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雪梅
【摘要】图像系统作为地理教材三大系统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教材图像可以加深教师对教材的了解,从而充分利用教材图像更好地开展教学。以人教版高中《地理1》为例从图像的类型、密度、特点展开分析,得出新教材图像系统密度大、类型丰富、注重景观图和示意图的合理利用、遥感影像使用增加、图像使用更加合理的特点,同时提出了优化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 图像系统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8-149-02
图像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系统是教材表层系统的三大系统之一。教材图像系统又称“直观系统”,分析教材图像可以加深教师对教材的了解,从而充分利用教材图像更好地开展教学。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进行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在2017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针对《地理1》的课程标准的12条之中有7条提到要运用图像来展开学习,所以在地理学习中充分利用图像,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1.人教版高中《地理1》简介
人教版高中《地理1》是我国高中阶段选用地区较为广泛的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地理1》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基于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新版教材,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高中《地理1》于2019年6月出版,全书共124页分为六章17节和位于每章末尾的问题探究6个。
2.图像的分类
图像与教材的文字相互补充来表述相关的地理规律和现象,更加直观地阐释地理过程。虽然教科书中的图片习惯上被称为“插图”或“图表”。然而在地理学科中,地理图像不仅是对课文的补充,它还是储存和传递地理信息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教材图像系统分类尚未统一。刘彩凤把图像系统分为地图、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卡通图及漫画、复合图。刘红叶等则将教材图像按照表现形式、使用方式和使用功能三种方式进行划分。本文按图像的性质分为地图、地理示意图等七个类型(图1)。
图 1 地理图像类型统
3.地理图像的功能
地理图像能传递丰富的地理信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而精美的图片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并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以增强教材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图像能够拉近知识和学生距离,在学生同化新知的过程中埋下“锚点”,这种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的学习更容易促进学习。地理图像单独或与文字描述一起对地理知识进行解释更有利于学习者的理解。在教学实践当中巧妙运用地理图像不仅能够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还能化抽象为具象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4.人教版高中《地理1》图像的特点
4.1 图像类型丰富,密度大
新版教科书在图像系统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呈现出图像数量多且密度较大、图像类型丰富的特点。据统计人教版高中《地理1》共计124页,共6章17节和问题探究6个,内含多种图像共计169幅。平均每章28幅,其中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图片最多为39幅、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图片最少为19幅。就图片的密度来说人教版高中《地理1》教材平均每页 1.36 幅、湘教版平均每页1.22 幅、中图版为 1.52 幅、鲁教版为1.35幅。人教版的密度仅次于中图版,总体密度较大。
图2 各版本教材图幅密度统计
不同的图像类型的功能和作用不相同,在传递知识信息方式和表达优势上也不相同。人教版《地理1》在各个章节设置了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图像来表达不同的内容。例如在地貌、植被和土壤、自然灾害这三个章节地理景观图的大量应用有利于学习者对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更加直观的理解。
表1 人教版地理《地理1》图像类型及数量分布(单位:幅)
(注:鉴于在《地理1》中的图像系统中,部分图像是以图像组合的方式出现的,即在同一个编号的图幅中,或者既有地图又有景观图,或者既有示意图又有统计图等这种情况,因此图2统计数据图像总量要小于各类图像总量的和。)
4.2 注重地理景观图的运用
由图3的统计可以看出,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数量最多,占比较大分,而且各个章节均有分布(图5)。在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上的大气两章中示意图占比较大,而景观图则突出在“地貌”“植被和土壤”“自然灾害”这三个章节。新人教版教材中地理景观图的占各类图像的43%位列第一位,相比旧人教版教材景观图占31%而言有很大提升。在旧人教版教材中地理示意图所占的比例最大(图4),新版教材景观图的比例提升、地理示意图的比例下降,例如在第四章河流地貌中,旧版教材通过示意图表现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展示“V”型谷,新版教材则通过展示澜沧江上游“V”型谷的景观图来说明“V”型谷的特点。
图3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1》图像比例
图4 旧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图像比例
4.3 遥感影像增多
遥感影像与遥感技术迅速发展,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使得遥感卫星影像和航空照片在教材中呈现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的接触也为遥感圖像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从全书的统计来看遥感图像和航空照片的总数仅次于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示意图,占到总数的12%。与相对应的旧版本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遥感卫星影像图仅占1%,新版本教材所用卫星遥感影像有大幅度增长。例如在地貌章节黄河三角洲的案例中黄河三角洲卫星影像由旧版的2000年的一幅更改为1984年、1994年和2004年份的三幅卫星图像。
图5 各类图像分布
4.4 合理使用其他图像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理1》中出现了一些其他类型的图像: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中对地质历史时期的景观复原图,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中使用了《宋书·天文志》的图片,第六章自然灾害的中的实物图。复原图的使用再现了消失的景观弥补了文字讲述的不足之处。古代典籍图片的使用则在侧面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而实物的图片则体现了直观性的原则。
此外卡通图及漫画在本册书中使用较少。从高中生的认知来分析,从感性的地理认知转化到理性认知。教材的编排也参照了一般的心理特征,因此对偏向于感性的卡通漫画使用较少。
4.5 图文排版灵活多样
新教材的图文排版更加灵活,多种尺寸的图片排列其中更显灵活多样。旧版人教版教材的图片除了章节页的背景之外的图片都嵌在文字中,排版形式整齐单一,新版教材图片排版更加灵活多样。在新教材第一章“图1.24地质年代表示意(b)”横跨四个页面的页眉位置很好地展示了图片表达的时间变化。同时教材中还有多处大幅图片占据整个页面底部,其设计增加图片的面积清晰呈现负载信息,同时也起到了美观的效果。
5.优化建议
5.1 增加与生活的联系
在整册的图像系统中虽然景观图的使用已经占比很大,但是在某些章节还是要增加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景观图等。例如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中可以适当增加现实生活中各种类型的云的图片配合书中“图2.6从高空俯瞰的云”能帮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入手,便于学生理解。
同时,在月相观测的描绘实例中可以采用之前学生手绘的作业进行呈现,就如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图4-1-5 长江河滩利用剖面示意图”呈现中学生所绘制图像,这样让学生看到同龄人的绘制将会提升完成任务的信心。
5.2 增加图像标注信息
书中所用的图像特别是景观图未标注图像拍摄地点以及时间。由于地理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景象,因此标注好时间地点有助于师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对比。同时课本更新的速度较慢,当学生看到出版的课本时,图像必定不是最新图像,标注时间才不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因此建议在课本中设置附录注释图像的时间和所反映具体地区。
5.3 设置填图任务
教材在第二章的“海陆热力环流”就运用之前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亲自绘出海陆热力环流的图示,了解海陆风的相关知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材上适当增加填图任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可以在第一章“天体系统的层次”增加学生填图任务,使得知识记忆巩固结构更加清晰。建议可适当增加此类图片。
5.4 适当增加图载信息,还原真实地理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在现实当中运用地理,在适当的地方感受真实的地理生活,适当增加图载信息很有必要。例如在“西太平洋海域台风的移动路径”这一地图中比较简洁,可以适当增加真实台风的卫星影像,增加图片承载的信息辅助学生学习。同时,在教材中部分图像还存在简化过渡的现象,比如第三章第一节“图3.2 水循环示意图”所展示过于简化,图中直接删除了关于冰川的内容。虽然在高中地理1的部分对各种水体对水循环的作用并未详细阐释,但是冰川对于海平面的升降和径流的调节都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新版湘教版和中图版《地理1》中均有体现冰川。
6.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新人教版高中《地理1》图像系统呈现出密度大、类型丰富、注重景观图和示意图的合理利用、遥感影像使用增加、图像使用更加合理的特点。教材分析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以地图为“第二语言”的地理课中教材图像系统显得尤其重要。分析教材的图像系统,了解图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应用。图像系统关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教材的设计必须注重图像系统的设计。同时也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图像系统,充分发挥图像作用。
【參考文献】
[1]李红.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6(05):29-34.
[2]刘彩凤.初中地理新教材图表系统组成、功能与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8):89-93.
[3]刘红叶,吴立,祖双凤.新经济环境下高中地理教材改革后图像系统特点与类型[J].经济师,2018(08):189-190+192.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