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高效课堂建设为例谈农村中学新课改的出路问题

2020-11-06 04:49赵建玉
考试周刊 2020年83期

摘 要:在新课改形势下,农村中学历史课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文章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了影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课改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课改的出路问题。

关键词:反思教改实践;历史课教学现状;影响课改的因素;改革的出路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诸多影响改革进程和质量的因素中,“课堂实效性”问题成为最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学校因传统、地域、资源、师资等影响,在提高“课堂实效”推动新课程改革方面更为艰难。笔者作为农村学校教学工作的践行者,在经常性课堂观摩、交流中,看到大多教师一方面在努力尝试各种新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教学实效目标却远远没有达到,导致新课改进程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只有追根溯源找到问题所在,立足学校实际采取对策,才能实现教学改革质的突破。现以笔者担任的历史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 农村中学历史课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新课程改革已是硕果累累,教育比较好地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证明新课程改革之路是可行的,前景是广阔的。我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和教育落后地区,紧随全国新课改的步伐,从2010年起加入其中。回顾我县新课改,经历了不辞劳苦,外出观摩学习,热情高涨;不计代价,推广应用,全体参与;不满效果,悄然回归原位,信心动摇。就我县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先后采用过诸如“精讲多练教学模式”“兵教兵教学模式”“跨越式教学模式”等等,形异而质类。新课改理论下,无论什么教学模式,都要求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具体每节课上的指标是:目标达成正确率95%以上;进而体现在每个学段上学生对该学科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会到会、从不主动到主动、从不满意到满意,达成学段教学目标。历史学科是研究社会与社会发展、总结社会变化与运行规律的人文科学,其信息量大,头绪繁多,综合性、时空概念强,思维方式独特,相对而言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难度更大。

反思自己和众多历史学科同行10多年的教改实践,我们的课堂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只重视教材内容的灌输,而忽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生课堂活动的设计;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自主有效地学;只重视教材基本知识,而忽视了必要的延伸;只重视粗浅的基础认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深化理解;只重视课堂时间的控制,而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实效;只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经不起检验的课改是不成功的,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改革进程遇到瓶颈,学生厌学,家长质疑,学业水平测试仍呈“正态曲线”,更难谈三维目标的落实。

二、 影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课改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被动接受新课改理念

随着“两基”验收工作的结束,我县农村中学办学硬件条件大大改善,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农村中学师资紧缺、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严重。教师无培训上岗、多学科授课、超量授课者比比皆是。造成教师无时间、无精力系统学习新课改理论,不能完整深刻理解新课改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更不能用新课改理论支撑自己的教学实践。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新课改理论培训只能让教师形成“点”的认识,不能形成“线”和“面”认识。历史课在农村中学往往被认为是“副科”,常常被搭配给“主课”去兼任,教师很难去专注于历史学科新课改系统学习。

(二)简单模仿外校“课堂教学模式”

经济、教育落后地区开展新课改工作基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无可置疑,这种“拿来主义”做法,对教师迅速进入课改模式是有帮助的。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简单模仿必然难以继续。“走出去”——众所周知的几个东部经济、教育相对发达地区的课改名校,走马观花式的观摩学习;“请进来”——成堆的文字、图像材料,往往见不到真正的课改专家,更别说请来专家学者。众多县内农村学校“历史课堂”展示活动,总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受,产生这是教师的“表演课”还是学生的“表演课”的疑问。这些课看似环节齐全,时间准确,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第一,学案设计简单肤浅,就是给教材加了“问号”;第二,学生交流探讨走过场,答案唯一且“预知”;第三,学习成果展示可有可无,只是课本的简单复述。长此以往,教师教的无力,学生学的无心,课堂的高效就落不到实处。

(三)县情乡情对新课改制约

我县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教育发展滞后,200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通过“两基”验收。多数学生的父母只完成小学或初中学业,其文化素养和家庭教育意识不强,缺乏对学生教育的主动意识,对子女学习教育帮助不大。边远农村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限制,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文化基礎设施薄弱,身边缺乏文化名人熏陶感染,农村几乎没有可供体验感受的历史文化旧址遗迹,所以文化底蕴浅薄也影响到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效果。

(四)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存在的教育人事制度、教育评估及教师考核与奖惩政策导向偏差,教育者受利益驱动使教育功利化,追求教育唯分数、升学率而促使教师教学方法惯性单一。长期以来,农村学校习惯把国家设置开设的课程分为两类:语文、数学、英语为大科目或主课;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为小科目或副课,所以作为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相对狭窄。

(五)教师个人专业能力不足

前述诸多原因造成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方面的不足。第一,是专业知识储备以“广”“博”见长,而“专”“精”不足;第二,是处理事务性工作能力强,而从事理论性研究性工作能力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合理整合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等,都依赖于教师广博专精的专业知识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历史老师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觉:课前准备感觉很好,课中感觉组织环节、结构单一、呆板、死气沉沉;语言表达呆板生硬,不够鲜活明快;讲授方法生硬、传统、呆板、单一,课后又感觉失败沮丧。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根源就是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

三、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出路

(一)以县域为单位,三级联动,创设新课程改革的良好环境

新课程改革是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离不开整个社会全员参与。地方政府要拿出“脱贫攻坚”工作同样的责任和担当,宣传、动员全社会关注、参与新课改工作,为新课改工作提供充足资金、物资、教学硬件设施。校长、教师要勇于承担新课改的“主导”责任,结合学校实际,对新课改的全局进行决策;要依据新课程理念着力丰富校园文化氛围,为新课改工作营造良好的“小环境”。社会、家长要作为新课改工作的支撑面,给学校工作以全力支持。

(二)真正理解新课改的内涵和外延,走出新课改的坚实步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总结新课改先进地区学校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少走弯路,稳步推进为目标,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新课改规划,第一步:理论先行,专家引领,实践探索,形成点线;第二步:实践先行,制度引领,经验推广,形成体系。要实现新课改目标,教育管理者要首先全面准确理解新课改理念,规范教育管理行为,在学习培训、教育评价方面平等对待所有教师,特别是给予所谓“副科”教师以更多的关注;广大教师要坚定新课改不能停,即使有迷茫、有困难也要坚持前行。

(三)着力打造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队伍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紧密配合,执行好国家有关教师管理政策法规,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地位,激发教师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多方举措解决农村中学教师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很不合理的状况,增强教师队伍的工作活力和创造力。学校要平等对待国家在农村学校设置开设的各个课程,着力培育本校特色课程。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政策保障。开展“师徒带教”“专家带教”“住校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做到“一师一策”有针对性的高效培训。发挥好“名师”“首席教师”的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名师”“首席教师”的评价体系。

(四)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我县“两基”验收工作的结束,农村中学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得到根本改变,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梦想”已成现实。但怎样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屏幕上”,需要教师熟练掌握便捷操控、信息采集、教学方案设计及反馈检测方法。为此学校要建立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培训机制,引领教师实现主动持续发展。创设“学—研—做—创”一体化培训模式,坚持全员性、全程性培训为主,个性、问题性培训为辅。强化培训管理和评价措施,目的是要让培训内化为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淀,外化为高效的课堂组织,从而使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新课改工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我县为适应教育改革需要,已在新课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农村中学新课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九个要求”,增强责任和担当,坚持不懈地做好新课改工作。

参考文献:

[1]2000年8月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2]李绍庆.当前西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之我見[J].甘肃科技,2014(3):71-72.

作者简介:

赵建玉,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