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亚奇
摘 要:本文通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对广场舞运动进行分析,以国家体育总局2015年推出的12套广场舞为例进行探究。提出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与新要求,探究結合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如何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并说明运用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优势,从而帮助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关键词:运动生物化学 社会体育指导 广场舞 专业建设 体医融合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9(a)-0197-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quare dance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biochemistry, and explores 12 square dances launched by the Stat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in 2015 as an example. Put forward the new challenges and new requirements facing the current social sports guidance work, explore how to develop social sports guidance work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biochemistry, and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sports biochemical knowledge to develop social sports guidance work, thereby helping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to be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duct social sports guidance.
Key Words: Sports biochemistry; Social sports instruction; Square dance; Professional Building;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alcare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表明国家对于大众体育参与的鼓励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对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提出了的新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承担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技能传授、健身指导、组织管理工作等,为增进群众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面对新的形式和社会需求,如何更高质量、更加科学地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成为了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 研究目的
随着体育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体育锻炼方法已经由经验式方法转变得更加科学,并且正逐渐运用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但是在人数参与最多的社会体育中却很少被提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同志在2017年12月23日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构建针对全国220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在群众身边的服务和引领作用。”本文将通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对广场舞运动的分析,说明运动生化学知识指导对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意义,从而帮助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2 广场舞运动分析
2.1 广场舞运动强度的界定
早在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及文化部推出了12套简单易学、科学合理的广场舞。管星星在《国家规定12套广场舞运动负荷的心率指标研究》一文中,通过选取江西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的395名女大学生在校生完成国家规定的12套广场舞,分别测试出女大学生在12套广场舞的心率区间。12套广场舞整套操的平均最大心率百分比(HRmax%)在62%~76%之间。其中《中国味道》平均HRmax%最低为62.9HRmax%,最高的是《中国美》,为75.3HRmax%。12套广场舞各节段最低HRmax%均大于60%,除了《中国美》最高HRmax%为80.9%,其他各套均低于80%。《今夜舞起来》《中国味道》平均最大心率低于64HRmax%,为(62.9±1.6)%、(63.7±3.2)%,其他10套舞平均 HRmax%在64%≤HRmax%<77%区间,其中《倍儿爽》《广场Style》和《中国美》的部分节段心率百分比大于77%[1]。根据美国医学学会针对健康成人修正的强度分级表可以通过非老年人最大心率计算公式“HRmax%=220-年龄”的最大心率检测方法可以简单估算心率的区间范围大概为124~154次/min,并根据强度为中等的运动的HRmax%在55%~69%之间,强度为重的运动的HRmax%在70%~89%之间,可以判定标准广场舞运动基本属于中等强度运动。
2.2 广场舞运动的特点
广场舞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为现代娱乐健身活动贡献了新鲜力量,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一代。同时广场舞拥有着简单易学、场地要求低、自发性、运动时间个性化、运动强度个性化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各地区开展广场舞的时长有所不同,以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体育馆内广场舞群体为例,广场舞的开展时间大概在120~150min之间,在此期间不断更换舞曲,各舞曲之间有短暂休息时间。由于多数参与广场舞的人群并未经受过广场舞正规训练,多数参与者是在每天的不断练习中学会,因此动作与标准广场舞动作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并且由于运动时间与强度的个性化特点,导致在运动时达到的HRmax%理论上会低于上述实验所得。
2.3 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分析
广场舞运动的HRmax%在64%~77%之间属于中等强度运动,基本动用的供能方式为三大供能方式之一的有氧氧化供能,并且有氧氧化供能的物质主要为脂肪和糖类。Young研究表明,50%~70%VO2max
(60%~80%HRmax)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是机体脂肪氧化的理想状态,当有氧运动强度超过60%~
80%HRmax,机体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将受到限制,糖成为机体内主要供能物质[2]。所以在供能比例中脂肪的供能比例大于糖类的供能比例。在此运动强度下脂肪供能时要动用血浆游离脂肪酸与骨骼肌细胞内储存的甘油三酯供能,同时长期运动会可以变血浆脂蛋白的浓度。长期的有氧健身运动可以提升血浆HDL-C浓度,同时有报道称有氧耐力训练时采用60%~
80%最大心率的运动强度,引起血浆LDL-C浓度降低效果最明显[3],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改善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可以有效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对于糖类而言,在该强度下糖类的消耗基本不会引起糖酵解反应,产生大量代谢产物乳酸,导致乳酸在骨骼肌内堆积对代谢产生抑制作用,制约运动能力降低运动效果。虽然糖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但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中,开始阶段并不立即动用脂肪供能,因为脂肪组织中脂肪的水解及脂肪酸经血液转运并进入脂肪组织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至少需要15min[4]。同时有研究表明,在持续约1h的运动中,单一碳水化合物来源的氧化速度最高可达约60g/h,尤其针对长时间(2~3h)的运动[5]。所以在运动后注意适量的补充糖类会更有助于机体的恢复,同时可以使第二天参与运动时机体的状态更好,运动效果更好。并且根据美国医学学会针对健康成人修正的强度分级表的建议每周至少5d、每天最少30min的有氧运动会促进个体健康。广场舞爱好者基本都可以达到此目标。根据分析后,可以将数据和知识简化用于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用具体的数据与更加科学的方式指导群众进行社会体育活动,使群众的健身效果事半功倍,并且更容易使群众信服。
3 基于运动生物化学发展社会体育
3.1 社会体育的新挑战
国家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体医结合”的概念,倡导运动健身、养生保健、医疗康复三合一的健康生活意识,增强民众身体素质与健身的意识[6],并且可以通过运动改善亚健康人群的情况。这不光是对民众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作为与大众健身运动密切相关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挑战,“体医结合”的体育应是从医疗和体育的综合视角来认识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并以运动非医疗干预的方式实现全民健康的治理[7],但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实际情况无法达到“体医结合”的水准,并且无法进行深入的指导,目前的指导基本只是技术层面指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运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体育模式与体育观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慢性病的大量出现也使人们关注到了健康,同时关注到了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将面临新的挑战,同时无论是“体医结合”的健康概念提出,还是主动参与体育的人数增多都在直接表明社会體育需要进行更多的创新与融合[8]。社会体育的发展应不仅局限于健身房的健身指导及体育赛事的经营管理上,更应把区域拓展到社区的健身指导和健康管理上,与普通大众深度结合。发挥体育与健康两者相互促进的优势,把健康促进、慢性病的预防及疾病的康复作为学习和推广的重点[9]。
3.2 发展社会体育
截至2014年年底,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约为150万,若按发达国家水平1/3标准的要求,缺口在300万~400万人。另外,当今工作在一线的群体工作者、指导员绝大多数的专业能力来源于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囿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匮乏,工作中开拓性与创新性不够[10]。所以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指导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体育指导员总量不足、类别单一以及指导服务作用不佳等。
社会体育工作者要积极面对新时代社会体育所面临的新挑战,要理解社会体育指导的工作不仅是对运动健身的一个环节进行指导,例如指导健身动作的标准,而应该进行的是一次全方面的指导,从健身运动的开始到结束。不应该只是对健身知识的传授,应当辅以对慢性病的认识及参与运动改善的宣传活动、儿童自发锻炼行为,以及成人锻炼意识的培养等。真正将社会体育的效能发挥出来,而不是将社会体育定义在狭小的体育动作技能的指导方面,这是目前遇到的大挑战,通过运动生物化学的知识进行具体分析,可以通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进行指导,以不同强度的运动所带来的生理、生化影响以及所能带来的机体内部变化来改善身体情况,可以通过简单化的语言把复杂的运动生物化学分析结果呈现给被指导者,利用更加科学的角度告诉指导者,为什么这么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状况,从而吸引更多的人群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改善身体,广泛普及知识,使人们养成自我的健康管理方式,更好地发展自身健康的同时,带动社会体育的进步与发展。
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可以涉及运动的开始、运动的过程中以及运动的结尾,运动的能量补充、运动的生理生化现象,是一种全方位、多方面对于运动指导的知识体,运用在社会体育指导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体育指导的功效。
4 结语
以广场舞为例通过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分析了广场舞,面对社会体育发展的新挑战要主动应对,同时健康概念与体育的融合也说明了结合运动生物化学角度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可能性,可以使社会体育指导更加具体完整、更加科学化,帮助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合理、更科学地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促进社会体育指导的发展,使参与社会体育的群众更加受益,同时对于有兴趣的群众可以通过知识的简化普及形成自身健康管理的理念,推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更好地为实现国家“健康中国”2030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管星星.国家规定12套广场舞运动负荷的心率指标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3850-3851.
[2] Young J C.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individual with metabolic disorders[J].Sport Medicine,1995,19(1):43-54
[3] 左群.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
[4] 房冬梅.单纯性肥胖与有氧运动[J].中国临床康复,2003(4):4128-4129.
[5] JEILEMDRI A.A Step Towards Personalized Sports Nutrition: Carbohydrate Intake During Exercise[J]. Sports Medicine,2014,44(1):25-33.
[6] 易木寿,林日弟.以“体医结合”理念为导向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2):33-34.
[7] 朱晓东,刘炎斌,赵慎.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的“体医结合”实践路径研究——基于现代医学模式视角[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4):33-38.
[8] 李留东,田林,杜浩楠,等.美、德、英三国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经验及启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
(6):466-473,485.
[9] 陈君顺子.浅谈“体医融合”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理念创新与路径选择[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08-109.
[10]董宏伟.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67-70.
[11]戴志鹏,马卫平.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J].体育学刊,2020,27(1):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