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鹤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650000)
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胆囊炎发病率较高,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他们制定出安全可靠的诊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研究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了解患者的病程进展,然后安排风险较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选择应用损伤性较小的麻醉方式,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直至患者健康出院。相关研究显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的实际应用,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引发医患纠纷,医院整体形象的提升可谓阻力重重。为了改善弊端现状,妥善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国的应用效果,希望能为其他的医务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选100例符合“胆囊炎”诊断标准的患者,搜集患者基本资料,了解患者实际病情后安排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要做好所有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包括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25-65岁之间,平均(30.11±2.44)岁;实验组50例,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在28-70岁之间,平均(37.08±3.15)岁。
1.2 治疗方法 统一做好健康宣教,明确告知患者手术风险的存在,举例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优势,使患者了解健康知识,具备手术信心,积极配合术前指导、术后干预等。对照组实行气管插管全麻,具体操作如下: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禁饮,停止使用相关药物。术前半小时,肌内注射0.1g苯巴比妥钠和0.5mg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面罩吸氧去氮3-5分钟,每分钟氧流量设置为2L,连接心电图监护仪等监测设备,连续监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生命体征指标。静脉推注0.04mg/kg咪唑安定、2.0mg/kg丙泊酚、4ug/kg芬太尼、0.1mg/kg维库溴铵,进行全面麻醉诱导。实验组实行喉罩辅助麻醉,具体操作如下:置入喉罩成功后,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将潮气量控制在8至10ml/kg,吸呼比为1:2,每分钟氧流量设置为0.8-2.0L,RR维持在12次/分钟,PETCO2维持在35-45mmHg。手术过程中,持续泵注丙泊酚(每小时用药量为3至5mg/kg)、瑞芬太尼(每小时用药量为6至12μg/kg)、维库溴铵(每小时用药量为0.04mg/kg),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观察患者术中平稳情况,酌情调整麻醉药物剂量。
1.3 判定标准 观察并判断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在T0(麻醉前)、T1(麻醉后)、T2(气管插管即刻)、T3(麻醉半小时后)、T4(拔管/罩后)5个时间节点,如实记录多功能监护仪上显示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的数值。在手术过程中,儿茶酚胺能够准确反映机体应激反应强度,而MAP、HR对儿茶酚胺敏感,以上述2个指标作为判断依据,对比不同时间节点上述指标的变化,评价两组在麻醉手术过程中机体应激反应情况。准确计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再用专业软件SPSS 22.0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实施卡方检验后,以p<0.05表示组间结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1 患者麻醉综合评分指标的分析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的比较分析,可见表1:
表1:患者麻醉综合评分指标的分析(分)
2.2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分析,可见表2:
表2: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而且通过CO2气腹的建立,能够充分保证术野,减小手术创伤,有效避免将腹腔暴露在空气中,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2]。临床实践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的方式,再通过机械控制呼吸过度通气,是较为安全可靠的,能够维持术中呼吸通畅,同时有效避免气腹建立后二氧化碳被吸收及膈肌上升所引起的副作用。但是气管插管会对患者咽喉部及气管造成强烈刺激,继而导致患者血压大幅提升,心率显著加快。喉罩是一种无创机械通气用具,手术过程中置于患者咽喉,可在不暴露声门的情况下维持机械通气,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全麻引起的应激反应。加之,喉罩与上呼吸道接触面积广,所以对患者咽喉、气管等部位的刺激较小,有效抑制了交感神经兴奋作用,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实际的应用价值颇高,临床推广的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