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兰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人民医院,山西 朔州036800)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脑组织坏死,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脑梗死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2]。中医认为,脑梗死属于脉络瘀阻、气虚血滞证,患者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眼斜及肢体麻木等临床表现为主,其致病原因与风、火、瘀、痰等因素相关,因此治疗该病应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3]。健脾补肾活血方是治疗脾肾两虚型脑梗死的经验方,具有祛瘀生新、扶正固本、益气活血的功效。本研究采用健脾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探讨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0月朔州市平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5~78岁,平均(59.1±2.9)岁;病程20~35 h,平均(28.61±2.33)h;脑叶梗死15例,脑干梗死10例,基底节梗死10例,小脑梗死15例;基础疾病:冠心病12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15例。观察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36~80岁,平均(57.2±3.2)岁;病程23~34 h,平均(27.55±2.04)h;脑叶梗死15例,脑干梗死13例,基底节梗死11例,小脑梗死11例;基础疾病:冠心病10例,糖尿病6例,高血压病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中医参照《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中风的诊断标准[5]。主要症状为偏身麻木、口舌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不语;次要症状为腰膝酸软、齿松发脱、面色白、头晕耳鸣等,具有1个主要症状和2个次要症状,再结合脉沉细、舌苔薄白、舌质暗淡或有齿痕等即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同意;年龄≥35岁;患者神志清楚,无听力、智力障碍,能配合查体;发病时间1~7 d;未进行介入溶栓或静脉溶栓等治疗。
1.4 排除标准 妊娠期或哺乳期者;精神病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发病后有严重感染症状者;合并重要器官及系统严重疾病者。
2.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营养神经、控制血压等: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100 mg/片),每次100 mg,口服,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20 mg/片),每次20 mg,口服,每日1次;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342,5 m L∶10 mg/支)30 mg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83),每次1片,口服,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处方:石菖蒲、麸炒白术各12 g,川芎、丹参、杜仲、肉苁蓉片、桑寄生、党参片各15 g,怀牛膝、黄芪各30 g,炙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去渣取汁200 m L,于早餐前及晚餐后口服或经鼻饲管注入。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该量表共有11个条目:构音障碍、语言、肢体共济失调、感觉、上肢运动、下肢运动、面瘫、视野、凝视、意识水平、忽视,每个条目评分为0~4分,总分为44分,得分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中医证候积分。采用中风病脾肾两虚证证候量化评分量表评定[6],主要症状有6个条目(感觉减退或消失、上肢活动不遂、下肢活动不遂、神识异常、口舌斜、舌强言謇或不语),每个条目按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进行评定;次要症状有6个条目(肢体水肿、夜尿多、面色白、神疲乏力、便溏、腰膝酸软),每个条目按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进行评定。总积分为54分,得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③临床疗效。基本痊愈: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评分减少均≥90%;显著进步:临床症状改善明显,45%≤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评分减少<90%;进步:18%≤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评分减少<45%;无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评分减少或增加<18%;恶化:NIHSS评分增加18%以上。④氧化应激指标。治疗前后抽取患者3 m L空腹肘静脉血,以离心半径15 cm、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⑤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 m L,肝素抗凝,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细胞数百分比。⑥不良反应。治疗前后需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检验,心电图监测,并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9/50),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18.88±3.87 7.85±0.79△▲ 24.79±3.86 13.74±2.43△▲对照组 50 19.21±3.12 10.89±1.42△ 25.62±3.21 17.13±2.12△
(3)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GSH-Px、MDA、SO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SH-Px、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GSH-Px、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GSH-Px(KU/L)MDA(μmol/L)SOD(KU/L)观察组 50 治疗前 10.7±1.6 8.8±1.6 63.9±6.0治疗后 22.1±3.5△▲ 3.7±0.6△▲ 91.2±8.8△▲对照组 50 治疗前 11.2±1.5 7.9±2.4 64.5±6.7治疗后 17.8±3.4△ 6.8±1.4△ 83.1±9.2△
表4 两组脑梗死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表4 两组脑梗死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CD+3(%) CD+4(%) CD+8(%) CD+4/CD+8观察组 50 治疗前 47.86±6.41 29.01±3.75 36.12±4.43 0.72±0.33治疗后 62.79±6.41△▲41.20±4.98△▲ 21.21±3.89△▲ 2.01±0.24△▲对照组 50 治疗前 48.89±6.39 29.34±4.86 35.12±4.08 0.93±0.24治疗后 57.13±5.10△ 35.64±5.98△ 24.87±4.06△ 1.42±0.11△
(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通过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对后续治疗未造成影响。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脑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脑组织血供异常、供血中断或不足,造成缺血部分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并伴随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脑梗死治疗的关键是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血管内治疗,让梗死灶中心区周围的神经元恢复功能,如果缺血加重,细胞进入膜衰竭,神经元功能则不能恢复,会造成梗死灶继续扩大。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及依达拉奉等药物治疗脑梗死。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范畴,《灵枢》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中医认识到饮食和体质对中风的影响。此外,后代医家经过探讨及研究,将中风归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气不足,湿气泛滥肌肤,故患肢水肿;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肾精虚耗,则经络失去濡养,气滞血瘀;标实为瘀血、郁热、寒、多风等[7]。肾为先天之本,是各脏腑精气的来源,肾生精,精生髓,髓通脑,脑为髓海,肾亏则髓空,髓空则脑失所养;肾主水,故一切津液属肾所主,肾亏则津液运行不畅,出现痰浊瘀阻,脑脉不畅而发中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滋养元气之本,脾亏则运化升清无权,元气失养,则脉络空虚,身体筋脉失去濡养,导致气虚、阴虚;脾运化功能减弱,水谷津液停滞而生痰,行血无力而形成血瘀,痰瘀互结,瘀阻脑络,发为中风。因此,应将温补脾肾、利湿化痰、活血祛瘀作为主要治疗原则。健脾补肾活血方中君药为黄芪、党参、白术,三者配伍具有扶正祛邪、补气升阳、健脾益气的功效。丹参、川芎活血祛瘀而不伤正,与补气药配伍相辅相成。臣药由桑寄生、杜仲、怀牛膝及肉苁蓉组成,具有补益肝肾、培元固本、补肾填精的功效。石菖蒲豁痰开窍,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具有扶正固本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中提取的黄芪甲苷能够减少细胞的炎性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8];石菖蒲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改善记忆功能、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9];肉苁蓉中的肉苁蓉总苷具有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抗氧化等功效[10];杜仲具有降血压、降血糖、保护神经细胞、调血脂等作用[11];牛膝具有抗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抗炎症反应的作用[12];桑寄生能清除自由基,降低 MDA含量,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SOD活性[13];川芎具有神经保护、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川芎中的川芎嗪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性因子(v WF),保护血管内皮[14];丹参具有修复损伤的血管内膜、抗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15];白术中白术多糖可提高血清和脑组织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和产生,白术挥发油能清除氧自由基[16];党参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拮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及自由基生成[17];甘草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炎等药理作用[18]。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氧化应激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较治疗前升高(P<0.05),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对照组(P<0.05),与刘向哲等[19]研究结果一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健脾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健脾补肾活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提高免疫功能,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