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新媒介

2020-11-09 03:06徐日宣牛秀茹
科教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外语教学

徐日宣 牛秀茹

摘 要 本文根据2018年发布的外语国标关于跨文化能力的要求,探讨了将多模态语料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运用到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优势,并对其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多模态语料库 外语教学 跨文化教学 跨文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9.017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foreign languages issued in 2018,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multimodal corpus as a new medium in cross-cultur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analyzes its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ability.

Keywords multimodal corpu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ross-cultural teaching; cross-cultural ability

0 引言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面临严峻挑战,民族中心主义、文化歧视和偏见等问题却尘囂甚上,如何加强世界人民的跨文化理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外语教学在跨文化教育方面显得尤其重要,外语人才因为其所学专业而具有进行更多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便利条件。与此相适应,2018年发布的“外语国标”在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中提出了“跨文化能力”要求。[1]在培养外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媒介方面,教材建设一直是研究的重点,[2]本文试图探讨将多媒体语料库作为教材方面的有益补充,探讨其成为跨文化教学新媒介的可能性。

1 多模态语料库在跨文化教学中的优势

多模态语料库是指音频、视频和文字语料等多种信息集成,研究者可以通过多模态方式加工、检索和统计进行相关研究的语料库,它可以应用到语言研究,教学研究以及人文社科研究等多方面。[3]相对于传统的静态文本或者语音语料库,多模态语料库的重要特性是其语料的多模态性,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各种媒体形式集成一体,充分调动使用者的多种感官系统。将多模态语料库运用到外语教学中,不仅能够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4]

传统的教学材料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改编,与自然状态下使用的真实语言有很大差距。多模态语料库的语料因其采集和整理方式而具有较好的自然性和真实性,有利于学习者呈现更加自然的语言面貌和更加真实的交际场景。同时,因为其语料的多模态性,更容易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外语教学和跨文化教学中,相对于传统教材,多模态语料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具有下述三个明显的优势。

(1)语言面貌的自然性。传统教学材料中的语言,一般称之为标准语言,语言内容、语体风格都要标准化视听语料往往选在录音室录制,这导致书本语言与真实交际语言有较大差距。而多模态语料库,因为要研究交际行为的多种模态,所以在语言面貌上要尽可能的表现出自然性。比如多模态语料库会标注讲话者的省音、迟疑、重复、声调等口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语速、音响等方面也不会有意调整。在实际的交际行为中,这些看似非标准的语言行为对交际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样一句话,因为声调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所以,多模态语料库所能呈现的语言面貌的自然性,对于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交际场景的真实性。在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实践中,“设计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任务和活动”是一个重要手段。[5]而多模态语料库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能够提供给学习者一个真实的交际语境。我们通常认为交际行为的成功实现需要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这两种途径的结合,而传统的教学中对于非言语行为往往不够重视。多模态语料库能够在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等非言语交际方面,[6]更加真实地还原交际场景。而且,学习者也能从中观察到交际各方的非言语行为在实现交际目的中的作用,从而学习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学习者的参与度。多模态语料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语料是多模态的,不仅有文本,还有图像、音频、视频等,学习者的多种感官能够被同时调动,从而提升他们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来更多参与到教学当中。其次,语料的真实性,会给予学习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会让他们获得一定程度的参与感,而不仅仅是个旁观者。

2 多模态语料库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作用

2018版外语国标,把跨文化能力具体阐述为“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能有效和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7]我们的跨文化教学也应以此为指导,来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国标规定了五方面的跨文化能力,可以从三方面来解释:第一条可以称之为跨文化意识和态度,第二和第三条涉及到跨文化知识,最后两条可以概括为跨文化沟通技能。我们分别从这三方面出发,探讨多模态语料库成为跨文化教学新媒介的可能性。

2.1 跨文化意识和态度

外语国标对跨文化意识和态度的阐述包括三方面: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对于意识和态度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文本往往使用显性的路径,规定学习者应该具有何种的意识和态度,但这种灌输式的方法在学习者身上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多模态语料库的作用就是能够提供一个隐形的培养路径,这是因为其所提供的语料来自于真实的交际,使得学习者能够真正浸入到特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态度。比如我们以“辩论”为索引词,将某一多模态语料库的相关语料集中在一起,学习者通过感受音视频资料中辩论各方的音调、姿态、着装等非言语行为,来感受异族文化的辩论行为,尤其是其中与本族文化差异较大的方面将对学习者形成较大的冲击,学习者由此可以更好地体会在辩论中东方民族的“含蓄和内敛”以及西方民族的“奔放与激情”,形成对不同文化的正确评价态度,能够在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中从对方角度出发理解交际对象,从而形成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认同。

2.2 跨文化知识

外语国标的第二和第三条主要强调外语学习者应该掌握跨文化理论、中外文化异同以及进行跨文化评价这三方面的知识。多模态语料库所提供的语言面貌的自然性和交际场景的真实性,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好理解和掌握文化知识,能够将所学到的跨文化理论运用到对各种文化的评价中。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包括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历史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我国的外语教学往往重视对“文化知识点的导入”,却缺乏将这些文化知识转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8]笔者认为,转化方法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文化知识更多属于语言系统的深层结构,很难直接从文本中获得。多模态语料库能够让学习者身临其境般置身于交际场景中,使他们不自觉地受到其它文化的影响,从而隐形地获得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理解力。因为多模态语料库首先是给予学习者一个真实的文化语境,没有经过人为的改编或者美化;其次是语料的多模态,更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参与到对各种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评价中。

2.3 跨文化技能

外语国标对跨文化能力阐述的最后两点是关于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技能,不仅强调自身具备,同时要能够帮助他者。跨文化技能包含语言交际、非言语交际和交际策略这三方面,[9]多模态语料库可以在这三方面的技能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在语言能力方面,教材中所教授的语言往往都是“中规中矩”的或者说“合乎语法”的,和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有一定差距,而多媒体语料库能够凭其语言面貌的自然性而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在非言语方面,因为多模态语料库重点研究交际的多模态,所以会着重呈现和标注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学习者可以从中了解和体会各个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异同。而在交际策略方面,传统的教材没有相关的知识,而多模态语料库为了让研究者了解交际行为,会标注和解释语料中交际各方所使用的交际技巧或者策略,这对于外语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交际策略具有重要作用。

3 结论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多模态语料库作为新兴事物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在各方面的应用也不断增多,如何将其作为一种新媒介运用到外语教学和跨文化教学当中,需要更多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其在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以检验其对外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为跨文化教学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徑。

参考文献

[1][7] 外指委(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2).

[3] 黄立鹤.语料库4.0: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8(03).

[4] Elisa RAVAZZOLO et Carole ETIENNE,  Nouvelles ressources pour le FLE ?partir des 閠udes en interaction , Linx [En ligne], 79 | 2019, document 2, mis en ligne le 30 d閏embre 2019.URL:http://journals.openedition.org/linx/3454

[5] 郑晓红.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教材评价研究——与Michael Byram教授的学术对话及其启示[J].外语界,2018(02).

[6]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9] 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04).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外语教学
Application of‘Never Forget English’in English Teaching
A Conclusion Report Based on TBLT Appli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Speaking Classes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从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论中华文化走出去
A Rough Research on Numeri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