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对表演焦虑自我反馈的调查

2020-11-09 02:56陈琛苑冀邓颖岸雷兆雨邹晶晶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5期
关键词:反馈高校学生

陈琛 苑冀 邓颖岸 雷兆雨 邹晶晶

摘 要:表演焦虑在专业及业余音乐表演人群中常见,但也常被忽视。表演焦虑反应可以引起即时及延时的生理及心理反应,而对于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来说非常常见但未被重视。参与调查的学生反馈了面对表演时常见的焦虑症状、自我评估产生的原因以及常见的自我处理方式。根据学生的反馈,给将来表演焦虑相关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高校学生;表演焦虑;反馈

在心理健康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的今天,一些特定场合下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关注。焦虑情绪、焦虑症等词汇已为常人所熟悉。而表演焦虑对于特定的人群来说,是常见但又被忽视,而或归因为其他的问题。经常需要上台表演的职业包括有演员、艺术家、音乐家等。不可被忽视的是艺术高校的学生,他们不少人开始初步接触频繁的表演和展示,对于这类学生来说,与表演相关的焦虑情绪则还有待进一步的关注。

一、一般焦虑的表现

一般焦虑情绪和状态在现代人身上愈加常见,因现代生活节奏快,生活、工作、学习中总是有激发焦虑的源头,当经历焦虑情绪的人无法处理妥当,可能会引发持续的后果和对生活各方面的不良影响。当焦虑情绪产生时,可能会出现急性焦虑,也称惊恐发作,其焦虑反应在生理基础上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通常是出现强烈恐惧,伴随呼吸、心率、身体不适、出汗、手抖、晕眩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长期焦虑者,可能会出现慢性焦虑症,又称广泛性焦虑,可能无原因产生紧张不安及恐惧,同时也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二、关于表演焦虑的研究

表演焦虑(performance anxiety)或音乐表演焦虑(music performance anxiety,MPA)是一种特定场合下的焦虑,它的主要来源为舞台表演及舞台表演相关的因素。从舞台表演的学生到常年活跃于舞台上的表演艺术家都会经历舞台表演的紧张和压力,而这种紧张和压力如无法排解处理,则会引起表演者的焦虑情绪。虽然表演焦虑与舞台表演展示紧密联系,但表演者可能在表演前、表演时和表演后都出现与表演相关的焦虑情绪。

常见的表演焦虑原因可大致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包括担心现场环境不适宜、害怕他人评价、担心关系相近的人期待落空、无法控制现场设备状态等因素;内因则是对自己要求高、害怕结果与自我期望间的落差、担心自己临时状态不佳、有负面的经验等等。

面对焦虑,表演者可能出现的焦虑症状有生理、情绪、认知、行为几个方面。部分理论认为,焦虑是由于自我要求与事实进度出现未知或冲突的表现;另一些理论认为,焦虑是习惯性行为,可能由焦虑刺激与其他刺激泛化而形成。

在一般的表演场合,表演带来的焦虑为直接联系表演发挥及表演结果的焦虑,而在校的音乐学生所面临的表演焦虑,则附加了表演将被打分、评价的额外压力。

在国内已有部分人开始关注表演焦虑带给音乐表演及音乐学习人群的困扰。部分研究者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了解掌握放松技巧,其中提到呼吸、肌肉放松等;在认知层面上做到对焦虑事件更好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明确做事动机、了解对自己的意义、自我的认识如自卑、心境的调整、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有少部分文章提及使用一定的心理治疗方法原理,例如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也有部分人考虑到自身的调节与表演相关的课程设置内容。可见国内大多关于表演焦虑的认识主要为认识与自我调整,更多的是在美学、哲学、音乐表演、社会效应等方面以个人经验的角度分析阐述,而缺少在心理方面科学的研究分析。

三、表演焦虑的自我感受调查与分析

为更好的了解艺术类高校对表演焦虑的理解和自我感受,问卷设置并在网上公开发放,由收到问卷的人自行填写。

问卷于2019年开始通过网络问卷平台的方式发放,填写人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网页链接访问,任何人均可通过链接或二维码打开或分享。截止到2020年6月,已有152人参与填写,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其中问卷题型主要设置为选择题与填空题。

根据问卷收集到的结果生成饼状图并进行结果分析:

根据图一及图二的反馈内容,填写问卷的参与者主要是专业艺术类高校,并且参与调查的学生大多来自广东省。

根据图三的反馈,可以了解到参与调查学生的专业大多为器乐类表演,其次为非表演类的音乐专业,而参与调查的人声/器乐类表演的学生较少。

根据图四的结果,可以了解到,参与调查的学生主要反馈的焦虑症状有:心跳加快、坐立不安、出汗等,甚至还有学生反应晕眩和疼痛。

根据图五的结果,可以了解到学生们主要担心在表演场合中自己临场的专业发挥出错,其次是担心表演前的准备不充分,再其次有小部分学生担心来自他人的评价。

根据图六的反馈结果,可以了解到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表演当天才开始感到焦虑,有约两成学生在表演前几天开始产生焦虑感。

根据图七的结果,可以了解到,学生们大多数不会针对焦虑情绪进行处理,主要策略是转移注意力、专注任务等来忽略焦虑感受。少部分人会尝试缓解,主要途径则是通过与人倾诉类的外部资源。

四、分析

根据参加调查的学生自我反馈情况来看,参与调查的,普遍在面对表演活动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而这些因焦虑感受产生的反应和症状,会直接影响到表演的结果,以及延伸到表演者对自我的认识,继而循环产生负面的影响。

超过半数的学生反馈焦虑出现在表演当天,这一情况符合短期焦虑的情况,而表演场合则是刺激源,因此在还未即刻面对表演时,半数学生表示还未开始感到焦虑,也可以看出表演这一事件或场合本身会是大多数学生需要处理的焦虑源头。

焦虑的感受部分取决于本体感受。焦虑感可能源自于外界提供的源头,而对于焦虑源头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则因为个体而不同。根据参与调查者的反馈,引起焦虑产生的主要为自己临场发挥问题及准备不足,可以推测大多学生归因于自己,如表演结果不如人意,可能会给自己更多的否定,影响往后的表演效果,甚至导致自我價值的降低;更有甚者导致表演作为焦虑的刺激源,并与其他中性刺激产生联系导致其他刺激泛化产生广泛焦虑。作为专业学习音乐的高校学生,大多数对于自己的专业技能要求偏好,也延伸到对表演的结果期望较高。表演成果在艺术高校作为评分、评价、认定重要的一环,学生们在对于表演的认识也不仅仅在于展示,而是期望自己能在聚焦的一刻中,以最高水平展示平日的累积而得到认可,而相反的情景,有瑕疵或失败的表演成果则可能成为学生负担和信心上的打击造成恶性循环。

关于对焦虑感受的处理,反馈者主要的策略为转移注意力,包括专注准备以及做与表演不相关的事。有部分学生尝试处理焦虑情绪,包括与人倾诉来寻求社会资源或使用学到的即时缓解方法。可以看出,学生们意识到表演焦虑对大多数人来说有影响,但他们还未能重视焦虑状态带来的影响程度,或考虑到积极直接的处理焦虑感受而进行改善。

五、结语

由于艺术类高校学生的专业特殊性,与其他本科高校学生特点有所不同,本次调查与分析着重以有需要的群体为主导。

本次调查主要为广东地区的学生参与了反馈,今后的调查可尝试辐射更多地区,形成更完善的结果,亦可尝试分析表演焦虑与地域的相关性。本次调查还未细分性别、具体表演乐器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会成为影响调查结果的变量,今后的调查可以注重这方面的设定。另外,填写问卷的主要为专业艺术类高校学生,而综合类院校的学生可以更多的加入调查,以作为将来更详细以及进一步的调查取向。最后,因问卷为完全自愿情况下填写,无相关奖励或鼓励,自愿参加反馈的学生或更倾向与自我了解与反思,而暂不清楚此类思维方式是否对表演焦虑的看法与自我评价是否有影响,也可作为将来需要研究了解的方向。

在收集高校学生与表演焦虑相关的自我反馈内容后,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表演焦虑的态度是,了解其存在并对自己有影响,但未能有系统的缓解方式。今后可以尝试的是根据学生反馈的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有计划的心理干预和帮扶,并根据反馈的学生不同的要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焦虑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史林溪.考试焦虑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2(11):243.

[2] 彭然.近年来针对舞台焦虑运用音乐治疗的文献综述[J].北方音乐,2015,35(23):145-146.

[3] 李新潮.舞台表演焦虑对演出的影响及其调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112.

基金项目:针对学生表演焦虑的音乐治疗干预的尝试批准号:2019XHQN010。

猜你喜欢
反馈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妙用“表扬”和“忽视”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