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保险业开展“营改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金融保险业“营改增”实施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金融保险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和发展难题,结合笔者多年金融保险领域的学习经验,提出一系列金融保险业“营改增”路径探索的新尝试、新创新,为从事金融保险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金融保险业;路径探索;监督管理;增值税管理;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812.42;F84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23-0144-03
一、引言
“营改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是当前助力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改革措施,以金融保险业为例,通过开展“营改增”促使企业内部经济发展更具有活力和动力,同时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实现企业的良好快速发展。同时,针对“营改增”实施过程中,所产生一系列影响,开展更为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二、“营改增”概述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企业的营业税进行重新改革和升级,以增值税的模式进行新的税收政策。通常理解为将企业的税收结构进行系统的重新划分,从而将营业税的收费标准有效降低,提高相关企业增值税的比例,但是从总体税收执行程度分析,是将二者有效结合,同时对税收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以企业层面来分析,说明企业的营业税的比例有所下降,增值税的比例小幅度上升。而由此可知,其税收的总体份额与“营改增”之前相比,企业的总体缴税份额有所下降,由此可以说明“营改增”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降低了相关的营业成本,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活力和动力。通过降低营业成本,助力企业进一步实现更为高效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同时,“营改增”的实施对企业的缴税形式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和规划,助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避免出现重复缴税的问题,从而利用“营改增”的改革措施,实现企业金融收益与国家税收整体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国家税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金融保险业开展“营改增”可以全方位改善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正确维护金融保险业投资人的经济利益,起到重要的双重保障作用,对缓解企业税收与经济效益的冲突性,发挥重要调和功能,快速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和顺利转型。
三、金融保险业“营改增”所面临的困难
1.金融保险行业的增值税内容不够明确
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是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拓展和革新,开展和实施“营改增”成为当前金融保险行业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如何开展“营改增”成为行业内的首要研究议题。首先,作为金融保险行业,对于开展增值税的相关内容不够明确,这是制约金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难题。另外,由于保险行业的种类过于多样化,而相关产业的风险类型各不相同,通用一套“营改增”改革体系无法有效完成行业的改革内容,从而造成金融保险企业发展“营改增”充满挑战和困难。另外,由于传统金融保险行业中存在一定的收益问题,这与保险业中相关金融投资比例以及投资风险等均存在一定的关联,而金融保险业进行金融管理营业税缴纳是按照企业营业增值税的一部分进行缴纳,而其相关的商业投资另外缴纳一部分的金融保险增值税,当国家落实“营改增”制度后,保险行业进行的风险投资管理,其所需要缴纳的税款则全部转化为增值税。与传统缴税形式相比,保险企业只需要缴纳企业营业税,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当“营改增”改革措施落实后,相对于企业不仅需要缴纳营业税,同时还用承担保险风险投资中增值税的部分内容,从而造成金融保险企业其税收比例进一步加剧,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效率,造成保险行业金融领域运行不畅的现象,开展和应用“营改增”内容对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挑战。
2.企业进项抵税内容不清晰
保险金融行业中,相关企业进行必要的商业投资行为,其投资管理中相关金融风险的比重会随着投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结构变化。不少企业利用自身的灵活资金开展相关金融投资,从而间接演变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资金进行兑换的一种方式。传统的金融企业开展金融进项抵税时,可以有效利用企业所投资的金融保险内容作为一种交易手段进行税款抵扣,从而提升企业资金的灵活度,促进企业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营改增”,金融保险企业未来无法直接将金融保险资金进行相应的进项税抵扣,同时还要向国家缴纳灵活性资金,从而实现将企业金融保险投资项目变成了企业的固定资金,同时企业金融保险资金的流动性大大降低,进而会造成金融保险行业的利润率普遍降低,从而造成投资企业金融管理等相关内容存在一定的危险和风险,导致投资企业的生存压力激增。相关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经济损失,会对金融保险的投资比例进一步降低和缩减,造成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动力不足,这种衍生的“蝴蝶效应”,会造成我国金融企业的恶性循环,加剧了环境发展的危机,降低了企业的生存空间。
3.金融兑换标准模糊
全球化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迎来了更加密切的发展浪潮,强化社会经济贸易的范围和数量,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提升。在开展“营改增”措施之前,相关跨国企业进行税收缴纳时,一部分税金是按照国有企业营业税以及企业净收入增值税进行缴纳,另一部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金融税收标准开展营业税的缴纳流程,当实施“营改增”制度后,不少跨国企业其自身的营业税的缴纳比例,虽然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其他增值税却同步提升,而这种现象所导致跨国外企在开展相关金融投资活动时,其外币的兑换比重逐步增加,或者部分企业将外币全部兑换,降低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同时影响我国跨国企业发展相关的金融活动,降低了投资管理的稳定性,加剧了企业的金融风险发生频率。
4.国家金融保险业监管制度协调力度存在一定差距
由于我國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发展速率以及管理策略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在国家层面已经实现“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但是在金融保险监管措施中,依然存在较大部分的监管措施沿用传统的金融监管策略,作为相关金融保险企业,在进行金融保险税务运算时,应该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进行相关内容的二次核算。另外部分金融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对于企业的税收款项的征收方式较为落后,对于金融保险企业的类型、相关税率、征收范围等等方面的内容要进行必要的创新和发展,一成不变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无法与当前日益发展的金融环境相匹配,同时落后的协调力度以及相应的管理方式,造成我国保险金融企业存在一定的发展问题,尤其是按照传统金融保险企业,不同类别、同步税率的征税方式开展相关税收行为,进一步加剧金融保险企业的发展压力,同时部分的税收成本比重已经远远高于购买成本,从而进一步导致金融保险业税后比重的大面积提升,而“营改增”政策的落实,依照当前的发展格局,对于金融保险业纳税,其税收比重未能有效降低,反而造成税收比例的增加。
5.金融保险企业内部财务预算标准性较低
以金融保险业务开展相关的投资活动,是我国金融保险企业运作的主要模式之一,为了进一步降低金融保险企业相关税收的负担比重,以金融保险投资收益作为企业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国家对于企业的征税项目中相关增值税的比重逐步增加,而营业税的比重有所下降。另外不少金融保险企业其投资控制程度有所提升,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税收的发展,部分企业不得不增加灵活资金作为企业税收预算内容,最终导致企业内部财务核算的灵活度逐渐下降。由此可见,通过增值税的征收,不少企业的纯利润收益的税收比重有所增加,而企业的整体利润受到市场、产品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逐步加重。从而增加了企业金融保险投资的风险比例,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相关标准逐步降低。
四、金融保险业“营改增”的路径选择
1.增值税管理多元化
针对金融保险业开展“营改增”的路径探索,首先需要对增值税实施进行多元化的管理思路,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金融行业可以顺利实现企业的“营改增”转型模式,对金融保险行业需要进行更为具体的增值税管理,需要以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因此需要相关保险行业以“营改增”实施为重要的发展思路,开展多种的发展模式,借助金融保险企业的发展路径,实现企业发展的快速转型,同时结合相关金融活动的发展理念,有效利用“营改增”政策的相关规则,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尝试、新选择、新改变[1]。
2.企业进项抵税管理阶梯性划分
开展“营改增”后,金融保险业需要在传统税收模式中,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革和创新,通过“营改增”的实施,金融保险投资等相关内容作为企业税收资金的比重有效降低,同时会导致企业金融保险投资中的相关比重进一步降低,有效缓解当前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的税收压力和资金管控困难等相关问题,通过对“营改增”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对金融保险企业相关金融投资比例进一步调整和管控,同时将投资资金在进项抵税管理中实施阶梯性划分和管理。例如:不少企业内部存在一些特殊费用,如“加油费”“过桥费”等相关交通运输费用,建筑施工中“材料费”“建筑设备采购费”等一系列的费用需要按照项目的实施使用性质开展相关的金融抵税策略,而作为金融保险企业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抵税标准开展相应的抵税策略。受金融保险行业各项业务的投资服务比重逐渐增高,进一步促使金融保险行业的投资效益逐步增加,通过开展“营改增”,为金融保险业的税收制度增加缓冲期,进一步提高金融保险业自我调控能力以及自我适应能力[2]。
3.国家金融管理规范化
国家落实“营改增”政策后,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对于金融货币的管理策略更为规范、科学、正确。同时,“营改增”的有效实施可以鼓励相关大型跨国企业进行金融保险业的金融投资活动,进一步结合我国独有的跨国交易低税率政策,从而推动跨国企业开展国际金融税收制度的目标。例如:相关金融保险业经营企业应该妥善利用跨国企业的优势和特征,利用低税率与金融保险阶梯型进项税款抵值进行相应操作,有效增强金融保险行业在国际货币交易税收体系的重要作用,同时全方位推进我国金融保险行业实现大范围金融保险企业的快速转型,充分发挥“营改增”的税收策略,进而实现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调节作用[3]。
4.协调国家金融保险管理制度
“营改增”的实施,对进一步协调国家金融保险管理制度的实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开展“营改增”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相关较为完善,其中部分金融保险企业的发展水平会逐步升级、优化,同时针对当前金融企业管理等相关内容需要确保相关的管理政策和服务内容与金融保险企业相一致,进一步提升金融保险管理业务的真实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例如,针对金融保险行业,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服务内容需要同步进行、同步发展、同步升级,进而有效缓解地方金融管理与相关企业之间的矛盾冲突,有效释放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压力,强化地方金融管理制度的灵活性,进一步促進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5.企业金融保险复合型管理
金融保险企业开展和实施复合型管理政策,正是进一步适应国家“营改增”经济税收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同时以金融保险企业自身来说,通过自身的发展形势入手,进一步实现复合型管理模式。同时,相关金融服务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内容,对金融保险企业的相关人才开展复合型人才储备策略,充分做好金融保险企业相关的协调事项,进而实现金融保险行业的顺利转型和快速发展。需要强调的是,金融保险企业开展复合型管理模式,需要结合当前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对于未来的发展的重要实行纲要,采用多种模式的管理形式,构建以“营改增”为核心创新发展模式。复合型管理模式,需要金融保险企业投入更为有效的人力、物力,实行更为精准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管理职能和管理体系的有效提升。针对当前金融保险领域即将产生的改革风暴,要提前做好相应的管理策略,实现在体制中、政策中、规章制度中完成相关改革的有效应用。以万全之策构建金融保险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多元化、多样化、多维度的管理思维来实现企业发展的既定目标,推动金融保险领域的常态、稳定、高效发展模式,构建企业强大的发展战略,实现金融保险领域的质的蜕变[4]。
五、金融保险业“营改增”路径选择的原则
“营改增”是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的必要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策略重要瓶颈,如何科学解决“营改增”应用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麻烦是当前我国金融保险业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关键,其中对于“营改增”路径的选择,需要结合我国当前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决心,从而有效推动“营改增”的改革成效,助力我国金融保险企业进一步发展相关的理论谈论和应用实践,从而实现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的有效融合。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企业对于“营改增”的实施较为抗拒,这是企业没有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通过开展相关的路径探析,实现我国金融保险企业在开展税收改革进程中,可以按部就班开展和推进,确保改革的目标与成效符合当前我国的发展国情,从而正确引导金融保险行业“营改增”税收改革的有效发展[5]。
六、金融保险业实施“营改增”的意义
金融保险业开展“营改增”改革措施时,可以实现金融保险领域中相关经济投资渠道的有效转型和科学化发展,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顺利推进和稳定发展,有效实现金融保险业经济运行效果灵活和安全,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形式为引导,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将“营改增”的实践意义进一步夯实,同时探寻更为高效、便捷、理想的发展途径,为我国保险金融行业的转型和升级贡献积极的力量。针对当前我国金融保险企业开展的“营改增”等相关工作,要进行相关信息的有效搜集,同时结合企业环境的发展态势,为未来“营改增”的新探索、新尝试、新发展给予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持。营改增的发展是当前国家金融保险行业的大趋势、大发展、大创新,是需要时间来不断磨练和改善,从而实现金融保险企业的再一次腾飞。
七、结论
综上所述,保险金融行业是我国第三经济产业的重要经济发展来源,在我国实行“营改增”后,对相关金融保险企业的发展可能形成一定的阻碍和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暂时的,是为了更好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保险金融行业的顺利转型,实现我国社会金融保险产业的稳步推进,是构筑具有现代化发达国家的经济建设面貌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朱萌.金融保险业“营改增”面临的难题与路径选择[J].商讯,2019,(25):95+99
[2]于建杰.金融保险业“营改增”面临的难题与应对方式分析[J].纳税,2019,13(14):17+20
[3]赵颖慧,丁飞.金融保险业“营改增”面临的难题与应对方式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5):230~230
[4]郭菁.政策过程视角下的“营改增”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
[5]于学民.浅谈金融保险业“营改增”的难题与路径选择[J].南方企业家,2018,(03):69~69
作者简介:
黄健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无金融风险管理,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