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韻青
[摘 要]文章依据新课程理念,立足当前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抛锚式教学策略,并借助教学实例加以演示和说明,通过活动型课堂各个环节来达成学习实效:展开话题——创设情境,以锚定位;设计问题——以锚为轴,探究新知;提升能力——合作学习,深入理解;政治认同——迁移总结,情感升华。围绕话题展开的活动型课堂生成了丰富的课堂资源,能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层层深入,使我们的政治课堂焕发活力,增强了政治教学的生命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抛锚式教学;活动型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8-0060-03
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有效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呢?这一问题是我们每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面对且急需解决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通过体现实践性特征的活动型课堂抛锚式教学来达成。
一、抛锚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内涵
(一)理论依据:教学理论融入建构主义
抛锚式教学中的建构主义具备四大核心要素,分别是对话模式、情境构建、合作意识以及意义建构,其教学实践的主体为学生。高中政治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的传統教学思维已经不再适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建构主义的首个核心要素为对话模式,即让学生自主思考后,通过小组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探讨;其次是情境构建,即教师结合生活现象,合理构建实践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是合作意识,它是教学过程的必要准备,贯穿于其他三大核心要素中;最后是意义建构,这是四大核心要素中的综合表达方式,即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前提下,教师结合社会现象进行教学内容的构建,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充当指引者,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提供解决意见,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对客体的认识能力和利用能力,达到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在整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二)政策遵循: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抛锚式教学策略研究”的指导性文件。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于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反作用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教学理念的一致性:以学生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方针
抛锚式教学强调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是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在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一基础上开展。其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模式良性循环的前提,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原有的知识体系等,在建构主义的核心要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目标达成的系统性:贯通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即运用知识技能并结合情感态度等,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大作用,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升华自己的价值理念体系。
3.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抛锚式教学通过情境构建等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生情感共鸣,提升思维的认知水平,顺利地完成问题的分析与知识体系的构建等教学环节,为实现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典例:省级公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本文通过对经济生活(必修2)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设计了一节活动型课堂。在省级公开课中采取抛锚式教学,为该教学模式融入高中思政治课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实例,也为高中政治教师开展抛锚式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问题导向型活动课堂提供了实际可操作的范例,对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该案例具有典型性——化抽象为直观
该案例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知识,通过分析案例,能够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感知和理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等原本较为抽象的经济理论、概念,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该案例具有冲突性——让学生在“两难”中领悟
该案例以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能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在“谁来建交通?怎样建交通”的思想碰撞中有所领悟,加深对“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3.该案例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感觉政治就在身边
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但通过抛锚式教学,整个课堂环节操作不仅能服务于教学目标与教材意图,更能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时代特色,使学生乐于接受,感到经济理论和政治知识就在生活中。
(四)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抛锚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以锚定位
选取政治教学材料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真实感悟,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有所触动从而用心去感悟。
课堂活动——绍兴交通我来荐(现实篇)
教师引导学生对绍兴古城旅游特色进行介绍,然后请学生为教师的绍兴之旅推荐路线和交通工具。教师根据学生的推荐进行归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
提出问题:谁在支持这些交通工具的发展?
学生在探究不同交通工具的产生与发展中认识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本案例中,笔者预设了生活情境“谁支持这些交通工具的发展?”这一引线,“交通建设”的话题就是本节课准备抛出去的“锚”,这个“锚”将会随着序列问题这条“绳”,使课堂慢慢深入。这一事例很贴近生活,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政治生活、提升政治素养。
2.以锚为轴,探究新知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中,课堂问题序列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效的问题序列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进行层层剖析的欲望。不同类型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思考,还能锻炼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
问题序列——绍兴交通我畅想(筑梦篇)
问题一:大胆畅想你们心中未来理想的绍兴交通会有哪些大发展?
在学生畅想理想的交通工具后,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建议进行适当分类,这就为接下来深入分析经济制度做好了铺垫。
问题二:为了实现我们心中未来绍兴交通的梦想,我们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问题三:各代表选择该投资项目的优势是什么?其他投资商的劣势又在哪里?
高中政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大多数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生活实践能力,牢牢把握住学习目标,合理设计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前后彼此关联的序列问题。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准确地发现学生的发展潜力,结合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课本知识,并懂得学以致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3.合作学习,深入理解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课程,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上更是主张通过议题引入、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通过抛锚式教学,构建良好的实践环境,提高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理论运用水平。
活动学习——绍兴交通我建设“圆梦篇”
探究活动:学生分为四大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代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然后结合学案,就绍兴高铁建设项目进行招投标活动。首先,教师对角色扮演提出扮演要求和竞争规则。其次,教师提出设问:各代表选择该投资项目的优势是什么?其他投资商的劣势又在哪里?
教师根据通过各代表的发言,及时捕捉信息:①从各自优势的阐述中让学生体会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特点;②能准确地区别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③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我国当前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措施。
上述案例中,教师选择“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在相互合作中彼此交谈、倾听、解释、思考,在观点的碰撞与验证中,敢于“质疑”,学会相关知识。
4.迁移总结,情感升华
在课程的总结和评价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探究成果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以及采用抛锚式教学的课堂情况,然后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更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生活逻辑转变为知识逻辑,这就实现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学生若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能够将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发挥知识的使用价值,就实现了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学生内化的过程,第二次飞跃则是外化为自觉行为表现的过程,两次飞跃都在积累情感因素,并实现情感升华。
政治认同——绍兴交通我建设(畅想篇)
教师用视频引领学生感受我国近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然后让四大代表上台齐声喧读: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创辉煌。这就让学生提升了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同感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小组完成课后调查表后,对家乡部分企业进行分类,并提出自己的发展建议。
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总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提高,最后实现课程目标。
二、思考与体会
(一)收获
1.推进“活动型课堂”,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在实践操作与课例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发现抛锚式教学模式能够与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理念相契合。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即重视对合理化情境的建设,根据内外需求,建立适合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境模式,以提升教学效率。
2.尊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发展规律,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在“学习——实践”这一循环过程中实现了创造水平的提升。教师则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适当地给予改进建议等,并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困难
当前抛锚式教学在政治课堂中实施还存在着一定困难,如政治教师现有的能力还不能对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高效利用;许多课堂生成资源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等。今后我们应通过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树立教学研究意识等举措,使政治課堂焕发无穷魅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黄磊.高校思政课“抛锚式”教学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2):110-111.
[2]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