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游泳社团的现实困境及其解消

2020-11-09 03:32周文静魏文英李玉琳林建民梁荣发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5期
关键词:体育社团游泳困境

周文静 魏文英 李玉琳 林建民 梁荣发

摘  要: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游泳协会为案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分析游泳社团的现实困境,从实践执行层面探讨了游泳社团发展路径,为兄弟院校体育社团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主要结论:引入学分制,对接体育高级班建设,通过错位发展、借力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走出现实困境,充分发挥游泳协会潜在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  游泳  困境  改革  体育社团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9(a)-0146-06

Abstract: Taking the Swimming Association of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 ca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swimming association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case analysis, and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swimming association from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level,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he Sports Association in brother college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o introduce credit system, to conne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advanced class, to get out of the predicament through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borrowing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tential educational value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Swimming Associ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wimming; Predicament; Reform; Sports Association

1  研究緣起

广东省地处华南沿海,气候炎热多雨,境内河流湖泊密布,是“水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悠久的水系文化,十分适合推广游泳运动,因而广东高校普遍成立有游泳社团。2018年7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游泳学习的机会,广泛开展游泳社团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游泳锻炼,提高身体素质”[1]。教育行政部门对普及游泳教育工作的重视激发了学生对校园游泳运动的热情,有效地带动学生参与游泳锻炼,游泳社团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由于场馆条件、气候条件、宜泳时间及高危项目特性等限制,使得现阶段高校游泳社团发展举步维艰,甚至远比普通体育社团更为“吃力”。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游泳协会长期开展受学生欢迎、为学生所需、对学生有益的社团活动,表现突出,深受学生好评,曾多次获得“优秀体育单项协会”荣誉称号。本文试图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游泳协会的实例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兄弟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实例参考。

2  协会基本情况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游泳协会(以下称华广泳协)成立于2008年6月,指导老师由游泳课专任教师担任,设1名正会长、2名副会长,并组建秘书部、外联部、宣传部、教练部、组织部、竞赛部等6个部门,其中正会长由三年级学生担任,副会长及各部门部长由二年级学生担任,干事主要由一年级学生担任。游泳协会目前共有会员129人,其中女生46人,男生83人,一年级学生42人,二年级学生67人,三年级学生17人,四年级学生3人。游泳协会的活动频率为1周1次,1次2h。游泳池开放期间,协会每周四14∶00~16∶00(此时间段为全校教师业务学习及学生社团活动固定时间)。开展游泳练习活动,内容主要有蛙泳教学、自由泳教学、长游练习。游泳池闭馆期间,协会开展活动时间灵活安排,内容主要包括内部素质拓展活动、安全知识教育、与其他社团的联谊活动等。据统计,每次活动参加人数约为40人,部分会员出勤率较低,调查得知,周四下午有党课、班级活动、团学活动、补课、讲座等各种活动,学生很难将社团活动放在首位,这是难以保证出勤率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社团活动本身缺少吸引力,学生更多是冲着免费游泳而来,对于协会组织的技术教学及陆上活动不感兴趣,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3  华广泳协的现实困境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制约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社团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散;管理者能力低、服务差;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经费及场地设施不足;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单一;学校关注低、校际活动少、社团成员运动水平低、人员流失大等[2,3]。回顾华广泳协发展历程,整理和分析资料,认为协会面临的困境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3.1 游泳项目本身特点的影响

游泳项目具有季节性特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有2座室外泳池,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每年开放时间为4月中旬到11月中旬,其中开馆后闭馆前半个月由于水温较低,只用于游泳课教学,不对外开放,真正宜泳的时间每学期约为8周,当中还会有台风、打雷下雨、高温及寒流的极端天气,这就意味着一个学期有超过一半时间不能下水游泳,这对游泳协会发展极其不利。游泳项目具有高危性特点。国家体育总局在体育职业技能分类里面将游泳列为高危体育项目,每年学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屡见报端,使得学校管理部门对此绷紧神经,游泳协会的管理人员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这势必影响到协会的其他方面工作。游泳项目这两大特点对游泳协会发展影响极大,而其他体育协会在这两方面受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从开展活动的时间学角度看,游泳项目本身“先天不足”,在与其他体育社团竞争时,是真正 的“输在了起跑线上”。

3.2 定位不准确

游泳协会章程第一章第三条“协会宗旨”中这样规定:“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游泳运动,提高我校游泳运动水平。”这句话乍看上去没什么毛病,但细细琢磨后发现其不妥之处:“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游泳运动”是游泳课的目标定位,而“提高我校游泳运动水平”是游泳队的目标定位,这根本就是体育管理部门之责,非学生之力所能及。因此本文认为华广泳协明显“越权”,定位不够准确,造成的后果就是与游泳课程的同质化发展:对不会游泳的会员进行蛙泳教学,对会蛙泳的会员进行自由泳教学,教学活动已成为游泳协会主要活动形式。游泳协会生生互教互学模式有着人数少、时间灵活的优势,但教学是一门艺术,与专业教师任教的游泳课教学相比,其效果相差甚远,有点“鸡蛋碰石头”“弄巧成拙”的感觉。从学生想学会游泳的角度看,与其选择不专业的学生教学生,还不如选择正规的游泳课教学,这种趋利避害的思维定式对游泳协会发展极其不利。

3.3 “以不变应万变”之殃

协会内部:成立至今12年,经历过风风雨雨,有过高峰和低谷,协会章程、内设机构、管理体制一直未曾作出改变。协会外部:广东省层面,2014年将游泳列为中考体育必考项目选项之一,2018年印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工作的通知》;学校层面,2010年启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2011年游泳比赛、校运会改革,2013年游泳课程改革,2016年制定《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开展创业创新行动,通过改革机构,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机制体制,主动转型升级,积极适应新形势,解决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游泳协会却固步自封,以不变应万变,工作方法保守陈旧,缺乏创新,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内设的6个部门对干部干事的管理可圈可点,但对会员管理不够细致,缺乏服务意识,碰到问题各部门经常互相推诿,注重“上”对“下”的指挥,忽视了“下”对“上”的反馈,运作起来困难重重,如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消息是发布了,但是否能满足会员需求、有多少会员能参加、培训效果如何完全没掌握,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活动效果不尽人意。明知有些部门形同虚设,却无一人提出修改:如教练部,由于下水实践时间少,加之会游泳的人逐年增多,教练部有一半的时间无所事事,只能帮忙打杂;又如外联部,每学期只有与其他协会联谊活动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与部门职能不相关的工作。

3.4 社团活动组织形式单一,缺少活力和吸引力

根据协会活动规划,闭馆期间的活动主要有动员大会、干部培训、会员素拓等,活动设计非常有意义,但由于组织水平不高而没达到预期效果,对管理层而言出力不讨好,对会员而言费时而益小,与期望值差距较大,出现管理层不想办、会员不想参加的尴尬局面。开馆期间的活动主要有蛙泳教学、自由泳教学、长游活动等,技术教学主要由教练部负责,教练们热情满满,但与游泳课教学相比缺乏经验和权威,会员体验感较差,效果不佳,教学活动往往虎头蛇尾,最后组织者付出了心血却得不到认同,参与者认为没有达到目标还耽误了时间,导致双方产生了矛盾。分析认为,泳协管理层举办活动满足了协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但并没有满足会员提高游泳运动水平的需求,甚至限制了“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免费游泳”的个体需求,因而得不到会员的普遍理解和支持,协会运行全靠干部干事,举步维艰,这就形成了“干部干事很累,会员无自由”,干部难招会员难招的恶性循环。还有社团活动是自愿参加,选择的主动权在会员手里,协会只能动员会员参加,出勤率较低。另外,会员缺乏主人翁精神,只想享受免费游泳的福利,认为自己并没有为协会作贡献的义务。

4  华广泳协现实困境的解消路径

4.1 重新定位,错位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指导教师支持下,将“协会宗旨”修改为:“为全校具有一定水平的游泳爱好者提供学、练、赛服务平台,广泛、持久开展泳力认定活动,配合体育部推进游泳课程改革及游泳事业发展。”重新定位后,游泳协会发生了质的改变:“具有一定水平”具体规定为“用规范的动作轻松游完100米”,这既有技能的要求,也有体能的要求,提高入会门槛可在源头上消除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入会门槛的提高客观上将不会游泳及需要提高游泳技术的学生推向游泳课,实现与游泳课的错位发展;明确协会的属性是一个为不同需求会员提供技术学习、课外锻炼、群体竞赛、学分认证服务的平台;持续开展以追求强健为目标的泳力认定活动,构建游泳锻炼的长效机制;以体育部有关政策为依托,专注游泳高级班人才培养,既可为游泳队输送苗子,又可培养游泳特长人才,为终身游泳锻炼服务。

4.2 乘势而为,借力发展

有研究指出:“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乐于参加社团活动,这些活动无论从量上(每周次数和每次时数),还是质上(单次运动强度)均高于课堂教学,能够强健学生的体魄,提升体育素养,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因而可以将‘有教师指导、规章制度健全、组织管理到位的体育社团纳入到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中,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考核合格可认定学时、授予学分[7]”。本校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改革提出“差的抓,中的促,好的放”原则,其中“放”就是将部分自觉锻炼的意识强且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已达到本科体育课某项目现行考核标准优秀水平(90分以上)的学生“放”到某体育单项协会,让其参加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和竞赛,参与协会管理和建设,通过协会这一共同平台与爱好相同水平相当的学生进行切磋、交流、竞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身心健康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期末考核合格可获得当学期体育课学分。游泳协会主动出击,乘势引入学分制,对接体育部提出的体育高级班建设,设立游泳高级班。游泳高级班的活动既保留了协会原有的“自愿、自由、自主、自治”活力特质,又具有游泳课程的“规范性”和“约束力”,最有特色之处是除了周四下午固定活动时间外,通过预约的方式到游泳课堂蹭課或开放期间自费参加游泳锻炼均可计算考勤,很好地解决了场地、器材、经费、活动时间、安全管理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4.3 扬长避短,特色发展

4.3.1 改革内部机构

针对协会内部存在管理松散、职责不清问题,管理层深刻认识到必须进行变革,经过调研发现,学校的管理模式非常值得借鉴,重新调整了协会内设机构(见图1)。相同年级的学生认知、行为、心理都较为相近,容易沟通,设立××年级部,同样道理,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列为一个组,每组约8~12人。年级部长类似于年级辅导员,组长类似于班主任,干事类似于学生助理,部长、组长共同负责该部门学生的选拔、组织,考核及日常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综合部类似于办公室,负责规则制定、综合性活动协调与管理、综合事务管理工作。为突出泳协的特色,特设立泳力认定部,负责广泛、持续开展安全教育和泳力认定工作,由于岗位特殊,责任重大,任职要求较高,泳力认定专员岗位能还享受勤工俭学补贴。机构改革后,职责分明,协会运行流畅,会员出勤率大幅提升,效果明显。

4.3.2 实行泳力认定制度

泳力认定制度是本校游泳教学、竞赛改革独具特色的成果。由于会员都具备一定的游泳能力,实行泳力认定制度能进一步将其分解量化,学生对照认定标准更加清晰自己的游泳水平,激励学生努力提升游泳能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普及游泳安全教育,培养游泳特长和终身锻炼习惯。泳力认定不同于游泳课教学,也异于游泳队训练,具有去课堂化、去竞技化特征,有竞赛的乐趣又避免激烈竞争,有自学、自练、自测、自评功能,可用于入会选拔、过程指导、终结评价,克服以往单纯技术教学的不足,发展游泳休闲与健身活动,构筑一种类似阳光长跑的游泳锻炼长效机制。泳力认定可分为等级认定、段位认定、挑战认定3种,每种认定根据人体生理规律及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分别设置若干“关卡”,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闯关”,“闯关”成功可获得相应的证书和体育分数,还可以授予荣誉称号,受到学生的热烈追捧。

4.3.3 开办游泳技术专题讲座

通过期末的问卷调查,了解到會员迫切想接触更高层次游泳技术、更科学先进的锻炼方式方法,借助学校学术讲座平台,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办“技精—欲速则达”游泳技术专题系列讲座。讲座地点设在游泳池边,从生物力学、流体力学、运动学角度剖析技术原理,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的方式教授速成方法及技巧,学生可以在实践环节得到主讲人及助手的一对一辅导,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深受学生欢迎。游泳协会是全校唯一举办校级体育类学术讲座的学生组织,目前已连续举办5期。

4.3.4 泳协陆战队之校运会大作战

陆上活动是游泳协会的短板,如果能在协会最短板的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就能进一步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基于这一认识,泳协以全校最有影响力的大型体育活动——校运会为目标,组建“陆战队”参加所有趣味项目的比赛:提前1个月报名,规定每人至少参加1项,各“战队”赛前集训不少于3次,取得前8名的会员期末适当加分。会员踊跃报名,积极训练,成绩优异,团体总分远超其他协会,甚至超过某些二级学院综合团体总分,截止到目前已连续4年取得体育协会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4.3.5 加强校际游泳交流

为提高会员锻炼积极性,检验锻炼成果,体验游泳竞赛乐趣,观摩学习校外文化,增进校际间友好交流,华广泳协每年都组织各种游泳竞赛,如与广东培正学院游泳协会的两校交流赛、联合游泳队参加广州市成人游泳公开赛及泛珠三角游泳比赛、承办校铁人三项游泳项目赛事、举办助浮式水球比赛等。

4.4 锐意进取,创新发展

4.4.1 社团活动预约制

预约制是各行各业都开展的一项便民服务,旨在缩短流程,节约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服务质量。为强化社团的服务属性,游泳协会创立了社团活动预约制度:通过微信小程序“报名工具”,发布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要求等相关信息,让感兴趣的会员报名,协会管理层也“知彼知己”,可以根据报名人数确定活动工作人员的数量,大大提高了效率,效果显著,受到会员的肯定和欢迎。预约制有报名截止时间和参与人数的限制,同时也给会员带来一定的压力,被动地迫使“跟风”争相报名参加活动。

4.4.2 入会举荐制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喜欢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小伙伴一起运动,一起提高,如果这些小伙伴又是自己的舍友、同班同学、老乡或好朋友,结成学伴,那更加能够增加锻炼的动力,鉴于此,在保留教师推荐入会与协会考核选拔入会的基础上,游泳协会又推出了会员举荐入会的新举措。每个会员都具有举荐他人的资格,并与之结成学伴,共同学习和提高,期末可获得总评成绩2~5分的加分。举荐制让普通会员具有了以往管理层才有的权利,调动了其积极性,又能增加学习动力,解决了生源枯竭和招员质量不高问题,减轻协会管理层的招员压力,一举多得。

4.4.3 泳力认定专员制

协会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骨干成员参加专门的培训,通过考核后取得泳力认定专员资格,聘期3年。泳力认定专员定期发布认定预约信息、组织报名和开展认定活动,完成一定的任务量可按勤工俭学申请补助。泳力认定专员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扩大了泳力认定推广面,提高了泳力认定工作的效率。认定专员数量少可保证其权威性,可申请勤工俭学的福利使之成为每个会员都向往的职位。

4.4.4 活动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在于对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尽职尽责。在开展社团活动中,预先对可能出现错、漏、慢的环节和时间节点制定预防措施,做到事先策划,按需设岗,以岗定责,量才定位,责任到人,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成本。每一项活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环节中的每一个程序都按这样一个循环来控制,活动后要及时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优化方案,并汇编成册,成为协会的宝贵财富。

5  结语

在过去的4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游泳协会紧跟政策,把握机遇,锐意创新,大胆改革,学生出勤率、活动参与率大幅提高,成绩优秀率不断上升,协会内部空前团结,高效运作,充满活力,迈上了新台阶。游泳协会的改革对游泳课程建设、课外游泳锻炼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该协会将继续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协会活动整體规划,探索运作管理规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游泳协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工作的通知》[EB/OL].(2018-07-10).http://edu.gd.gov.cn/gkmlpt/content/2/2103/post_2103314.html.

[2] 丛晨,崔真与,毕森,等.日本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6(2):166-170.

[3] 徐桂兰.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社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136-137.

[4] 张勤.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试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8,38(2):124-128.

[5] 朱五一,邓玉,蒋治华.学生体育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构建与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2):124-128.

[6] 王继雄.高校体育社团承接单项体育竞赛促进课内外一体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18(1):120-125.

[7] 张波,崔树林,李永华.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化管理的育人价值[J].体育学刊,2018,2(25):81-84.

[8] 王建,唐炎.关于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基于4个个案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8,3(25):80-84.

[9] 韩梦月.苏州大学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4):121,123.

[10]李彦莹.关于高校游泳安全问题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4):171-172.

[11]朱志勇.高校游泳教学的内容方法及其模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6):75-76.

猜你喜欢
体育社团游泳困境
跟踪导练(一)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社团成因及其对体育课程作用简析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