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发展问题的相关思考

2020-11-09 02:56苏启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5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绿色资源

我国农村农业深入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为了更好地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就必须基于绿色发展的导向作用,即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生产模式、保护绿色产业环境、完善绿色政策体系等等。本文则旨在阐明当前乡村发展中面临的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基础上,结合实际探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来促进乡村绿色发展的方法。

“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述,是我国三农工作的指南针,其绝非单纯的经济类议题,事实上更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的范畴,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诸多层面,主张相关管理者尽快更新乡村发展思维,做到基于乡村本位特征来开拓出一条新型的发展路径。而绿色发展则有助于更好地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发展观念,有助于在农业农村中发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质量安全保障、农业结构优化、生产方式改进等功效,促进农业供给侧生态转型。

一、当前乡村发展中遗留的资源环境问题

(一)资源约束不断缩紧

在我国农业飞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有关农业农村资源和相关的要素条件显得更加紧缺。

首先,水资源短缺且浪费现象严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为2240 m3,不到世界人均的1/4。这反映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够均衡的现实问题,在长江以南区域占水量达到国家整体水资源的八成,长江以北区域占水量则不到二成,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流域的生活类水资源仅仅只占了不到一成,同时还要用于耕地灌溉。此外,现阶段我国将近有四百多个大型灌溉区,其中包含67%的灌溉面积沿用落后的灌溉方式,仅仅有30%的灌溉面积同时加入一些节水措施。归纳来说,我国各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已经老化,尤其是用于耕地灌溉的农田水利设施,遗留着灌溉设施标准不高、配套条件差、老化失修、功能低下、灌不进、排不出等弊端,实际使用时必然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耕地数量锐减且质量骤降。最近阶段,我国耕地整体数量持续缩减,结合一六年调查结果观察分析,当时人均耕地面积为1.46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成,而如今耕地量缩减的趋势仍未得到遏制,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地习惯于沿用掠夺式的耕作方式,使得耕地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土壤肥力急速下滑,土壤有机质含量更是不足百分之一,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就是一些农村耕地深受污水灌溉、农药残留、废弃农膜等因素交互式影响,质量下降,截止至今,全国已经有将近1/6的耕地遭受各种程度的污染破坏。再有就是乱砍乱伐、盲目开垦等行为仍未完全消除,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等危机。

(二)环境污染愈加深入

和城市环境问题相对比,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的环境状况着实不尽人意,表现为内源和外源污染交错,工业和城市污染开始急速向农村地区转移,生态系统功能过度衰退等等。

第一,经过工业化飞速发展、城镇化全面扩张之后,涉及工业“三废”与城市生活污染物等大范围地扩散,农村水土中也渗透了诸如镉、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这些工业三废正严重侵蚀农村地区,威胁到农村生态的平衡。如我国每年由于重金属污染减产的粮食数量比较大,还有就是重金属污染还会引发农产品的毒变,令食用者身体健康深受影响;又如目前我国5.5万公里的河段中包含3成左右的水质无法达到农业灌溉标准,百分之五的河段受到三废污染,导致鱼虾绝迹;再如我国一年排放二氧化硫和烟尘数量已然突破三千万噸,产生的酸雨覆盖面积也比较大,农村地区的地质生态还有大气环境等也开始深受其扰。

第二,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伴生一些农业面源的内源性污染问题,农业面源污染会令农业资源质量骤降,农村环境污染范围急速扩张,尤其会令农产品滋生出更多的安全和质量隐患。至于这类污染的产生原因则表现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落后、化肥使用量增加、农药使用不科学、蔬菜残体和农作物秸秆随意丢弃焚烧、农膜残膜回收比重小等等。

(三)资源环境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现阶段各个农村区域的资源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存在冲突,不能及时有效地遏制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滥用等弊端,而用来应对政府失灵隐患的市场机制也尚未树立,无法产生对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模式的全面促动。具体的问题表现为:资源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农村区域绿色发展的激励效果低下、农业绿色标准欠缺等等。

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来促进乡村绿色发展的方法

我国乡村资源环境面临着内外源种种因素的侵袭,想要实现绿色发展的振兴目标,的确十分困难。不过相关工作人员不可轻易放弃,而是要及时锁定目标,合理选择,在重要领域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令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等战略得以逐步落实。

(一)加大空间改进力度,确保规划先行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村在发展中遗留土地管理秩序紊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弊端,直接反映出农村绿色发展规划上前瞻性欠缺的问题,无法对农村农业的生产活动进行适当的监督约束。特别是随着农村既有的固态居住形式扭转之后,城乡人口彼此间进行常态性地双向流动,其间想要实现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目标,第一要务便是改变传统的空间布局形式,即基于不同区域发展现状和人口变动形势,全面迎合农业生态系统整体性、生物多元性等规律前提下,针对农村的山水林田和湖草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力求做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进一步透过科学规划层面来重新布局乡村地域。久而久之,令农业、城镇、生态等空间得到均衡性地划分,再透过农业产业布局和相关规范标准来协调这部分空间秩序,为日后增强农村资源环境承载力、生产生活生态关系和谐性等,奠定基础。此外,就是逐步在规划中加大对乡村发展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令这部分规划得以更好地顺应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等战略方向。

(二)注重发展绿色产业,维持农民增收致富的持续性

要振兴乡村,就要经营好产业。基于绿色导向的乡村振兴战略提醒我们,今后要持续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活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之后,按照绿色生态的主流方向来培育农业的龙头企业,致力于开拓出产地生态化、产品绿色化、产业融合化、产出高效化的绿色农业发展局势。再就是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机制整改,尽快树立起承包地三权的分置体制,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类改革活动的深入进行,使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自然有效地贯穿至农业生产活动之中。还有就是开发农业绿色发展的增值链,在调动更多市场力量之后,赋予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中更多的优势条件,进而及时打造出优质化的绿色农业产品品牌,彰显出更加鲜明的区域特色并激发出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配合“互联网+”技术来开辟地头到厨房餐桌的直销通道。

需要注意的是,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带动一二三等产业的自然融合,透过二三产业来创造更多的附加值,从而吸引更多农业生产经营者主动前来参与分配,彼此合力去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开发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长此以往,切实实现农业农村生态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完善政策体系,赋予乡村绿色发展更多的动力

如若说不能尽快改变现阶段农业农村环境资源管理秩序紊乱的现象,“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就会严重受阻。今后要做的,就是及时关注绿色发展的政策融合指向作用,集中一切时间、资源等重构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相互贴合的新型政策体系。具体方法就是在确保细致性评估现有政策方针后,有机强化政策效力、合力,减少政策空白,进一步开发出基于绿色发展导向、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体系化政策方案。好比说实时性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信贷、投资、减税等环境经济类政策内容,再凭借科学人性化的政策引导去明确认证相关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主体,令生产者可以严于律己,大力落实绿色的生产原则;再就是凭借政策和体制的创新方法,来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包括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群体等等,进一步在各类“乡村振兴”事业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经营方向和生产管理重点,令更多资金和人才足量地融入到农业绿色发展活动之中,方便及时结合各个区域特征还有产业发展需求等,提供更加精准与完整的绿色发展政策以及实施方案。

(四)挣脱瓶颈约束,致力于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科技属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支持力量。特別是在农村资源环境饱受约束的环境下,唯独基于科技方可大幅度提升农业各种要素的生产率,从而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建设。纵观农业发展道路上的瓶颈约束,为了进一步促成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完善,就需要动员更多的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入,在彼此协同攻关的基础上,加快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成,形成足以高效利用农业资源、辅助生态环境修复的共性技术。

再就是着力于进行农业科技资源重新布局,令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还有人才回流到农业绿色发展领域之中,从而结合各个区域、产业的特征开发出更加富有针对性的绿色发展技术方案。必要的时候还应该集中性建设有关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示范项目与对应的动态评价体系,确保快速开发并推广一类资源消耗不多、抗病害能力强、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全新绿色作物品种,通过纳米农药使用、节水控污技术使用和生态养殖等绿色节本类生产技术,从而全面增强绿色农业的生产效能还有对应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实现农业农村的绿色发展,就需要始终遵循在生态先行的原则基础上,引领科技创新型生态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统筹规划山水林田湖的系统化治理、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加、农副产品安全保障、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消除等现实性问题。长此以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维持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关系。

(苏启:中共许昌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绿色资源
绿色低碳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