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结构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2020-11-06 02:49徐博文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斜面知识结构结构化

徐博文

结构化教学模式是指在学习环境、材料及程序上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设计,以深化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模式.为保证结构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授课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应加强自主学习,掌握结构化教学模式相关理论,并积极寻找相关的应用策略,保证结构化教学模式优势的充分发挥.

一、重视基础,理清知识结构

高中物理授课中应用结构化教学模式时,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是重要构成部分.授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厘清物理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在其头脑中形成结构化的印象,从而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迅速激活头脑中的知识.

例如,力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尤其加速度在整个力学知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授课中在引导学生厘清力学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应用结构化教学模式时可设计以下问题,要求其分析解答,

以加深学生对加速度的认识与理解: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  ).

A.只有0~2s    B.只有2s~4s

C.0~2s和6s~8sD.0~2s和5s~6s

该题目考查了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情况.根据加速度的几何定义,图像中直线的斜率即为加速度.只要满足斜率为正,速度为正,或斜率为负,速度为负的时间段均满足题意,因此,正确选项为D.

二、做好引导,深化学生理解

应用结构化教学模式开展高中物理授课工作时,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仍是授课的重点.众所周知,高中物理知识点多且抽象,应用结构化教学模式时应制定详细的计划,把握应用的重点.一方面,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形象的比喻与类比,降低其理解难度,使学生把握物理知识内涵,深刻理解物理知识本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不易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可通过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加强训练,使其体会物理知识的具体应用过程,巩固其所学的同时,不断提高应用灵活性.

机械能守恒定律本身并不难记忆,但要想深入理解并非易事,运用结构化教学模式时可围绕以下问题情境,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引导,以加深其理解:将一斜面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同时,在斜面的顶端放置一物体,使其由静止下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斜面机械能不变

C.斜面不对物体做功

D.物体和斜面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分析该问题时学生易受思维定势影响,认为四个选项均正确.授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斜面是否进行了运动,然后不难得出只有AD两项是正确的.

三、加强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高中物理授课中应用结构化教学模式时,不仅要引導学生厘清知识结构,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其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运用已掌握的结构化知识进行解答,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灵活性.一方面,明确高中物理的重难点知识,注重在知识的交汇处设计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注重回顾已做过的习题,分析应用的知识点,找到结构化知识的薄弱点,及时弥补知识漏洞.

例如,万有引力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为使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运用结构化教学模式时,可设计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使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可确保在地球的赤道上任意两点间进行通讯.当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为地球的6.6倍左右,如地球的自转周期减小,仍能使用三颗卫星实现通讯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最小值为.

该题灵活考查了万有引力以及开普勒第三定律相关知识,而且还需要结合相关的几何知识,难度较大.由万有引力可得出T=2πr3GM,可知同步卫星的周期变短,高度必然降低,最低时三颗卫星形成的三角形恰好为地球的外接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不难得出T2≈4h.

综上所述,结构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授课模式,因此中教师应提高认识,自觉学习结构化教学模式相关知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从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理解、解题能力提升等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应用措施,不断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斜面知识结构结构化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