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理性对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作用,其有工具性、规范性等多种价值功能,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公共理性培育意义深刻。在重大疫情中,大学生群体公共理性缺失的问题明显的暴露出来,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公共意识、公共情绪、公共思维、公共伦理、公共调适五方面的问题。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虚拟公共空间复杂化的情况,大学生个体也呈现出原子化倾向,再加上公共理性教育的不充分和社会公共法治规范的不完善,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大学生公共理性的缺失。应对重大疫情,大学生公共理性引导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并树立“公共人”、“理性人”、“社会人”的三维公共理性培育目标,创新性构建大学生公共理性培育路径。
2019年底一场疫情从武汉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引起社会的集体焦虑和恐慌情绪,相关的群众性事件也接连发生。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后备军,是公共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在此次重大疫情中,暴露出部分大学生公共参与中的非理性状态,其本质上是大学生公共理性缺失的问题。
一、理性价值:重大疫情中加强大学生公共理性引导的必要性
“公共理性”一词来源于西方,许多西方学者都有相关的论述。霍布斯认为公共理性是公众进行判断的合法性依据。康德也提及“公共理性”这一概念,将其解释为“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罗尔斯将公共理性放到政治范畴中,他认为“公共理性是一个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它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他們的理性目标是公共善”。哈贝马斯则运用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来分析公共理性的内涵,认为公共理性就是理性在公共领域的运用,并进一步研究公共领域的范畴和特征。
公共理性是指公民在公共领域对理性的运用,其目标是追求公共利益,其对于当代合格公民的培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重要的作用,其自身蕴含着多层价值内涵和功能意义,在重大疫情中加强大学生公共理性引导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共理性为大学生提供公共参与的有效工具
公共理性是一种具体化的理性,其具有理性的一般特征,蕴含了逻辑推理和否定批判能力,是人们合理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重大疫情事件自身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公共理性的存在则是为大学生提供了分析公共问题的有效推理原则和证据规则,使得大学生可以依据此理清事件逻辑,分析疫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公共讨论,在疫情问题的解决中寻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
(二)公共理性可以规范大学生公共行为
公共理性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规范性作用,其目标是对公共善的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对个人行为必然要有所限制和规范。重大疫情的严重性和突发性容易造成公共领域个体的道德失范问题,群体性的非理性行为的频繁发生会危害到公共社会的稳定性。公共理性为大学生在公共生活领域内的行为提供了公共正义规则,其作用的发挥可以有效约束大学生群体的公共行为,维护公共秩序的稳定。
(三)是公共理性促进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树立
公共理性在社会层面集中体现为公共精神,而在个体上具化为个人的理性精神和道德价值观,再通过实践外化展现出来,从而发挥对整体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大学生面对疫情时,需要由正确的精神意识指导个人的公共实践活动,具有公共理性的大学生会表现出较强的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对权威不迷信、不盲从,倾向于个体独立思考。同时公共理性精神也是一种对公民合理参与公共生活的价值导向,展现了对和谐、公正社会的期盼,是社会层面的理想化精神追求。
二、理性缺失:重大疫情中大学生群体的重要表征
依据于疫情期间对新媒体平台大学生言论的可视化分析,此次重大疫情中公共理性的缺失是大学生群体特点的集中表现之一。公共理性是一种渐进理性,公共理性的完全化形成需要遵循"知、情、意、信、行"心理机制,这一规律具体化到公共理性中表现为公共意识、公共情绪、公共思维、公共伦理、公共调适五个方面,从而构成公共理性的逻辑体系。而大学生公共理性缺失的问题也是主体、环境、教育、法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一)重大疫情中大学生公共理性缺失的具体表现
1.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匮乏
公共意识是公共理性在精神意识层面的展现,表现为独立个体具有的各种整体观意识,包括平等、民主、公正、效率等公共价值观念。重大疫情造成了一系列群众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大学生作为公众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理性的参与到疫情相关的公共事务中,但部分大学生展现出对疫情关注度不高、责任意识淡薄的情况以及偏执暴力、极端言语等非理性状态。这是因为受到多元价值观和错误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追求个体自由和独立的观点产生了偏差性理解,当疫情事件影响到自身时,无法理性应对,容易从自我的的局限视角来看待公共问题,而忽视了对问题的客观全面的分析。
2.大学生公共情绪的波动
人生刚刚起步的大学生精力充沛、情感丰富,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很高,但却涉世未深、磨砺较少、承受力较弱,思想情绪的波动性与其他群体相比更为明显。在面对重大疫情时,大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大量接收到各类疫情相关信息,信息良莠辨别能力较差,极易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在矛盾交织、舆情反转中产生极端化情绪,很难在面对公共事务时维持自我情绪的稳定性。同时,群体内部容易产生情绪的交互性影响,大学生群体在公共平台上的表达意愿较强、互动频率高,在微博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社交媒介中容易表达出偏激的、情绪化严重的言论,个体的单一非理性情绪经过不断的传播和发酵后,变得愈发复杂和难以控制,进而造成大学生群体性公共情绪的波动,产生对群体公共理性的消极影响。
3.大学生公共思维的狭隘
个体在面对公共问题时应该以公共理性思维来进行问题分析和推理,以公共理性思维来参与公共领域的活动。公共理性要求的公共思维要具备公共性、客观性、非线性、共赢性等特点。大学生在面对重大疫情时,容易以直观性的思维方式来对待公共问题,往往局限于事件的表面所展现出来的问题,考虑问题较为笼统,定势思维较为严重,工具理性缺乏,无法透过现象去深入地认识分析疫情相关事件的本质及发生的内在逻辑,并且主观性、情绪性较强,从而无法对疫情事件产生客观、全面的认识,极易产生对重大疫情的认知偏差,使得大学生无法有效对各种事件因素进行协调和平衡,采取合理措施应对重大疫情,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
4.大学生公共伦理的消解
公共理性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公共伦理体系对公民在公共领域行为的规范和言论合理限制,同时公共生活的和谐与民主的实现必须要依靠参与公共生活的公民具备一定的公共美德,可以自觉地履行自身的义务。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信奉着物质至上、个人至上的观念,自身的价值观框架扭曲变形,造成个人道德品质的退化变质和个体公共伦理的消解。再加上重大疫情事件的突发性和严重性,部分大学生面对疫情时,漠视伦理道德约束和公共理性規则,为了躲避疫情隔离限制谎报情况、传播疫情虚假信息、恣意造谣生事等情况都有发生,个人公共行为体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问题,这些行为是对公共生活稳定性的破坏、对公共利益的背叛,会造成公共伦理的进一步消解。
5.大学生公共调适的疲弱
公共理性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公共调适上,协调、沟通、参与等能力都是公共调适的能力的具体展现,它的作用是在超越个体理性的基础上调节公共矛盾和冲突从而寻求公共利益的实现。这次疫情影响范围大,涉及人员多,大学生日常中进行交往的人群较为局限,在公共空间中与一些不熟悉的人群进行交往时,往往容易产生个体定位不准确,交往方式不恰当等问题,容易造成公共冲突和对立。面对重大疫情中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情况时,很多大学生无法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参与公共事件,出现了盲目跟从、行动混乱、言论过激等问题,这些都是公共调适能力缺失的具体表现。
(二)大学生公共理性缺失的原因
1.大学生个体的不稳定性和原子化倾向
大学生作为公共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其个体内在特点是容易造成自身公共理性的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从大学生生理、心理的特征来看,大学生平均年龄较小,个体发展仍不稳定,自身阅历浅,理性思维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锻炼;同时大学生个体精力较为充沛,但是情绪不易控制,反叛意识强,较为感性化。另一方面,受到后现代社会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新特点,个体意识觉醒,崇尚自我,独立意识较强,并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原子化倾向,疏离公共世界,将自己封闭在个人空间中,造成人际的疏离和群体的碎片化,极易导致道德规则的失范,使公共理性在大学生个体内部不断消解。
2.传统家庭伦理教育及高校德育的失重
公共性是教育的重要属性,培养有品德、有才能的公民参与公共社会来推动社会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个体公共理性的养成需要长期、系统的培育,这就需要家庭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强调家族本位而反对个人离心倾向,对他人和公共事务的表现出普遍冷漠,很多家长自身的公共意识普遍缺乏,只关注成绩等方面孩子个体自身的发展,甚至限制孩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教育作为促进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公共理性的培育有更加直接的作用。但是在目前高校德育中,大学生公共理性教育并不充分,一味地从理论上向学生灌输理想化道德品质观念,却忽视了对学生正确参与公共生活实践所需要的公共意识、道德规范的培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不够。
3.社会法治与公共规范的不完善
在公共领域对公民公共参与的行为起到调节和约束作用的制度和原则就是公共规范,法治国家的公共规范则具体化为公共领域相关的法律制度。目前大学生公共理性问题的存在,从体制上看是公共规范和社会法治不完善造成的。道德手段和法律手段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个基本手段,但在目前的公共生活中,对公民的公共行为的规范主要还是依赖于个体公共美德的自觉约束,国家目前颁布的与公共事务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滞后于公共生活的变化和公共空间扩张,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接触较多网络空间等新兴公共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十分的不完善。在高校方面,学校的校规只对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有基本简单的要求,但是并没有提供大学生可以对应遵循的公共规范体系,这使高校对大学生公共领域行为的监督和约束成为了难题。
4.复杂性虚拟公共空间中网络理性的缺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和流行,虚拟公共空间产生并不断扩张,呈现出复杂矛盾的多样化图景。自由、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和交互性、虚拟性、匿名性的网络技术背景,为广大网民创造了表达公共诉求、发表公共意见、形成公共舆论的场所和舞台,大学生就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但是目前我国虚拟公共空间存在着网络理性的缺位问题,并且在“匿名制服”效应、“沉默螺旋”效应等网络效应的影响下,网络暴力、谣言欺诈、群体对立等负面现象屡屡出现。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是虚拟空间的“原住民”,且大学生仍处于不完全成熟的阶段,思想观念极易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产生非理性观念,从而弱化了公共理性对大学生的引导。
三、理性培育:重大疫情中大学生公共理性引导
面对疫情中暴露的大学生公共理性缺失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理性的引导,在这一过程要遵循“及时引导,长期培育”、“目标统一,多方协作”、“理论指引,实践落实”三方面原则,并进一步展开公共理性长期培育活动,从大学生、高校、社会三个层面构建大学生公共理性培育的路径。
(一)大学生要追求公共理想的树立,承担个体公共责任,发展“公共人”
公共理性是当代民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性价值意识,大学生自身作为公共社会的重要参与者,要自觉树立公共理想,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公共价值,强化自己公共理性意识,提升自我参与公共生活的理性能力。首先,大学生要提高自律自制的意识,纠正自身不符合公共规范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实现个体公共道德的发展,使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公共理想的追求相符合,避免出现个人追求与公共利益相矛盾的情况。同时大学生要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并主动地参与公共实践,提升理性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承担好个体的公共性角色,在建立独立个体意识的基础上追求公共理性内化吸收和外化表现,自觉自发地承担公共责任,以“公共人”为个人发展的目标之一。
(二)高校要重视公共理性的教育,拓展理性学习途径,培育“理性人”
高校是大学生公共理性培育的主阵地,在高校德育中要把公共理性教育放到核心内容中,以发展“理性人”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首先要发挥好课堂教育对于大学生公共理性的培育作用,创新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并调动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公共事件进行讨论和理性分析,锻炼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同时要将公共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培养融入到各类学科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公共理性意识,提升大学生理性能力。另一方面,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培育大学生公共理性,并提供大学生可以对应遵循的公共规范要求,在开展公共理性实践教育过程中加以落实。高校要推动和引导学生自治组织的合理化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展各类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自我的理性调适能力。
(三)社会要提供公共参与的渠道,维护公共空间秩序,塑造“社会人”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不仅要培育大学生建设社会所需要的各项公共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共精神,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因此社会需要尽可能的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公共参与渠道,如合适的志愿服务岗位、社会实践机会,使得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公共责任意识,培养公共参与能力。公共舆论的现代化是公共行为主体型塑的前提,其表现为公民可以自由表达自我利益和愿望,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所以社会要尊重大学生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和表达,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公共空间中理性发声。秩序良好的公共环境是大学生顺利开展公共参与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发挥好维护公共空间秩序的职能对公共虚拟空间进行规范和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发声环境,加强公共领域法制法规的建设和具体落实,减少不良媒体对学生的错误引导。
(潘越: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