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思维打造智慧课堂

2020-11-06 03:28梁春妹邹循东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问题情境创新思维

梁春妹 邹循东

【摘要】本文对全国名师罗鸣亮执教的《口算乘法》一课进行赏析,论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建议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问题情境 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3-0081-02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发展。近日,笔者观看全国名师罗鸣亮执教《口算乘法》一课的教学实录,其精彩的教学过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笔者以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视角,对罗老师的教学片段进行赏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片段一】

师:有一个小朋友,他背乘法口诀也能背到“九九八十一”,不过当他背完口诀之后,产生了一个疑问。

生:什么疑问?

师:大家猜猜看……你们也会有疑问吗?……有疑问的请举手。

【赏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问题情境的創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在教学片段一中,罗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了一个有新意的问题情境—— 一个小朋友对乘法口诀存在疑问。这个问题情境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通过课堂问答,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知识的疑问和困惑,并以此为生长点开展教学,而且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学生希望教师能从自己的疑问出发开展教学,希望教师能帮助自己解决困惑。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他们踊跃举手发言、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此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片段二】

师:为什么乘法口诀只编到9呢?要不要继续往下编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不好?……你想到哪里啦?

生1(露出为难的神色):想到了一半……

师:真好,给她一点掌声,她想了一半,没完全想出来。给你们时间,把你们的想法前后桌讨论一下。说对的,表扬;说错的,也表扬他有举手的勇气。

生2:因为后面编得不顺口,比如“一十得十”“二十得二十”。

师:生2的小组觉得编得不顺口,所以就不继续往下编了,是吧?

生3:太多了。

师:编不完是吧?所以就不编了。

生4:我觉得还能编,只是现阶段对我们来说比较难而已。

师:哦,等长大了再编,是吧?生4说我们现在还小,等长大了再编,有没有道理?

生5:再编下去就太难记了,很难背得出来。

师:生5觉得后面难背就不编了。

生6:口诀一到九是基础,到后面十位数、百位数都可以用得上。

【赏析】

好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植根于心中,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在教学片段二中,罗老师一直在给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他对“想到一半”但没完全想出解答思路的学生给予表扬,同时还强调“说对的,表扬;说错的,也表扬他有举手的勇气”,这句话消除了学生害怕犯错误的心理顾虑。其后课堂上高涨的学习气氛也证明了越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越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同时,罗老师很好地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不断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提出问题“为什么乘法口诀只编到9呢”后,罗老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想法,而是鼓励学生勇敢发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有的认为“不顺口”,有的认为“现在还小,等长大后再编”,有的认为“再编下去会很难记”,有的认为“口诀一到九是基础,后面的数都可以用得上”……带着这些不同的猜想进入后续的探究验证学习中,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口诀编到9就不编了”的真正原因,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可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实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思考

【教学片段三】

师:我们来看看老师带来的卡片。你运算时会用到哪句口诀?这句口诀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说对的,卡片就是你今天的礼物,和同桌悄悄说一说。

(教师出示卡片一)

生1:4个十乘以2等于80。

师:运用了哪句口诀?

生1:二四得八。

(教师出示卡片二)

生2:300×4=1200,因为3×4=12,再加两个0,就等于1200。

师:这里的3表示的意思是……?

生2:3个百。

师:3个百乘以4,有几个百呀?

生2:12个。

师:所以就是……?

生(全体):1200。

师:大家发现整十整百不用编进去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是整百整十呢,要把口诀编进去吗?要不要编21×3?那么怎么口算呢?

生3:63。

师:用到哪两句口诀呀?

生3:二三得六,一三得三。

师:只不过这里的二表示的是……?

生:2个十。

【赏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罗老师围绕教学核心知识,设置了层层递进的习题,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让学生在一步步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认知由量变到质变。

首先,罗老师所布置的习题,学生懂得其算法,但未透彻理解相应的算理,为此,罗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合作,让学生自己说出相应的算理,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果。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其次,罗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乘法口诀为什么编到9就不编了”,先设置整十整百的数乘以一位数的习题,学生在思考和验证之后,清楚整十整百的数乘以一位数是以乘法口诀表里的口诀为基础的,不用再编。之后,再设置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乘以一位数的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推理验证,充分感悟到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乘以一位数同样也是以乘法口诀表里的口诀为基础的,延伸到所有的乘法运算都以乘法口诀表里的口诀为基础。学生在由浅入深的思考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应用意识,培养了创新思维。

总之,在这节课中,罗鸣亮老师以幽默风趣、亲切平和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现存的困惑为生长点开展教学。罗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每一名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对每一名举手发言的学生都给予赞扬。这些教学举措,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习这节课后,学生不仅掌握了口算乘法的相关知识,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并富有创新性。

注:本文系2019年南宁师范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论”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梁春妹(1996— ),女,壮族,广西武鸣人,教育学学士,现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邹循东(1958— ),壮族,广西桂林人,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及教师教育发展研究。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问题情境创新思维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