、文化渊源。如围绕“创新”这一话题,学生一般会想到创新的基础与条件、意义、动力、方式、表现形式、领域,也会反思当下缺乏创新的原因,或比较创新与创造的区别。老师也可以推动学生往深处去想,如创新为何要与实践结合,创新为何要预估风险,创新进入瓶颈期、断层期该如何跨越?如何处理好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的关系,如何识别伪创新,创新过程中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对于首创者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挖的越深,学生的思维品质越能够得到提升。
试着朝反面想一想。朝反面想,是为了培养思维的独特性和完整性。思考问题时,能跳出常规思考,站到问题的相反面去探索,借此摆脱人云亦云的看法,确立新思想。笔者曾经让学生根据“响遏行云”的成语故事进行审题立意。该成语故事内容较短,摘录于此:“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学生观点很多,如:人要有自知之明、迷途知返、学无止境、切勿半途而废、教化的艺术、時刻反省自我、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言传身教的力量。也有同学从反面想,认为薛谭“终身不敢言归”的行为欠妥,写出了诸如:尽学与死学、绝对崇拜要不得、逃离巨人的阴影、敢于言归、盲目崇拜要不得等创意观点。
四、总结完善:风暴之后的冷静反思
“头脑风暴”结束后,要能够及时汇总思维成果。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度,也要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思维模型,并架构起思维导图,以此实现能力的真正内化。
优选精选思维成果。活动过程中,学生各种想法大量呈现,而教师为了保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没有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较多的评价。但是,当活动结束后,教师须得做好思维成果的评价,指出一些想法的不足,肯定一些想法的精妙,同时优选精选思维成果,让学生用得体准确的词句表达出来。这既是对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鼓励,也是让学生共享集思广益的成果。
提炼多种思维方法。活动中,学生丰富的想法背后是思维之花的绽放,教师要将隐含在其中的各种思维方法提取出来,以此启迪大家学以致用。思维方法有常规的思维,包含探因思维、比较思维、辩证思维、分类思维、联想思维,也有创新思维,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
指导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将思维触点伸向每一个角落,方便学生在短时内快速建构个人的思维模型,借此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探索。因为只有思考足够广泛、深入,所获得的想法才会多。
“头脑风暴”是一项耗时短、效果好、成果丰的训练活动。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开展该项写作训练活动,将优化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高度,提升其思维品质,丰富其思维种类,改善其写作面貌,最终推动其写作素养的有效提升。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立项课题“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理念的关注现实类议论文写作研究”(课题编号:2017JK12—L17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通联:江苏清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