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新思路

2020-11-06 07:24何晶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基地机制院校

何晶

当前,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提高学生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是新形势下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由于科研能力较弱、创新创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创业师资匮乏、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如何建设适合本校发展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强化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明确创新创业意愿、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国务院发布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高职院校也积极探索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但依旧面临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师资资源匮乏、创新创业意识观念不强、创新创业孵化机制欠缺等问题。

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立减少了学生的创业投资成本,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办公场所及创业所需的办公设备等硬件设施;同时为降低学生创业的盲目性和风险性,积极吸纳创业专家和老师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如此,积极吸纳引进创业企业进驻校内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实践的真实体验,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二)研究意义

1.实际意义

有利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功能的发挥,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机制,将孵化基地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捋顺,职责清晰化,形成管理上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形成高质量创新项目和创新企业的成功孵化,从而有利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功能的发挥。

2.理论意义

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托,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关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研究多是集中在概念、分类、功能以及建设等方面,在整体管理机制构建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本课题提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为出发点,参考对现有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构建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布局特色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机制。这一成果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三)制约因素

1.缺乏创新创业实践

国外研究中强调孵化器是整合社会资源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和培养创业企业与企业家的服务机构。政府、学校、社会机构参与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器的建设、运营和监督,在平衡利益基础上,保障孵化器的正常运作,实现多方共赢。国内学者杨兰也提出,高职院校建立创业园需要建立企业型的运行模式、多元化的竞争机制、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合理的管理办法。但在实际的创业实践中,如何平衡多方利益,保障创新创业基地的有效运行,还缺乏整合资源的平台和成熟的创业合作方式,部分理论还存在纸上谈兵的情况。

2.师资资源匮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薄弱且混杂,辅导员、行政部门人员、思政课教师都兼任创新创业导师。虽然近几年,专业课教师大范围指导创新创业实践,但创业教育的体系依旧没有建立,教育层次较为单一,仍停留在就业指导和项目本身上。指导也更多以固有经验作为支撑,缺乏有实际创业经验的老师,缺乏对创新创业前沿的敏锐思考和把握。

在创新创业相关教学中,教师缺乏和学生的直接互动、与企业的直接互动、与社会的直接互动,没有真正将学生在课外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所接触的内容同创新创业有机融合。学校紧跟教育部、团中央举办“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多单纯以参与比赛获奖为目的,学生对于创新有思路和想法,但对于前期的考察和调研却少之又少,导致项目大多不符合创业实际,很难推广和落地。

3.创新创业意识观念不强

传统教育下的教师和学生普遍缺乏对社会发展创新前沿的深刻把握,创新創业观念缺乏、思维体系单一,很难抓住有效时机,有选择性和能动性地全面指导和开展创业活动,往往存在被动选择和接受的情况发生。创新创业思维、胆识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开辟了更广阔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在打基础的时间段,学生缺乏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本质认知,教师则把目光放在短期目标的实现上,缺乏指导学生了解创业利弊、掌握创业的方式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创业冲动,对未来的自身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4.创新创业孵化机制欠缺

创新创业孵化机制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管理队伍建设机制、文化服务建设机制、成果协调转化机制、成果展示宣传机制、资源合作整合机制、营销推广机制、培训激励机制、入驻项目筛选机制、项目落地机制等机制建设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孵化基地建设和使用的成效。但在创新创业基地的实际运营中,高职院校往往考虑得不够长远,基地建立作为运营的起点无可厚非,但投入和生存发展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能否和学校优势专业发展相结合,解决部分学生就业和创业问题;是否使企业为孵化基地提供技术支持、管理支持、售后保障等,都依托于完善的机制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孵化规模不足、项目分布不均、自身生存能力不足,都严重影响了基地的长远发展。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构建思路

高职院校本身科研较为薄弱,学生知识储备较差,依托于地方政府或行业、企业的资源较少,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对校内的创新创业孵化器的投入较少,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帮助较少。因此,依靠外界投入资源,为校内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融资、市场、技术等各项服务就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为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资源配置,以保证孵化基地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

完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政策法规体系,政府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应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根据高校群体的实际明确优惠政策体系,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重要基础性保障。制定科技奖励政策及科技发展规划,推动产教融合,健全机制体制建设,支持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及社会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形成分工协作、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加强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鼓励高职院校成立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完善创业市场激励机制,并勇于融入区域市场,形成更广泛合作。同时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为多方利益提供保障。

(二)企业

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人力资源的优势,借助国家在产教融合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利用企业优势完成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生产实训基地的融合对接。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需要前期的资金供给和补充,社会风险机构可加入项目中,解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启动及运营资金问题,同时提供各项社会资源直接对接项目运作,如提供创业指导、市场及技术开发、运营管理等服务,为项目保驾护航。其他企业也可提供相关配套资源及设备共享,通过对接产品、采购订单、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相关支持和保障。风险投资机构则能通过向创业公司进行资金支持和金融保障,为创业工作初创阶段提供关键支持。

(三)学校

高职院校校内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根据所需服务的群体及实际操作内容设立不同的部门。服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创业项目提供经营场所及服务,并根据项目的经营阶段即经营情况给与不同的收费标准,初创阶段可提供免费场地,成长阶段则可适当提供优惠场地,经营优良则按照实际情况收取费用。

技术部门提供项目申报、调研、咨询等服务。市场部门提供市场调研、开拓、咨询等服务。后勤保障部门则提供创业培训、人员招聘及各项日常服务等,为创业项目的持续运行提供保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基础和保障。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平台发挥学科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渗入教学各个环节,依托专业设置挖掘优秀人才,在参与创业教育中,使产业、行业和企业成为技能实践的主体,不仅专注基地的孵化功能,通过在资金、设备、专家等方面给予创新创业活动支持,校企可共同打造專业孵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广阔空间。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平台,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整体运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当下创新创业氛围的日益浓厚,从政府、高校、社会层面给与政策保障、资源支撑、智力扶持、多元服务等,针对青年创新创业工作探索新思路,完善新机制,以提升高职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为最终目标,协调内外资源、整合企业优势、带动社会支持,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提供更多保障。

(本文作者简介: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行政管理。基金项目:陕西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院级教科研项目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运行机制研究——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20YX012)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基地机制院校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我的基地我的连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