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依坤
[摘要]在媒体融合的发展实践中,可视化的融合产品是媒体深耕的领域,同时也是传统媒体融媒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文章以央视频、央视新闻客户端为样本,分析电视类新媒体在抗击新冠肺炎融合报道和融合传播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特征,着重探讨电视报道的融合创新路径,为电视新媒体的融合传播提供一些粗浅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电视新闻;可视化报道产品;短视频;直播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用户的信息消费行为,轻量化、社交化阅读需求日益旺盛。作为社会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电视媒体在优质内容生产方面有巨大优势,在发挥好既有优势的同时应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补齐短板,提升传播的精准和实效。
2020年伊始,一场始料不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疫情面前,电视媒体快速出击,央视频、央视新闻客户端迅速推出《共同战“疫”》大型主题报道,聚焦战“疫”一线,反映全国尤其是武汉人民战“疫”的英雄壮举。在媒体融合报道过程中,电视新媒体摒弃简单的电视新闻拆分、图文信息视频化等平移手段,重点打造新媒体创新产品:24小时不间断直播、短视频、H5等,既发挥了电视新闻传统优势又极具新媒体特点,进一步打破新旧媒体壁垒,形成新的融合传播特征。
一、深度交互的多形态直播
新闻直播,是突发事件中电视媒体常用的报道形态,丰富的即时现场成为电视的最大优势。但在传统电视语境下,其新媒体直播依然难脱离“我播你看”的单向传播束缚。此次战“疫”报道,“央视频”“央视新闻”客户端等电视新媒体以多媒融合、互动社交、慢直播等显著特点,凸显了对传统直播的变革和突破。
多媒体化:优秀的新媒体直播方式应该是多种媒体要素的借鉴与交融。因体制原因,广播电视媒体间形成的李生关系使电视与新媒体融合传播时,天然具备广播手段的附加能力。在正月十五“央视频”策划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直播中,主持人、现场记者没有了以往标准化的现场解说,以广播主持人家常式谈话风格,娓娓道来,或介绍各个城市战“疫”近况、元宵文化,或与观众互动讲述自身温情故事。空镜头直播时伴以舒缓深情的音乐,恰于直播画面+音乐广播的组合;镜头处理上,借鉴自媒体沿街游拍功能,将现场记者在各个城市的街拍画面通过“云”端这种新媒体新兴技术手段与城市大广角全景实时组接切换,增强直播场景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交互性:交互性是融合媒体的主要特性之一,没有交互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媒体融合。在这次战“疫”报道中,电视媒体在发挥自身视频直播长处的同时,更加重视与用户的互动,甚至将用户的互动融合进直播内容中。“央视频”刷爆朋友圈的《云守护武汉监护室里出生的石榴宝宝》直播,以天为单位不间断直播新生儿的动态,在“吃”播、“睡”播中,亿万移动用户通过直播变身“云”爸“云”妈参与。他们的感动、叮嘱、喜爱和担忧,以跟评和飞幕方式即时呈现在直播画面和页面中,主持人还不时将用户的精彩评论一念出。一些用户自拍下宅家剪纸的吉祥图案,以小视频呈现在直播主画面中。直播现场、用户、主持人之间形成强烈的互动反馈,共同创作、构建了一个交互直播生态圈。
慢直播:直播是电视媒体最主要的现场报道形式。慢直播是相对于传统直播而提出。它仅提供一到多个固定机位,24小时几乎无人值守,全程无剪辑、无特效、无解说,以短、平、快、易的简洁方式创建新的直播形态。如“央视频”慢直播武汉火神山、雷神山现场建设工地,以固定长镜头连续多日对准施工现场,全程实时展现争分多秒的建设场景,千万网友接力“云”守护,这种低成本长直播既满足了公众心系建设现场的沉浸式体验,又对宅家防疫的群众进行情感陪伴,及时构建了网络新的舆论场,充分发揮了主流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战“疫”报道中这些融合电视、电台、手机、新媒体各自优势的直播,通过延伸服务、建构关系,实现了在协同互助下进行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为电视直播的融合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思维。同时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相互借力,进一步激发了用户的活跃度,实现了小屏对大屏的反哺,让新闻直播这种原本深深根植于传统电视的节目形态成为一款现象级融合产品,值得借鉴。
二、短视频新闻的用户视角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发力短视频,进行多维度的融合探索,从“现场”到“沉浸”,从专业生产到用户主导,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在此次战“疫”报道中得到进一步强化。
从“现场”到“沉浸”:视频是电视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体的特有优势,尤以视频纪实见长。如何将这一优势与新媒体的长处结合起来融合传播,形成新的“赋能”,是电视媒体人不断探求的方向。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短视频《火神山一线实录》《武汉医院隔离区纪实》很好地将新旧媒体的优势进行嫁接、融合。他们用电视纪实手法,发挥镜头叙事、现场说话的“硬核”优势,满足了人们对“现场”的基本诉求。但视频不止步于“现场”呈现,更注重“沉浸式”体验,没有采用传统电视纪实片中播音讲述这种第三方叙述方式,而是将现场记者隐藏起来,以观众第一人称视角感受现场。视频中没有传统电视纪实片中的中心人物,医生、护士、病人、陪护甚至隔离病房本身都是片中的“主角”,这些“主角”间的场景互动营造了即时叙事空间,引导观众融入故事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叙事中寄予的宏大或深邃的精神意义不再依赖传统的播音宣讲,而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沉浸式”体验激发出来。新闻的“硬”与短视频的“软”在其间找到了平衡。
从专业生产到用户主导:网络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手机用户参与视频制作、信息采集创造了便利条件。此次战“疫”报道突破了以往用户自拍视频只是突发事件报道“填空”的模式,而作为视频报道主体登上了电视新媒体的大雅之堂。我们在“央视频”、央视新闻客户端看到的《志愿者自拍纪实》《武汉观察1谁是“方禹舜”》《战役之“声”》等大量爆款短视频都是志愿者、医护、病人和居家自我隔离者自己拍摄,他们以个人小故事呈现平凡人的温情和感动。这些用户主导生产的视频内容经专业媒体制作推送,实现专业新媒体平台与用户内容生产的结合,体现了很强的用户思维。
技术进步提升了用户在事件报道中的角色与定位。注重用户参与和体验,重视用户端的内容生产,才能极大丰富融媒新闻报道的内容和价值,更好地提升影响力。
三、优质内容的裂变式传播
优质内容始终是融媒体传播的核心,只有内容生动、真实,为用户喜爱,传播才会快捷、广泛甚至指数级扩展。疫情报道牵动人心,关系每个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公众具有天然的参与需求。央视新闻利用客户端、央视频、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迅速建立战“疫”报道“移动直播+短视频+图文视频”的传播矩阵,以多种形态的轻量化融媒产品形成高密集度的疫情报道信息流并精准、高效传播。用户高频度参与评论、转发,媒体大V们又将其中具有特色化的内容如“火神山直播”中用户给建设工具命名“送灰宗”“送高宗”等加入话题标签全网推荐,获得新的传播赋能,实现了优质内容二到N次的裂变式传播。
此次战“疫”报道,央视频、央视新闻客户端的阅读量和转发量不断攀高,仅央视新闻的《战“疫”直播》在线收看的网民就以亿级计算。移动直播+短视频+视频图文给新闻报道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新闻生产方式的转变,其强社交性带来的裂变式传播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疫情公共产品的场景化服务
“场景化”伴随着移动媒体与社交传播的兴盛而逐渐被人们所熟悉。“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的适配。”再造现场、互联互动,满足用户公共服务需求成为此次战“疫”融媒体产品的又一亮点。央视及各地方电视台利用自身新媒体平台推出大量知识短视频、专家访谈、动画H5,就疫病的科学防范和相关热点问题答疑解惑。这些短视频、H5以卡通动画、真人示范等多种形式生动再造现实生活场景,指导公众如何防病防疫。“央视频”联合搜狗搜索推出“新冠肺炎疫情查询”应用,输入用户所在城市或者乘坐车(机)班次、时间,即可进入个性化的防“疫”地图,直观查看周边的确诊患者情况、城市发热门诊地点或者了解外出行程是否有确诊患者同行。先进的搜索引擎、大数据技术结合新媒体的交互特性,使得“场景化”服务愈加受到用户的好评与喜爱。
央视新闻客户端与腾讯微视联合推出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是另一款深度交互的产品。网友可以握拳触发加油特效,营造身边加油鼓劲的线上场景氛围,增强用户的沉浸体验,传递出“上下同心,共同战疫”的信心和决心。
传统电视的融媒化转型方兴未艾,正从简单的视频、信息平移向更具顶层设计、更复合化、更深度交互的纵深方向发展。處于急剧变革中的地方电视从业人员迫切需要思维转型、模式再造、手段创新,适应媒体的融合发展方向,生产出丰富多彩,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融媒化产品,让主流价值的传递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剑祥.锚定传播基座的立体式抗疫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的抗疫之路[J].新闻战线,2020年第4
[2]高晓虹,蔡雨.畅通信息增强信心稳定人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报道分析[J].中国广播,2020年第3期
[3]徐立,朱磊.在打硬仗中彰显舆论引导优势——经济日报实施“硬核”举措做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J].新闻战线.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