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晓琴
【摘 要】 目的 : 探讨院内外急诊急救流程优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由本急救站救护车负责急救转运、并经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两家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突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送往中医医院急诊科的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送往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患者80例作为优化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优化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院内外急诊急救流程优化,观察与记录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 优化组平均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抢救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再发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 院内外急诊急救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中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抢救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发率。
【关键词】 急救流程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并发症
急性脑卒中作为急性脑血管病症的一种类型,特点是神经功能局灶性丧失、病情发展速度很快,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1]。该病具有起病较急、突发性较强等特点,必须提高院内外的急救质量和效率来提高患者生存的可能性[2]。现将本急救站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参与急救的共1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护理流程不同分为优化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等指标,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由本急救站救护车救治转运并经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两家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突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发病前均排除患有重大疾病的可能;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年龄20~90岁;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为本地区两家同等级别、同等救治水平的医院;本急救站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孕期妇女或者妊娠期妇女;急救资料缺乏者。
其中送往中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男41例,女43例;年龄41~83岁,平均(62.07±15.31)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27±2.04)kg/m2;平均心率(81.92±3.62)次/min;平均收缩压(141.47±9.94)mmHg;平均舒张压(97.66±7.82)mmHg。送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优化组,男39例,女41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63.82±14.9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62±2.33)kg/m2;平均心率(82.17±3.88)次/min;平均收缩压(140.72±10.19)mmHg;平均舒张压(96.92±8.17)mmHg。两组资料可比较(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送往中医医院急诊科,实施常规护理流程,具体措施如下:救护车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后,跟车护士严格执行医嘱,按常规流程给予安置合适体位、监测生命体征、吸氧、开通静脉通路等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对于重症患者,配合医生及时抢救;救护车到达中医医院急诊科后,跟车医生、护士与接诊医生、护士交接,然后按医院常规流程安排相关检查、救治、溶栓和入院等。
优化组患者送往人民医院急诊科,此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流程的基础上,开展急诊急救的流程优化,具体措施如下:救护车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跟车医生及时收集病史和发病情况,经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后,对怀疑脑卒中的患者,根据就近就急和病人自愿的原则,在确立了送治医院为人民医院后,及时反馈给120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通知急诊科开启“脑卒中病人绿色通道”;驾驶员确定患者的最佳护送路线,跟车医生和护士在救治的同时,利用微信工作群,把现场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病时间等情况及时反馈给急诊科的主治医生,以协助急诊科医生进行初筛;对于转运路程较远的患者,给予病人、家属适当的安慰以及关于病情的一般性解释工作,以提高患者和家属重视程度和应变能力,缩短后期术前签字沟通时间;急诊科的护士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要关注预告子系统电子大屏显示的救护车实时状态,判断患者到达时间,做好接诊准备和溶栓的药物准备;救护车到达急诊科时,完成院内外无缝交接,启动脑卒中病人抢救流程,明确抢救室护士专人负责制,在完成对症护理的同时,全程实时监测病情变化,并配备专职工勤人员陪送检查,保证45min内完成头颅CT、血常规、急诊生化和凝血功能检查;同时护士要配合医生进行NIHSS评估,在医生根据病情轻重、发病时间长短确定救治方案后,协助医生给予病情交待和签字,然后及时联系并护送至溶栓、住院,需要转上一级医院的重症患者,联系120给予及时转诊。
1.3 观察指标
1)抢救时间;2)抢救成功率,即抢救成功例数的占比;3)并发症发生率、再发率,即肺炎、压力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卒中的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 ±s )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比较
优化组的平均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
优化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抢救后并发症和再发率比较
优化组抢救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再发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好发于血压升高的中老年人群,患者往往有颈动脉狭窄或闭塞,严重者出现破裂、出血,导致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患者突然致殘甚至死亡[3]。急救护理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以往急救的护理流程步骤笼统、没有实行专人负责护理、护理措施的执行效率低、院前急救的流程欠缺、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迟缓,导致医生不能及时确定抢救规划,使患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而死亡。开展院内外急诊急救流程优化可使救治方案和护理措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以有效实施,急诊救治时间明显缩短,可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而提高抢救成功率,而且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效率,降低肺炎、压力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卒中的再发率。本研究显示,优化组平均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抢救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再发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机制上分析,开展院内外急诊急救的流程优化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病症改善及成功救治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使护理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救助措施,使患者急诊时间明显缩短,为临床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的要求是及时、有效且解除原因,此阶段是抢救存活的关键时刻,如急救及时,大部分患者可免于死亡,也可降低致残率[5]。急诊急救流程优化的基础原则是心理与机体辨证证统一,急救不及时或不准确可能导致病情无法逆转,也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环节,甚至有时比治疗病情更为重要。如何提高急诊急救水平,是目前急诊医生始终致力于研究的难题,也是急诊医学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6-7]。急诊急救流程优化具有更优秀的护理效果,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危急诊患者抢救赢得了时机,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8-9]。不过本研究没有深入进行机制分析,也没有进行长期随访,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总之,院内外急诊急救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中能有效縮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抢救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发率。
参考文献
[1] 吕敏,许玉平.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5(18):143.
[2] 徐俊.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02):125-127.
[3] 周艳霞.一站式护理急救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3):144,146.
[4] 李秀云,龙军成,赖勋耀,等.基于成人脑卒中新急救流程构建的急诊绿色通道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6):938-940.
[5] 何泗霞.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5(21):33.
[6] 王超,闫红丽.常规护理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的效果对比[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5(09):92.
[7] 卢雪玲,杜翠色,陈丽婵,等.循证支持下针对脑卒中患者在急诊预检分诊及临床护理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5(26):118,127.
[8] 周婉嫦,梁少芳,冯惠霞.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03):306-307.
[9] 钱细友,蔡海荣,黄秋萍,等.优化的急诊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03):56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