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生年龄偏小,身心处于发展中,尤其心理方面倾向于模仿,教师应紧抓学生身心特征培养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朝着正确方向不断过渡。同时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受年龄和性格等因素影响,普遍不喜教师频繁说教,那么融入综合实践活动则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素质和行为修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此,文章从多方面分析,在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德育途径,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渗透,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综合实践活动题材丰富,涉及学生生活与学习点点滴滴,借助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德育能有效满足现代教育对学生提出的智育与德育并存发展的需求,一定程度也能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 引入德育理念,优化综合实践活动
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应积极引入德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知识。从实际教学中得知,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观念落后等情况,无疑不利于德育活动开展。具体从多方面加以改善,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因为观念在一定程度决定采取哪些工作方式,那么引入德育工作理念势在必行。尤其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应封闭式工作转为开放式工作,将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不仅要在学校和课堂中为学生传播德育知识,还要通过跨校互助、社会调查分析、社会实践等等多种渠道让学生体验德育。同时还要善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积极进取精神、道德情操、政治观点、平等和谐竞争思想、价值理念、适应社会等所需的心理素质,使个性和共性达到相统一,换言之在共性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完善个性中促进共性,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未来社会极力需求积极向上、努力拼搏以及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兼具的人才,必要时还需将社会价值联系个人价值,使学生成为现代道德素质与传统文化理念相统一的新时代个体。
与此同时,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在渗透德育时自身应具备创新和主动精神,不应被动跟着时代发展趋势改变教学方式,甚至可尝试依据社会发展前端渗透德育内容,积极主动承担学生素质发展重任,摆正智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重视通过传统文化影响学生,促使学生文化技能和道德素质兼具的人才,实现真正意义层面健康成长。当前德育也面临多元文化冲击,和综合实践活动相融恰可解决这一现象,但无论采取哪种措施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由此一来才能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突破口。除了上述从封闭式教学理念转为开放式教学理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思想观念还需从“教会学生顺从”转为“学会多元选择”当前大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从整体角度看则是一种教会学生顺从模式,无论教育者还是学生家长都普遍希望培养出“乖孩子”,正因如此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作用,更没有允许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多种道德取向,这种理念下培养出的学生基本缺少创新意识、主动性与独立思想,更缺少积极进取精神与自律自主能力,一旦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直接回避问题,长此以往就形成循规蹈矩和盲目从众的思想行为现状。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并应用于实践当中,促使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多元选择。此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思想观念方面还需从他律转为自律,其中他律即个体未经自身理性思考或被迫接受各种规则。自律即主体经理性思考后自愿做出的各种选择,即使没有他人或社会监督依旧能坚守社会道德标准规范,时刻保持冷静的心态。小学生在蓬勃发展的信息时代下可从多种渠道快速获取信息,其思想和行为拥有较大空间,进而释放和满足自我发展需求。因而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学会尊重学生,将学生当作独立自主的存在,才能促使学生从本质层面学会自律。
二、 合理设置主题,激发学习参与兴趣
当学生进入小学学习后,对其德育教育已经展开,当学生熟悉教师设置的一日活动后,教师在无形中松懈常规教育,以至于学生思想和行为出现非稳定情况,因而需要教师合理选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最大限度促进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创设学生熟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例如,在“丰富的业余生活”主题活动中,教材中提到可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课余我当家”“学做简单的家常菜”“健康的业余”活动等。上述主题活动均是渗透德育知识的良好途径。当学生处于熟悉的环境中才会放下心中戒备、胆怯,主动且大胆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并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在“社会公益活动”主题,教师可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并帮助对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基本所有小学生家中都有爷爷、奶奶等老人,上述主题活动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修养。与此同时该活动还能让学生了解雷锋精神,形成“无私奉献”等优良品质,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做人准则,关爱老年人与社会。当学生来到敬老院,先为老人献上精心准备的节目,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博得老人一片欢声笑语,也赢了阵阵掌声,脸上都洋溢着开心温暖的笑容。表演结束后有的学生围坐在老人身旁陪对方聊天,询问其生活和身体情况,老人会温和耐心地讲述他们的故事,有的学生则帮助老人打扫住所、捶背、剪指甲、梳头,最后将带来的慰问品分发给老人。上述主题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社会的善意与温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心灵,使其全方位接触和体验社会,强化“尊老敬老”等传统美德意识。
其次,教师可创设学生十分好奇的主题。小学生年龄偏小,接触场所范围也相对较少,有很多事物很少接触,但学生却十分喜欢模仿成年人说话的语气和行为,内心以普遍渴望了解成年人社会行为,因而创设全新实践活动主题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学生需求。例如,在“课余我当家”活动中,一般小学生家庭都是爸爸妈妈当家,学生十分好奇这种行为。对此,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可联系家长,由于家长和学生年龄、思想观念不同,在习惯养成方面不可避免会存在差异,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也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家长可选择周末让学生负责管理家庭一切开销,如外出聚餐、超市购物等,要求给予的金额能购买当天家中所需物品。通过此方式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父母赚钱的不易,即使管家则要兼顾多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开销得当,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当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不易后学会合理消费,养成节约生活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理解父母,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事实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多内容与小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更是個体朝着社会转变时所需的行为规范与常识,教师在选择活动主题和设置活动目标时应坚持明确易懂原则,符合现代德育提出的务实和开放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完善自我动力。
三、 营造良好环境,增强学生道德素质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并非单纯语言说教就可实现预期教育目标,重点在于借助实践活动从本质层面熏陶和感染学生。相关教育者曾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上述理论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产生的重要影响,其中良好的环境必然能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此,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渗透到德育知识时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實践活动。
首先,定期开展社团活动。社团并非只存在于大学,当前很多小学都相继成立如武术社、合唱团、舞蹈团、绘画等各种社团,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例如,绘画社则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组织“孝道”绘画主题大赛,合唱团则在国庆节来临之际组织“我爱祖国”等主题比赛,参与比赛活动的学生均能深刻领悟和体验优良传统文化特有的内涵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养和综合品质。与此同时开展社团活动能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在校园学习中也会在无形中受到德育知识熏陶,自觉规范行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其次,开展特别节日活动。教师可借助传统节日组织相关实践主题活动,例如在清明节,教师可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为革命先烈扫墓,在此过程中了解革命先烈为祖国浴血奋战的事迹,学习革命先烈为祖国舍身忘我的伟大情怀。或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祭奠著名爱国诗人屈原,了解和学习屈原立志报国和胸怀大志的精神,激发学生潜在的爱国主义情感。
此外,还要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虽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那么教师则是课堂教学主导者与组织者,更是传播德育知识的关键所在。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还要具备为学生传授德育知识等基本技能,因而需要全面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综合素质。各个小学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和响应教育部门号召,从多方面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德育知识等讲座或学习活动,有效丰富教师德育知识内容并建立扎实且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从而更好地付诸课堂实践。与此同时学校还需强化对教师管理,因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扮演引导者与组织者角色,自身还具有一定的表率作用,需从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方面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尤其小学生年龄偏小,身心处于发展状态,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只有做好自身范围内的事情,才能真正发挥榜样作用。学校除了要对教师实施全面管理,还需督促教师时刻规范自身言行,强化责任感与为人师表意识,由此一来才能更好地在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德知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质量。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也相继引入德育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动作操作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应善用社会和自然资源等德育元素,全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月红.在活动中收获在实践中成长:浅谈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J].小学教学研究,2019(7):25-27.
[2]王棉端.试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融合实施的意义与价值[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8(7):76-77.
作者简介:林小玲,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