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探究过程,发现数学定理

2020-11-06 04:16毛凯捷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定理探究小学数学

毛凯捷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理解规则概念,获得方法策略,体验思考价值,感受学习愉悦”是根本。小学生对于数学定理的学习是存在一定困难的,教师不能给学生“抛定理”,而应该通过引发数学猜想、聚焦数学思考、开展分层教学的策略引导他们经历数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发现数学定理。基于此背景,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定理;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在数学知识体系中涵盖了诸多数学符号、数学概念、数学定理,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数学本质进行深刻理解。数学定理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是非常关键的内容,教师不能给学生“抛定理”,而应该引导他们经历数学定理的探究过程,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以下,我结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定理的探究过程。

一、引发数学猜想,驱动数学探究

数学猜想是数学探究的基础,同时是数学探究的“动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根据自己原有的数学经验对数学新知进行猜想,但这一种数学猜想是“零星化”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原有经验,为他们提供能够引发更多数学猜想的学习素材,这样,他们就能够在数学猜想的过程中自主提出研究问题,从而产生数学探究的“冲动”。

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呈现这样的问题情境:将一根长度为18厘米的细铁丝折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多少厘米?(每条边长必须取整厘米數。)

生1: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可能都是6厘米。

生2:三条边长的长度也可能是5厘米、6厘米、7厘米。

生3:我觉得可能性很多很多。

生4:我觉得不可能是2厘米、4厘米、12厘米。

生5:3厘米、6厘米、9厘米也不可能。

这样,让学生基于18厘米长的铁丝折成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关系展开猜想,他们便能直观地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很多种可能,但存在一定的规律。由此驱动他们的数学探究。

二、聚焦数学思考,推进探究过程

数学教育的本真在于“思考”,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将数学思考的价值体现出来呢?教师为学生设计具有冲突性的操作活动十分重要,要引导他们围绕原先的数学猜想展开自主探究与反思,从中挖掘数学的本质。

1. 借助“问题”导学,推进操作探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大问题”,把数学探究的任务融合于“大问题”之中。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要通过“大问题”导学推进他们操作探究的进程。

师:老师刚才把你们说的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可能性填到了表格中。(呈现表格。)

师:现在请你们利用学具袋中的细铁丝来折一折,并在学习单中记录你的发现。然后思考:为什么同样是一根铁丝折成三段,有的三条边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条边不可以组成三角形?(学生完成以后,组织反馈。)

生1:通过操作验证,前面两组可以围成三角形,后面两组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2:在三条边中,如果两条边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条边,就不能折成一个三角形。

生3:如果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也不能够围成三角形。

(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如2、4、6)

生4:5+6>7,因此这样的三条边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只有当两边之和超过了第三边时,才符合三角形的构成条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需要理性思维的加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思维逐渐形成。借助这样的操作,能够让学生对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形成深刻认知,经一系列的思考与验证之后,学生才能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更深刻。

2. 创设认知冲突,形成正确结论

小学生在操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数学结论往往是片面化的,此时,教师就要善于为他们创设认知冲突,引发他们的高阶数学思维,以此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数学结论。

师:在第四组折法中6+9>3,这也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呀?为什么折不成三角形?

生1:看起来好像符合要求,但好像也不对。

生2:按照这种计算方法,我发现有好几组线段都满足这种要求。

生3:老师,我好像发现了一些不同,就是我们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时,不能仅仅只关注到随意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而是应该任意两边之和都需要大于第三边。你看,当5+6>7,5+7>6,6+7>5时才可以折成一个三角形,否则就不行。

师:那我们是不是需要完善一下之前得出的结论?

生4: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符合这一条件的三条边才能够构成一个三角形。

师(板书:任意):你还可以借助其他理由,解释一下“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吗?

一些学生画图进行说明:

生5:在上面这个三角形中,可以将A和B之间的距离记为线段AB,点A过点C到点B之间的距离,等同于点A到点B之间的距离,如此我们可以了解一个道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因此,BC+AC>AB。

生6:这样下结论是比较片面的,我们还可以将AC看成是点A到点C之间的距离,点A过点B到点C之间的距离,等同于点A到点C之间的距离,如此我们也可以获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定理,因此AB+BC>AC;而AB+AC>BC。

生7:老师,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明显长于线段距离,可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看来大家对于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一知识点,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但是每次都这样判断,是不是太麻烦了,能否简化该结论呢?

生8: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超过较长的第三边就符合三角形构成规律……

一根铁丝按照不同的方式折叠,能够得出不同的结果,能够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与不能够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产生冲突,以此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但由于该条定理应用起来有点麻烦,因而通过进一步探讨,得出“三角形的最短两边之和必须超出较长的第三边”这一结论。虽然一路看似比较坎坷,但过程是美好的,过程体验也是最重要的。整个过程,从一般到特殊,在课堂上,学生历经的“磨难”越多,意味着他们的思维碰撞次数越多,如此对于加强他们的课堂体验非常有利,教学目标最终也能够顺利实现。

三、开展分层教学,激发探究潜能

學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的思维处于不断变化中,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不同,教师应该给予每一个生命体充分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层次化的教学环节,让课堂上充满了多种声音,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教师需要整合不同的要素,将每一位学生的探究潜能激发出来。

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突破传统教学流程,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给学生提供两根小棒,其中一根长4厘米,另外一根长5厘米,引导学生在这2根小棒的基础上,找到能够搭建三角形的第三根小棒,第三条边最短为(  )厘米,最长为(  )厘米。(取整厘米数)。这样,学生在得出了“三角形的两条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之后,学生的思维又被拉入了一个新的问题中……

生1:假设第三条边最长为5厘米,想4+(    )>5,4+2>5,因此,第三条边最短为2厘米。

生2:假设第三条边最长为5厘米,那么5-4=1,这样,两条短边一样,如此无法拼成三角形,增加1厘米,便符合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于是5-4+1=2厘米。

生3:假设未知数是最长边,那么根据4+5>(    ),得知第三条边最长可以是8厘米。

生4:假设未知数是最长边,那么根据两条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得出4+5=9,减去1厘米就得出最长边为4+5-1=8厘米。

已知两条边的长度求能够构成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不同的学生,其认知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该鼓励不同的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和讨论,这样,就能够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得了深刻的学习体验,在每一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经思考之后,离数学定理的距离越来越近。回归数学本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理解数学学科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对师生互动式课堂进行设计与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勤于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挖掘数学本质内涵的关键,是把握数学思想的关键,也是掌握数学定理的关键。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成为有思维的生命体,让学生懂得如何借助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彰显出数学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定理探究小学数学
J. Liouville定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共定理”及其应用(上)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