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宝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选入了昌耀的一首题为《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诗歌。这首诗是昌耀早期的佳作,是一种冷静的思考中充满“爆发力”的作品。它不同于前期的代表作长诗《凶年逸稿》充满对时代的悲鸣,但不可否认与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或许可以从两首诗歌的起首部分发现若干端倪。
“我喜欢望山。/席坐山脚,望山良久良久/而蓦然心猿意马。/我喜欢在峻峭的崖岸背手徘徊复徘徊,/而蓦然被茫无头绪的印象或说不透的原由/深深苦恼。”(《凶年逸稿》)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惊异于薄壁那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峨日朵雪峰之侧》)
可以看出,《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写作,从起点上讲是对《凶年逸稿》的继承。从《凶年逸稿》的仰望和徘徊,到《峨日朵雪峰之侧》“征服的高度”,诗中所创造的形象在行动和心理上都有一个上升和递进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峨日朵雪峰之侧》在一开始就表明“我”的状态。这种“征服”是“望山良久良久”“徘徊复徘徊”后的征服,是抛弃或者说逾越了“凶年”的生命的提升,是“将无畏的生命质态定格为昂扬,从而表现出生命特有的拼搏、抗争、创造、进取的特性”的彰显。《峨日朵雪峰之侧》勾划出一个坚韧抗争的征服者形象,彰显出让人惊叹的生命强力,以及诗中隐藏的“高原情结”,让我们更加深切而清晰地认识到昌耀的生命处境和内心渴望。
一、坚韧抗争的征服者
对于攀登者而言,“征服的高度”是其生命状态的一种显示,也是其“征服力”的印证。《峨日朵雪峰之侧》首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从“征服”入手,却又不高调宣扬自己的“征服力”,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态度表达“我”的征服。“此刻仅能”这一时间和程度的限定,表明“我”此时的“攀援”状态——在奋力征服,虽然体力有限,但并没有放弃。如果仅仅从“攀援山峰”这个角度来讲,这种开头的定调就显得“近乎懦弱”,而“征服”并非简单的“攀援”,内在的感情意蕴昭示着力量的方向以及信念和毅力。因为面对继续“征服的高度”,“我”还发现了更为“惊异”的让人惊心动魄的壮观景象——“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在“我”停止征服之后,目光偶然所见的奇丽景观就是“我”的征服的最好记录。没有前面竭尽全力地征服,自然无法看到这些壮观的异景。同时,诗句在叙写角度上发生了转化:由“我”的状态转入“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太阳”。甚至可以这样认为,这个“太阳”本就是“我”的写照,我“攀援”在山峰之间与“太阳”跃入山海是多么的相似,都在“薄壁那边”彷徨在引力无穷的境界。
从后面的叙写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我”的“征服”一直在进行。无论是“石砾不时滑坡”“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还是“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與我为伍”,无论是面临恐惧深渊,自身伤残,还是内心需要强力的支持等,都集中指向“征服”这一赋予情感的攀援行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其实是“我”——一个不懈的征服者。“我”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坚韧和抗争,构成了整首诗高昂的主题。即便与“我”为伍的是“锈蚀的岩壁”上“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但“我”并未因此放弃“征服”,而是暂时的停留——在“征服”中“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显而易见,“我”的征服并非痛苦而无能为力的,是在自然中承受自然给予的一切,“峨日朵雪峰”的“征服史”或许就是诗人生活命运的“抗争史”。
诗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小心”。“我”为何“小心地探出前额”?表面上看,是“我”征服山峰过程中表现出的紧张、恐惧,是从内心发出的对这样的“征服”的不自信,也是身在“薄壁”上本来的状态。而实际上,昌耀的这种“小心”是其“卑微感”的外化。以及后面出现的“小得可怜的蜘蛛”这一意象,也是类似原由。这与昌耀一贯的抒写是统一的——以卑微的姿态来贴近自然,抗争命运。正如唐晓渡所言:“姿态越低的,越接近大地,越接近事物之根;最大的空间和纵深,恰恰属于那些姿态最低的人。”在宏大的抗争历程当中,对命运的担忧感的存在毋庸置疑。“小心”在诗内是“攀援”的谨慎,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尝试寻找希望的真实写照。诗人用“诗”来冲破困境,“壮丽景观”是生命的一种畅想,“小心翼翼”的探索才可能“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
二、生命强力的彰显
“征服”本来就是一种力量的彰显,“我”的征服历程也是生命力量彰显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力量的强弱决定了征服的高度。在《峨日朵雪峰之侧》中,“我”是把征服对象当做对手或敌人来看待的,这种“力量”自然就蕴含着某种希望和愿景。从过程上看,“我”的征服并非平坦而一帆风顺的;从结局上看,“我”的征服让“我”感受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岩壁上那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并非“我”心中期盼的“力量的化身”,因为“我”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因此,“我”的生命强力的一个显著体现就是特定意象的选择。“雄鹰”和“雪豹”是众所认同的“力量的象征”,特别是“鹰”,在昌耀诗歌里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鹰,鼓着铅色的风/从冰山的峰顶起飞/寒冷,自翼鼓上抖落。”(《鹰·雪·牧人》)“风是鹰的母亲/鹰是风的宠儿。”《凶年逸稿》)“老鹰的掠影/像一片飘来的阔叶。”(《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意象是作者精心挑选出来,以表现自身思想的载体。”昌耀对“鹰”意象的喜爱,刨根究底,是对西部高原的爱。显然,西部高原的粗犷和野性,助长了昌耀的对命运抗争的生命力量,而始终无法摆脱的“卑微感”,促使他在诗歌中对“力量型”意象的钟爱。
《峨日朵雪峰之侧》中,太阳、山海、深渊、军旅、铆钉、巨石、罅隙、雄鹰、雪豹等意象,不是在昌耀诗歌中才成为广阔、雄壮、力量的代名词,而是在昌耀手中才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抗争的生命强力。“跃入”“嚣鸣”“喊杀”“揳入”“撕裂”等动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全一片战争场面,是在“决战”,在“发起总攻”。“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惨烈的场面让我们惊叹,如同用生命在战斗。昌耀在这首诗中对意象和动词的选择,以及语言的构造和安排,显然“用心良苦”。一个契而不舍、时刻面临死亡、不遗余力地与“山崖”进行“较量”的进击者形象跃然纸上,这不仅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生命意志的考验。
“我”向上的、强大的生命力不可否认,但在自然面前,仍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诗歌首尾呼应:“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的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在这个攀援、征服、抗争的过程,“渺小”或许就是“我”最后的结局,而这个结局并不是“我”对自然的绝对“臣服”,而是“我”在抗争后的反思,是对生命和自然的新的认同。
三、隐于心底的高原情结
英国学者迈克·克朗认为,应该把地理景观当做可以解读的文本。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虽然没有地理景观的大篇幅描摹,但他选取的一些高原意象,凝结着他对高原特殊的感情。“薄壁”“雪峰”“山海”“巨石”“罅隙”“岩壁”等词语连接起来的诗句,蕴含着昌耀隐在心底而无法超越的“高原情结”。《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高原景观并非直接描摹,而作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触及上述词语构成的意境,自然会调动思维去想象,这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独有的魅力。昌耀的诗歌尤为突出。雪峰、山海、岩壁,是高原景象中最为辽阔和壮观的自然景象,显示出自有的高度、广度、厚度。而昌耀把“我”以生命强力的征服融入“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中,营造出场面感和力量感。无论是薄壁那边彷徨许久的太阳,还是巨石罅隙,以及锈蚀的岩壁,这些壮丽景象一直盘踞在昌耀的心中,只是借这次“攀援”把对高原爱的情感传递给旁人(读者)。
“高原情结”的产生,与一个人生存环境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他对高原的崇拜。高原地形的特点与厚重、力量、毅力等精神要素在特定境遇下自然會发生联系,作为“高原之子”的昌耀,他的“征服”就是在这种“高原情结”驱使下的尝试。“雄鹰”“雪豹”是他想象中的化身,而面对现实,却又能以平静的状态“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这似乎与高原的辽阔无垠带给昌耀心灵的慰藉有着莫大的关系。从《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来看,“我”对峨日朵雪峰的“征服”意志,以及“我”对高原的征服过程中所显示的生命强力是昌耀与命运抗争中的意志和毅力、憧憬和希望的外显,也是昌耀“高原情结”的体现。
评论家燎原在《昌耀评传》中说,《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是昌耀流放生涯中生命和精神处境最典型的象征。”昌耀在困境中寻找突围,“攀援”是其精神力量的象征性写照,高原的精神内涵和他生命的精神力量,构成他“突围”的关键要素。《峨日朵雪峰之侧》是昌耀以自己擅长的文学体裁,高吟出的一曲荡气回肠、充满生命力量的征服者之歌。
[作者通联: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