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学习任务单 提升阅读有效性

2020-11-09 03:25刘翠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诗经诗歌文本

刘翠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思维发展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基于此,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提出了以语文实践为主线的18个任务群学习,将注重学生语言、审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为语文任务学习的重点。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多层次的目标发展,提升其综合素养,必须巧设学习任务单,从而有效地推进语文阅读教学走向高效。

何为学习任务单?所谓的任务单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支架,或者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自主设计科学的任务单,从而有效地完成阅读任务。新课标也提出,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在阅读和时间中展开多向思维,让学生在文本体验中成长,让阅读真正发生。

但在实际的一线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出现以下问题:

1.注重活动淡化阅读目标。许多阅读课缺少目标主线,整个课堂热热闹闹,活动大于内容,致使最终课堂目标很难达成。

2.注重“逐”点分析,缺少系统性。许多课堂注重文本的细读,但是缺少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致使课堂零碎,阅读效率差。

3.注重技能訓练,缺少文本深究细挖的过程。许多阅读课堂知识注重学生刷题能力的提升,注重解题技巧的讲解,缺少对学生深入文本体验的过程。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缺少科学的目标意识,整体设计缺少,学习任务单没有巧妙地加以运用,致使阅读课变成了刷题课,变成了活动课,变成了空洞的知识理论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巧妙地运用学习任务单,注重多层次的目标引领,最终学生会在阅读中感受到真知,在阅读中提升综合素养。

下面笔者以《诗经·氓》为例,谈一谈在阅读教学中巧设学习任务单,从而有效推进阅读教学的具体做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任务群的设计,层层剥茧,最终解读出诗歌的内核,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情感。笔者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运用朗读法、评点法、探究法等等,层层递进,最终帮助学生解读出《诗经·氓》的情感内核,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发展和审美鉴赏能力。《诗经·氓》是一首经典的诗歌,它是《诗经·卫风》中最长的一首民歌,它就像包裹着的花生,层层包裹着内涵。作为传统爱情叙事诗,它的外层是叙述的事件,内核是在叙述中表达出对爱情的理解。基于《诗经·氓》的特点,为了有效解读诗歌内涵,笔者从“诗歌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形象、探究爱情悲剧”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重点,设计任务单,从而有效突破了阅读的重难点。

一、主线情节梳理,把诗歌读薄

阅读《诗经·氓》,我们可以感知到《诗经》的“重章叠句”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感知这首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情节和典型人物的塑造。教师可以依据学生阅读的初步感知设置学习任务单,从而让学生阅读更具有方向性,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诗经》独特语言之下的故事和人物。

1.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品鉴诗歌有的音韵美。

2.阅读《诗经·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情节梳理,并且按照《三国演义》章回式的目录的方式,为《诗经·氓》设置回目。

3.展开想象,补写文本中相关情节。

设计说明:任务一进行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走进情境,学会感受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诗经·氓》是一篇长篇叙述诗,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这种篇幅较长且时代久远的诗歌难免会有距离感,所以教师用角色朗读的方式可以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同时还可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诗经》的节奏美和音韵美。任务二、三可以将学生初步阅读的感知形成理性的思考,“概括情节”“制作回目”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形成有效的语言表达。通过学生的梳理,初步呈现解读诗歌的不同角度解读。比如,比如,从“女子”的角度:送—劝—盼—嫁几个字概括了情节。还有的学生围绕男子的角度,形成回目。还有的同学围绕任务三,展开想象,补写以下内容:儿时相知相识,成年坠入爱河。两人约定嫁娶,婚后苦涩艰辛。颇受家人讥笑,毅然决然断裂。

由此,学习任务单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学生感受女子细腻情感的变化,在梳理概括中,学生走进情境,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从而阅读体验从感性上升为理性,提升思维发展,从而将长篇叙事诗读薄。

二、紧扣人物分析,将诗歌读厚

1.写一写《诗经·氓》中女性形象特点,紧扣文本中的某一情节为依据,做到分析有理有据。

2.绘制女主人公心灵历程图,体现人物情感变化。

3.结合上一阶段的初步阅读,要求学生在网上进行查阅,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诗歌解读。

(1)找出一两个现有的对《诗经·氓》解读的成果,比如对现实诗歌主义创作手法的研究。

(2)对《诗经·氓》创作心理和精神世界的研究。

(3)对《诗经》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对《诗经》中爱情诗主题的研究。

4.以学习任务三为理论依据,为文本中中女主人公写500字评论。

设计说明:四个学习单的指向是分析人物形象,全面、深刻地形成自己对人物的体验。三、四两个学习任务是建立在一、二两个任务的基础上的,同时也是将任务建立在第一阶段把文本读薄的基础之上,引领学生向读厚的方向发展。任务三进行网络搜索,主要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解读诗歌,培养其深入思考的能力。同时网络大容量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形成独特的阅读见解,从而为学习任务四“写人物评论”奠定基础。比如,有的学生从细节当中来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抓住人物的情感变化。学生抓住文本中三次写到淇水,将女子恋爱过程中起伏变化的内心情感体现出来。两者对比则可以体会出女子恋爱时的甜蜜深情,婚后的痛苦哀怨以及绝裂时的清醒。还有的学生通过抓住文本中的意象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把握人物情感的变化,而两次出现“桑叶”,第一次“桑之未落,其叶沃落”则暗示女子美貌之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则是描写女子在时间的流失中,容颜逝去,表现了青春易老的人生沧桑。

三、根源探究,将文本读深

1.具体补充朱淑贞《简论〈诗经〉中的弃妇悲歌——〈氓〉》的文章,探究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

2.结合鲁迅的作品《伤逝》中被抛弃的女性,说一说两者命运的相似性,并且比较异同。

3.给《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写一份书信,表示劝慰和赞美。

活动说明:文本要读出其精髓,就必须探究其写作的根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或者阅读相关补充资料,拓展阅读的深度。任务一让学生阅读相关研究资料,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爱情悲剧的理解。比如性,学生得出了:在私有制的形成过程中,爱情变得不自由,男女的地位也变得不平等,女性慢慢地变成了经济和政治上的附属品,女子命运悲惨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由此,《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源头是“社会制度、家庭、婚姻反映出的经济关系”。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借助鲁迅的《伤逝》进行比较阅读。学生找出了两篇文本中女性命运都带有一定的时代性,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两者最大的不同是:《诗经·氓》中女主人更具有强烈的觉醒意识。任务三写赞美或者劝慰信是进行读写结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将学生的阅读体验变成鲜活的文字,流诸笔端,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共生。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有效阅读,教师需要以学习任务单为支架,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发散思维,展开思考,真正研读文本,让学生在文本中真正地汲取养料,走进文本,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收获生命的充盈和美感。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体育运动学校]

猜你喜欢
诗经诗歌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巧用《诗经》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