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爽 张凡 张浩 林玉良 唐晟 吴宗文(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台湾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大鳞副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一种,在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台湾岛西北部的浅滩河流,1992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进行培育和人工繁殖研究,其后于2000年在浙江湖州、顺德、仙桃等水产技术站推广养殖。据报道,在南方养殖3~4个月,本地泥鳅的平均体质量为13g,大鳞副泥鳅为20g,而台湾泥鳅可达90g以上,是本地泥鳅的4~5倍。不仅如此,台湾泥鳅还表现出养殖周期短、易捕捞等特点。
台湾泥鳅在通威渔光一体多个项目中均有养殖,其生命力虽然强,但也受到病原、水环境、管理和外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旦某种因素的变化过于剧烈,巨大的应激超过了泥鳅本身的适应能力,就会导致台湾泥鳅的抵抗能力减弱,从而发生病害。部分养殖户发现了台湾泥鳅的病害,仅针对疾病本身进行了治疗,有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主因就在于没有注意到外界环境对于泥鳅的胁迫。必须将病原和养殖条件、天气、饲养管理等内容相结合,进行综合判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病问题,减少死亡量,达到提高存活率的目的。
渔光一体池塘的台湾泥鳅出现发病后,现场进行了勘查检测并带回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综合判断后给出水环境调节方案和疾病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渔光一体池塘占地80亩,池塘土壤为弱碱性,换水能力弱,河水水质无异常,除了13、14号为藕塘改造的池塘,其他都为新建。池塘斜坡有铺有塑料薄膜防止泥土滑落进池塘,池塘上方架有防鸟网,防止敌害生物侵袭。水位约1m,水色较淡。放苗时间从5月3号到5月17号不等,泥鳅苗种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发病池塘主要为10~14号池塘,自7月初水开始变得浓绿,7月上旬偶尔有死亡,每天几十尾,并未引起重视,17日突然暴增至上千尾,养殖管理人员连续使用聚维酮碘进行消毒,再用硫代硫酸钠解毒,使用2次并未见效,且数量翻倍上升。
现场镜检了五个池塘的浮游生物:其中10、11和12号塘主要为微囊藻水华,目测占据了总数的80%~90%,还有10%~20%直链藻和少量螺旋藻。而13、14号塘主要为直链藻水华,目测占据了总数的80%~90%,还有10%~20%的微囊藻和少量螺旋藻。6月25日检测到的栅藻、小球藻、舟型藻等藻类,在镜检中均未发现。推测上述藻类在种群竞争中已被淘汰。中小型浮游动物较多。
随机捞取5个渔光一体池塘的台湾泥鳅进行了解剖检查,体型正常均无畸形,均有少量血点,粘液较多;鳃部镜检发现鳃丝内有少量气泡,鳃丝上寄生有车轮虫和指环虫。解剖观察,取样的泥鳅肠道内均无食物,都有胀气现象,肝脏有花肝现象,脾脏大多数肿大发黑。
检测水质后发现同6月25日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
从表1可以看出:5个池塘pH值都有大幅度上升,主要是因为水体中的藻类数量增加明显,已经形成了水华,藻类大量利用了水体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引起的。10号塘和11号塘的氨氮增长量较大,该浓度的氨氮,会对泥鳅造成中毒反应。
根据了解到的台湾泥鳅病情,本次生化检测着重检测了台湾泥鳅的细菌感染情况。结果如下:
鳃部、皮肤、肝脏、脾脏、肠道胀气处均检测出大量形态均一,大小一致的杆状细菌。通过对分离细菌进行生化鉴定,结果证实分离菌为嗜水气单胞菌。经过培养和药敏检测,氟苯尼考效果最好,恩诺沙星次之。
经过现场和实验检测,建议处理方案如下:
一、使用有机酸全塘泼洒,降低pH值后再进行消毒。
二、蓝藻池塘使用杀蓝藻的药物。鉴于后期气温高,水浅,不方便进水等现实情况,在下风口蓝藻多的区域少量多次杀灭,减少对泥鳅的应激。使用药物之后再泼洒维生素C进行解毒。
三、使用氟苯尼考加维生素C拌料,连喂5~7d。
表1 渔光一体渔业合作社6、7月水质及变化
该方案使用第2d,泥鳅死亡数减半,几百条;第4d,死亡只有一百余条;第5d之后,每天只有几十尾零星死亡,第9d之后正常,5口池塘几乎无死亡。已经控制住。
聚维酮碘为酸性,在池塘pH值大于9.0的条件下,发挥的作用会大幅度降低,养殖户用后又立即使用硫代硫酸钠,两者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作用进一步降低。因此,消毒没有起到作用的原因主要为坏境和操作引起,后期按照笔者给出的处理方案,消毒两次就起到了效果。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pH值和氨氮大幅度上升,该养殖合作社并未发现,说明养殖户在该过程中一直未注意水质的变化,发病后依然如此。近几年在养殖一线中常常会发现水质的剧烈变化,笔者多次了解这一现象导致的恶果,例如2018年夏季和2019年春季,国内部分地区天气晴雨交替迅速,1周时间之内,亚硝酸盐就从0迅速增长超过0.3,鱼出现异常反映后,养殖户未曾考虑水质因素,迅速使用刺激大的消毒杀虫药物,导致了上万斤的鱼暴亡。
该方案的治疗效果虽然明显,但不能盲目借鉴。必须结合发病池塘的水质、病症、吃食、药敏等内容,相应地进行调整。同时,还需根据后期天气、池塘土壤环境、换水能力、河水水质、前期用药、放养密度、养殖习惯等一系列因素做判断,若这些因素不考虑到,则会一定程度地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治疗效果要做好跟踪了解,以便及时对用药量和次数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案例表明,疾病和环境是紧密不可分的。夏季是泥鳅发病的高发季节,很多池塘换水难度较大,水质较差,养殖户重视程度不够。水质恶化和台湾泥鳅病害的叠加影响,导致了死亡的迅速增加,养殖户在治疗时不注意水质的调控,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水产工作者也需要在工作中多进行了解询问,多思考前因后果,综合判断,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达到针对性强,举措到位,效果明显的目的。(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