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名家名篇,浸润写作涵养

2020-11-06 05:24丁长永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品味读写结合

丁长永

[摘要] 中小学生写作要从模仿开始,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写作知识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帮助。从分析文本的写作理路出发,研究适合学生当下学习的独特技巧,提高学生的文本感知能力,促进写作思维提升。

[关键词] 读写结合;写作知识;品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仅就学生作文而言,课文可以说是教学生学会写作的绝佳范式。但是很少有教师深入体味这句话的真谛,也很少见到贯彻这一教学思想的阅读课堂。如何才能使课文这个“例子”与学生的写作练习之间真正地发生联系?其不二法门就是读写结合。

教材课文大都堪称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并且在写作指引方面有独到之处:或遣词造句别出心裁,或结构严谨浑然天成,或写法独到异彩纷呈……阅读教学借课文这个现成的例子,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清晰再现作者观察、思考、选材、立意、构思等写作技法,品味作品的形成过程。这样可以让文章的理路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起到“现身说法”的效果。学生努力模仿、借鉴,进而自觉地把所受的启发和领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练习多了,自然就能掌握写作的技巧,挖掘出作文的奥义。这样的读写结合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写作知识,同时又能促进写作知识的迁移、运用,进而实现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的完美结合。

一、品味一个开头,领略一种写法

中小学生写作,多半由感性出发。即便是一些有广泛阅读基础、文笔不错的同学,也很难对自己的文章做深入地剖析。原因在于:学生写作还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缺乏写作学、文体学等知识。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学生感知到文章美好、文字诱人的时候进行指引,让他们了解名家大师使用文字、组合文章的匠心所在。例如《散步》教学片段:

师:文章第一句在交代家庭成员的时候不应该先介绍长辈吗?文章为什么这一句先交代的是“我”?

生:因为下文有一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先介绍“我”就突出了“我”的家庭地位。

师:这是一个短小的句子,作者为什么不使用顿号,用了逗号呢?

生:是不是因为逗号停顿时间长一点?因为比较长的停顿刻意造成了顿挫的感觉,使我们觉得散步这件小事也变得庄重起来。

……

师: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在句子构造上的匠心。那么这句话改成“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好不好?

生:不好。因为原文是倒装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对这一句的多角度研读,教师有意突出和引导了作文知识教学,让学生对于写作方法由模糊的感知转向显豁的理解,从而吸收文章写作的营养。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要着眼于学生作文用得上而又难以独立发现和学习的内容,着眼于语用,而不是灌输概念。

在不久之后的一次作文练习中,一个同学这样开头:“风,起了;云,散了。”就很好地借鉴了《散步》开头一句标点符号的运用。另一位同学这样开头:“我们一家——奶奶和我——对,你没看错,我们两个就是全家。奶奶年纪大了,但是她还不敢老。”语言的节奏感和情绪的积郁顿挫明显有《散步》的影子。

二、品味一种表达,探寻话语艺术

叶圣陶先生指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探索,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教材课文多是名家千锤百炼之作,只追寻内容而不探究形式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沦为阵前之卒,只知摇旗呐喊,全不晓文章制胜之道。例如《白杨礼赞》教学片段:

教师范读: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师: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这一句好在哪里?

……

师:我提示一下。大家把“也许”两个字删除掉再读一遍,看看有什么变化。

生:原文是推测,显得委婉。去掉之后变得硬邦邦的。而且,我第一次去沙漠的时候都没有感觉到单调。

师:茅盾先生很好地保持了語言分寸感,他只是尝试引导我们去这样感觉。

生:为什么“可不是”三个字后面是一个问号呢?

……

师:我们把这一小段话设想成两个人物的对话。第一句是作者在启发读者思考,“可不是”三个字即是虚拟出一个人来回答:“对呀,你这么一说我真的有单调的感觉啊!”所以,“单调,有一点吧?”这一句是作者问还是读者问?

生:是作者顺着刚才虚拟读者的回答继续问。

师:虽然是问句,但是其实下了一个肯定的结论——你们一定觉得很单调了!

这个教学片段因为重视探究作者表达技巧,所以学生对于这种语言艺术有比较高的探究兴趣。课后有很多同学继续自行研究,并且和《济南的冬天》等文章做了对比阅读,得出了不少有意思的结论。

这样看来,学生在课堂上熟读精思之后,还产生了体味消化的过程:自由阅读。自由阅读,即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由于学生已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基础,再次阅读时,只要碰到关键字词句便可领悟文章的审美主题。通过反复回味,名家要说的意思如在眼前,名家要写的话如在耳边,名家风格的句子自己张口似乎就能说出来。“使其意若出于吾心,使其言若出于吾口”,这就是融会贯通了。

三、品味一个情节,学习一种结构

鲁迅先生说:已有定评的作家,他的作品本身就在告诉我们该怎么写。学生读书,往往流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带着学生索求真意,使他们在对文本的深入咀嚼中形成品味的自觉。例如《皇帝的新装》教学片段:

师:关于这个童话,我还看到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结尾:(屏幕出示)皇帝终于惊觉自己没有穿衣服,却还是按照既定的路线,完成了最后的游行仪式。他的人民没有嘲笑他,反而敬佩他是一个有担当的国王。大家认为哪个结尾更好一点呢?

生:课文更好一点,因为课文的结尾是一个转折。

师:结尾部分之所以形成高潮,是因为在这个地方故事的走向发生了一个逆转。我们再来思考一下:文章只有结尾部分有转折么?

生:文章前面派大臣去看新衣的时候也有转折。

师:我们期待大臣们会揭穿骗子,但是没有。这样文章就有了几次微妙的转折和铺垫,直到最后小孩子叫出来,把情节推向了最高潮。

这个教学片段,教师关注到了文章的外部形式,进而带领学生探究营造情节的手法,对于学生写作有着明显的启发作用。在随后的作文课上,师生就“转折”这一话题继续展开讨论,研究营造情节转折的方法,学生的写作热情得到了极大激发。

学生的写作是一个创造性运用写作知识的心理过程,而学生在阅读时所感受到的写作知识并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使用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渗透有关写作教学的知识。当学生把写作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时,才能顺利实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沟通并进行有效写作迁移。

[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读名师在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GLX19-116)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品味读写结合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写作知识的呈现路径
由“类”到“个”,写作知识开发有理可循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