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朱春桂
以素质教育作为基本出发点来展开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这是一种值得采取的教学培养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实施效果,并且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强化学生的学科能力。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体能的培养与锻炼,也要更加关注学生运动品格的培养,还要通过各种体育训练项目的展开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这是体育课程的教学应当发挥的深层次价值,是教师在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体育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有益的成长。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会提出不一样的要求,教师在展开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品格的同时,也不断激发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这是体育课教学中很重要的培养目标。并不是所有运动项目都轻松有趣,有的项目会带给学生一些挑战,甚至会让学生觉得难以完成,这时就需要学生调动内在的意志力,克服过程中的困难,最后到达终点。就这类项目展开教学时,教师既能够加强学生运动素质的培养,也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通过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以及向学生传递正面价值观,可以带给学生很多激励,帮助学生克服眼前的困难,让学生有更好的综合运动表现。
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运动素养,并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其一些指导和点拨。比如,体育教师在体操教学中可以依据体操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长跑训练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足球、篮球、排球等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和集体意识。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各项运动中具备的体能和运动状态,也要关注到学生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当身体出现疲累时要不断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挑战难关,让学生有更出色的表现。这个过程会带给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收获,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运动中不断克服难关,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很多运动项目都是以多人的形式展开,不少项目还会对学生的集体配合和团队协作有较高要求。在展开这类项目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传递一些相应的技术要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训练过程中。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团队成员协调配合的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这是很有代表性的素质教育的融入,会让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更强,同时也更加有助于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初中体育课堂上学生接触到的很多项目都是以合作互助的形式展开,教师在进行这些项目的教学时要关注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比如,在排球、篮球等教学中,教师要调整人际关系,在运动中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促进学生性格的良好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勇于展现自己。这些都是非常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也能够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进步与提升,让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展开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还相对有限,很多时候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会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应对,有的甚至会产生直接放弃的念头。这些都不是学生应当有的态度,教师要带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借助一些具体的训练过程加强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这会让学生获得很多收获与成长,不仅有助于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的提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这才是在体育课堂上融入素质教育要实现的良好培养目标。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推进中,随着学生运动能力的逐渐提升,教师可以多组织安排一些体育竞赛,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让学生有直面生活中各种事情和困难的勇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当学生在比赛中落败后,教师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向学生渗透挫折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只要自己加强锻炼,勇于尝试,下一次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会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