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清
【摘要】识字是从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桥梁,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部编教材考虑了识字教学的难度,第一册识字量由400减少到300,但是,教材中的很多字结构复杂,认知难度大,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完成学习任务。为此,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识字氛围、激发识字兴趣、探究识字文化、训练识字思维、渗透识字方法、注重识字拓展等方面,谈了提高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识字教学部编教材一年级氛围拓展
识字是从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桥梁,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识字效率,势在必行。部编教材新增了“快乐阅读吧”和“和大人一起读”,在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也提出了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阅读的基础是识字。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识字任务,并做到潜能生吃得了,优等生吃得饱,在教学中做如下尝试。
一、创设识字氛围,随时识字
环境育人,创设良好的识字氛围,是学生产生识字欲望的重要条件。为此,在开学初,我们应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识字奠定良好的基础。
1.做名片。我们学校的新生来自五湖四海。孩子们面对那么多陌生的脸孔难免会有孤独感,个别孩子还会有强烈的不适感。为了让学生尽快地适应校园生活,结交伙伴,结合识字教学,可设计让孩子们自制名片。名片一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另一面写上名字的拼音。每个孩子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名片放到桌角,让大家互相做自我介绍的游戏。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巩固了拼音,认识了汉字,又结交了朋友,一举两得。
2.制卡片。在实物上贴卡片,如黑板、门窗、电脑等。让学生通过认物品识字,逐步过渡到不看物品识字,这不仅切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也符合认字规律。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展示的愿望,看到自己认识的卡片,他们会很高兴地教不认识该卡片上字的孩子。
3.贴生字。教师把要学的生字预先贴出来,让学生提早接触,虽然不能全面掌握,但学生通过看、听、读无意识记了许多。心理学家告訴我们,无意识识记的效果有时会超过有意识记。
4.设专栏。学是为了用。识字是为了阅读写作。所以在识字初期,即可在教室开辟阅读专栏,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开始可以收集一些学过生字组成的儿歌、故事等让学生阅读。还有,我们可以放一些适合低段孩子阅读的书籍,如注音读物、绘本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机会,在阅读中不但巩固生字,还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素养。
二、激发识字兴趣,自主识字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灵丹妙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极有意义的话题。如何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散发魅力,吸引学生呢?
1.游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识字教学中的游戏有当“小老师”“开火车”“摘苹果”“找朋友”“送信”“萝卜蹲”“搭石过河”“猜字谜”等。一年级的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游戏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游戏,他们会很用心地识记生字。如果希望有更丰富的游戏形式,我们可以把其他游戏稍加改编,服务于识字教学。如击鼓传花,鼓停,接到花的人表演一个节目,可以改为请他抽一张生字卡片读一读,或组词、造句,依此类推,还可改编不少游戏。当然,游戏和学习内容能紧密联系,那就更好了。
2.情境。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内涵,产生民族自豪感,进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如识字4《日月水火》里的生字都是象形文字,教学时可创设“考古”这一情境;识字8《小书包》里的生字都与学习用品有关,教学时可创设“整理书包”的情境;识字10《升国旗》的教学则可以与周一的升国旗仪式这一真实的情境紧密联系起来。
3.榜样。榜样的教育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在自己的身边找“识字大王”,向他学习,并鼓励超越,形成学习氛围。“识字大王”定期组织评选,用榜样作用来激励大家,激发大家的识字兴趣。
4.展示。只有拥有成功的体验,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展示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识字也是如此,我们应给学生更多地展示机会,让他们得到别人鼓励的同时,也增强自信心,产生识字欲望,激发更浓厚的识字兴趣。展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当“小老师”领读、争当“识字大王”、自制“识字袋”、开展“识字”专题活动等。
三、探究识字文化,究源识字
一个个具有神奇生命力的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成就的一块块化石。部编教材中处处渗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识字的第一课就是《天地人》,学习6个生字“天、地、人;你、我、他”。“天、地、人”被称为“三才之道”,这学说很早就深入了中华民族之心,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也暗示了孩子对母语的学习,要从探究天、地、人的奥秘开始。本册教材就是这样,很好地体现了字源识字的要求,即通过追溯汉字的本源,分析汉字的结构,利用汉字的构字理据识记汉字。教学中,教师应该加以重视,积极引导孩子探究汉字。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课《古对今》时,我引导孩子们发现三个带有“日”旁的生字——“暮、朝、晨”。先让孩子观察“日”在生字中的不同位置,并猜一猜这个字所表示的时间,然后出示生字的演变过程,并告诉孩子们:甲骨文“暮”形象地表现太阳从草丛中落下去了,这是一天的傍晚时分,“傍晚”就是“暮”。甲骨文“朝”,“日”躲在草丛中间了,草丛中间藏着一个太阳,而这时月亮还没有下去,这就是天刚亮的时候,清早就是“朝”。甲骨文“晨”,日在最上面,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是“晨”。这样的生字教学,不但帮助孩子们准确识字生字,而且激发孩子们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四、渗透识字方法,高效识字
没有一定的方法,让学生高效识字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教师组织学生识字时,必先渗透一些识字方法。学生的学习潜力超乎大人的想象,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学生就会自己想出好办法记生字,有时甚至能想出比你预先设计的更好的识字方法。
1.分析字形结构(结构较为明显的字);
2.图字对照(多是象形字);
3.联系旧字记生字(旧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或改一改);
4.动作演示(多是会意字,如看<手放眼睛上>、闪<人躲在门口>等);
5.联系字义记生字(多是形声字,如和水有关的字多是三点水;和太阳有关的字多是日字旁等);
6.编字谜和顺口溜(字谜可以根据字形或字义编,容易忘的笔画编成顺口溜,如小鸟不能没眼睛,鸟字里面有一点;禾苗长大有穗儿,禾上别忘有一撇);
7.归类识记(按偏旁部首归类、按同音字归类、按形近字归类、按结构归类等)。
五、训练学生识字思维,理性识字
语文是工具。这工具不仅是生活的工具,也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识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很容易被忽视。部编教材有意识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安排,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对此的重视。
1.观察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识字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视觉器官,使其有目的地观察。如该字是什么结构?什么部首?由几笔写成的?第几笔是什么名称?哪个地方最容易写错?和学过的哪个字很像?它们的区别在哪里……这样的引导,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思维状态,不仅能提高识字效果,还能充分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2.导图中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发散性。思维导图,即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
在识字教学理解字义的环节,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理解该字在文本中的意思,更要让他们掌握一字多义,用导图来帮助,能很好地培养孩子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
例8:部编教材一上语文《语文园地三》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扩词
六、注重识字拓展,多元识字
1.课内扩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不拘泥于教材,又不背离教材,做好课堂延伸很重要。如学了《静夜思》以后,让学生找找李白的诗。往往找到诗的同学都已学会了认识首诗中的字。有的找到了《望庐山瀑布》,有的找到了《望天门山》,有的找到了《夜宿山寺》,还有的找到了《早发白帝城》,大家交流,都认识了不少的字。《对韵歌》把生字“对、云、雨、风、花、鸟、虫”以对子的形式出现:“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队桃红。”孩子在吟诵中识字后,我们可以布置他们在家认读、背诵、收集对联,在课堂上交流。同时也可以把反义词有意识地把认字编成对子。如“左对右,前对后,长对短,远对近,有对无,来对去,高兴对伤心,美丽对丑陋”。这样识字,孩子读着琅琅上口,兴趣盎然。
2.课外延伸
我们生活的环境离不开汉字,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留心,都会发现不少汉字,如商标、店名、广告、路标、报纸、标语、宣传窗、杂志、电视上的字幕等,用心去学,就能学到很多字。培养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都注意学习。随机识字的秘诀是多问多读多记。我们还可多向学生讲讲古人为了学习不耻下问的故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识字教学任重而道远,其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教学活动中才能更进一步发展,授之以渔,多元识字,使之更趋规范、高效。点点滴滴汇成海,只要我们真正为孩子着想,就一定会为孩子们迎来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
[2]魏书生.魏书生与民主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3]吴晓春.浅谈小学语文識字教学总结.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