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兰
(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 宁南,615400)
女性经妊娠和分娩后,盆底组织、神经、肌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包括盆底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可影响产妇生活质量。对此,为改善女性产后生活质量,应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来预防和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本文就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实施盆底康复训炼护理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并选择208例产妇实施研究,以下就过程及结果进行报道。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6月,208例入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均在我院接受分娩,且自愿与我院签署知情同意书,以方便抽样法将入组对象划分成实验组(n=104)和对照组(n=104)。实验组中,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22岁,均龄(30.05±3.62)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39.04±0.49)周;体重为64-73kg,平均为(68.58±3.76)kg;初产妇73例,经产妇31例。对照组中,最大年龄39岁,最小年龄21岁,均龄(30.11±3.37)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39.04±0.49)周;体重为65-71kg,平均为(68.63±3.56)kg;初产妇71例,经产妇33例。采取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鼓励自然分娩,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个人卫生指导、母乳喂养指导等。实验组:给予产妇盆底康复训炼护理,内容包括:(1)指导产妇正确、自主收缩提肛肌,同时收缩会阴、尿道、肛门等,收缩10s后放松15s,重复训练20min,每日进行2次,自产后产妇无不适感后开始训练。(2)给予生物反馈治疗,将电极片分别贴在产妇的腹部、两侧髂前上棘,将探头缓慢置入阴道,根据耐受情况调整频率,通过交流等方式使产妇放松身体,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周治疗2次。(3)受自身不良感受影响,产妇产后极易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还应重视心理疏导,鼓励产妇主动诉说内心想法以及主观感受,尽量放松心理负担,消除担忧、恐惧等情绪,以便于更好接受盆底功能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性生活满意度:研究结束后采取妇科自制的性生活问卷表了解产妇首次性生活状况,以主观感受进行评定,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盆底功能:评估产妇护理前后的的盆底功能,分别是:(1)采取Oxford骨盆底肌力强度评估,以0~5分评分法评定,0说明无收缩力,分值越高,收缩力越强,表示盆底功能越正常,4分以上即可视为正常。(2)PFIQ-7表评估,主要涵盖阴道、肠道、膀胱三个方面的评估,分值为0-300分,分值越大,表明盆底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22.0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处理软件,以百分率“[n/(%)]”表示计数资料,取x2对组间比较实施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取t对组间比较实施检验,P<0.05可视为数据差异具有意义。
2.1 性生活满意度分析 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性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
表1 性生活满意度表[n/(%)]
2.2 盆底功能分析 比较数据显示,两组护理前的PFIQ-7评分及Oxford骨盆底肌力强度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出现差异,P<0.05,如表2。
表2 盆底功能分析量表(±s,分)
表2 盆底功能分析量表(±s,分)
实验组 2.17±0.18 3.67±0.37 182.25±18.64 113.76±13.26对照组 2.15±0.22 3.44±0.31 181.35±19.74 118.09±11.53 t 0.7175 4.8592 0.3380 2.5129 P 0.4739 0.0000 0.7357 0.0127
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因素主要是妊娠及分娩,该过程较为复杂,是一项女性特有的生理功能。具体原因主要是孕晚期胎儿压迫、腹直肌分离、张力减退、骨盆不稳定、产道扩张等,盆底功能障碍直接降低了女性生活质量。女性盆底是一个复杂、紧密、多层次整体,由筋膜、韧带、肌肉等构成,受妊娠、分娩、重力、排便、咳嗽等影响,可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尤其是生物力学影响较大时,可加重障碍[1]。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盆底康复训炼护理可提高女性盆地功能。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临床主要包括手术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的是情况较为严重的产妇。对于轻度及中度障碍的女性,通过实施盆底康复训炼护理,可给予产妇连续性、系统性的康复指导,是一种较为具体的康复服务模式,可对现有基础护理服务内容进行充实[2]。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服务模式,给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盆底康复训炼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性生活满意度,改善盆底功能,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