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时期,学生处于青春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体育课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要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健全人格有着重要作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现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近年来,根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学生也在学业的压力下,无暇进行身体锻炼。这导致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弱。初中生正处在一个思想叛逆期,也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另外,初中学生出现抑郁、焦躁等情感问题的也不在少数,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教师、家长关注的重点。而体育课程對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最有兴趣的课程,体育课程也是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有着切实的实践意义。
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水平是直接关系到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不乏有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心理障碍或疾病影响其正常生活,甚至自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再多的知识和金钱都显得无力,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心理健康教学也成为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些专业技能,对于还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来说是充满好奇和恐惧的,这就需要学生发挥动作记忆和类化能力,当然实现动作完成的前提是学生需要克服自己内心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是带有记忆和情感的,它的严重程度会影响到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发挥,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技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 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情绪压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着各个方面的压力,教师、家长的期待、各种考虑带来的竞争压力、升学压力等等,因此经常会产生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体育运动能够给予学生一个情绪宣泄口,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改善学生的情绪压力。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初中阶段的体育活动相较于与其他阶段来说更具挑战性,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师也更加注重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转变,注重提高学生的耐力和抗挫能力,有很多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内心的焦虑、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需要学生持续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和肌肉紧张,需要在身体感到疲惫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运动状态,这就需要学生用超强的意志力坚持,同时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执行也需要意志力和执行力的支撑,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迎难而上的精神,久而久之,这种意志品质也会融入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从而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当前许多中学生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集体活动,对家长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在体育课程中,学生会参与以个体或集体为主体的各种活动,在不断的对抗、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斤斤计较、对手犯规等,促使学生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
三、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程的价值
升学率、学生成绩是社会衡量一个学校优劣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因素,因此初中学校教育更加重视文化课教学,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身体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在日后就业中身体素质无法满足职业工作需要而产生各种职业疾病的问题会逐渐显现,无法满足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
大多数体育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形式十分单一,如足球、羽毛球等专业技能教学时,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对一些传统战术、基础动作的理论讲解,而没有结合当前比赛新发展的各种讲解,缺乏创新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仅仅是应付了事,而且,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共同的弊病,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但由于学生人数的限制,老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结果便是水平较低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掉队,而水平较高的同学毫无长进,甚至是不进反退,在课堂上虚度光阴,使得学生缺乏主动寻找各种知识及积极锻炼自身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另外,部分学校的体育课仅仅是让学生自由活动,这就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大部分学生都会懒散地找一个空地聊天、看书等,而不是锻炼身体,甚至有一些学校将体育课转换成了其他主要科目,这与当下重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并不相符,学生也仅是将体育课当成是放松的时间,甚至一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的学生会认为体育课是浪费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学校对于体育设施的完善加大了一定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大多体育设施、场地等需要较高的建设、维修费用,因此对于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完善,同时政府对于初中体育设施的重视程度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决策者对于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具有消极态度。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造成体育教学质量的降低,因而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四)教学评价片面化
初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大多仅是对或错的评价,并没有为学生指出不足和纠正错误,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大多是肢体动作,简单的对错评价并不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进行具体讲解,示范标准动作,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初中体育在教学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状态,教师会抱着不为难学生的心态,考核标准较低,学生很容易及格,部分学校并不存在体育考核,更会降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 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大多是在室外进行的,师生之间会有频繁的接触,师生对彼此的眼神、行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会使得教师十分享受教学,活动组织和调节也会更加得心应手,而教师的鼓励和动作示范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更加乐意去进行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教师要学会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表扬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用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投入体育课堂活动中去,能够更加自由轻松地应对活动中存在的变化,進而增强自身心理素质。
(二)利用竞赛模式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更具创新性和娱乐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集体活动、小比赛创设具有竞赛或小组合作氛围的情境。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要考核学生的体育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如可以进行三分钟投篮比赛,在三分钟的时间限,定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学生需要在克服这种紧张的情境中,尽可能去多地投篮,大大锻炼了学生的抗压能力。
(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初中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体育教学项目,重视体育项目对学生身心的磨练和提升,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有合适的体育活动,从而更好地达到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培养的目的。另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在学习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的,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得学生一直都具有能够不断追求、不断提升的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自身,获得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要及时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也可以针对学生看法不一致的某一环节进行讨论,另外,初中生都具有较强的胜负欲,在比赛中输了的学生肯定会产生一定的精神压抑,教师可以采用幽默诙谐的方式用一些故事或语言给予学生鼓励,以消除学生不良的心理障碍,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五)加强纪律管理和安全教育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且身体发育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损伤,因此“安全第一”的思想要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有意识地排除具有潜在和明显危险性的动作,在进行规则、注意事项讲解时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做好防护措施,在进行正式教学活动前带领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另外,有序的课堂是体育游戏的有效应用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行为和课堂纪律的监控,最大程度地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协调发展,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增强体质、体育训练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今后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不断对体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才能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付安民.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剖析[J].天津教育,2020(15):8-9.
[2]王凯文.初探初中体育健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12):181.
[3]詹友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0(10):120.
[4]魏红红.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12):164-165.
[5]陈志勇.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新课程,2020(6):224-225.
[6]张育芳.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6):220.
[7]王向阳.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新智慧,2020(3):37.
作者简介:
徐欣,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新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