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会
【摘 要】近年来的中国幼教政策去小学化内容,一方面,凸显追求学前教育本质与尊重幼儿天性等教育理念;即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注重幼儿适宜的活动环境、幼儿教师素养、教育公平等理念;这是治理小学化现象与倾向的外在显性部分。另一方面,凸显提升幼儿保教质量的目的价值取向,以及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工具价值取向,其利益相关方均给予肯定;两种价值取向是中国幼教政策去小学化现象与倾向的内在诉求。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转变策略
前言
幼儿教育小学化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表现是指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与小学教师的教育活动一样,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与小学生一样,即幼儿端端正正、排排坐好,安静、专注聆听教师的讲述。隐性表现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观念中,存在某些违背幼儿身体健康与心灵健康发展规律的现象;幼儿丧失学习活动的主体性、丧失自由,活动过程丧失应有的趣味与快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与倾向不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也是从公共管理层面探讨的政策问题。
1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1.1教育内容小学化
如今,许多幼儿需要学习的知识远远超过了该阶段的承受能力,部分幼儿园重视向幼儿传授知识,輕视品德教育、艺术教育等活动,导致许多幼儿丧失了童年的快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然而,一些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离了这一理念,采用超出幼儿年龄段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早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幼儿未来的茁壮成长.
1.2教育方式小学化
幼儿教育阶段是一个不断激发幼儿内在潜力、帮助幼儿对事物形成初步认识、让幼儿感受世界与众不同的重要阶段。部分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幼儿教育培训,教学中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来传授知识,包括解读阐释、填鸭灌输、强迫记忆等。部分教师缺乏课程编制及实施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且对现成的教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处在被动学习状态中的幼儿在学习中通过机械诵读、固定抄写、重复计算等习得知识,缺乏动手操作的过程。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相悖,忽视了幼儿教育的生活性和创造性。
1.3教育环境小学化
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会对幼儿的教育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随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普遍,许多幼儿园用课堂教学取代户外活动和区角活动。教师仿照小学教室布置的方式排列幼儿的桌椅,座位和座位间隔的距离较窄,缩小了幼儿活动的空间。幼儿园户外场地的不足和游戏器械的缺失致使幼儿的自主探究和户外游戏不能得到保障。
1.4行为规范小学化
部分幼儿园用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幼儿,而规章制度使用不当会对幼儿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管理模式压制了幼儿的天性,教师没有认识到维持课堂秩序虽然重要,但课堂氛围的活跃亦是教学的重要部分。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2.1家庭方面
(1)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这种现象,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要知道超前教育不一定是好的教育,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要给幼儿充分的自由与关怀指导,要信任他们,使他们有令人惊喜的成长;要不断鼓励幼儿,引导他们,尊重他们,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好伙伴,做好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更要以身作则。
(2)家庭教育配合好学校教育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保持文具干净整洁,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养成正确的握笔书写姿势。在生活方面,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如遵守游戏规则、交通规则等;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如每天给幼儿布置,如一件事丢垃圾、摆碗筷、洗袜子等;不断提高幼儿独立、自理能力。
2.2学校方面
(1)办学质量
幼儿教育机构要提升自己的办学质量,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管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师聘任制度要不断完善,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通过绩效和奖励等措施来增加教师的福利待遇,不断鼓励教师参与幼儿教育改革,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幼儿园要做到以幼儿为本,了解幼儿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明确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制定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努力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幼儿园可以和当地小学形成合作伙伴,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让幼儿去伙伴学校体验小学的学习生活,为升入小学提供经验,增强适应性,以更好地融入小学生活。
(2)教师队伍
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教育观念要符合教育规律,要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发展幼儿的思维广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自理能力,努力养成健康的独立人格。教师要不断进修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启发诱导为主,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教学内容要加入一些适合幼儿参加的活动或游戏,尽可能地增加幼儿的直接经验,丰富他们的认知结构。教学评价要注意幼儿发展或学习的过程,要从多方面考察,而不是只关注成绩。教师之间也要形成良性互动,形成互动小组,优秀的教师带领一名教师,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2.3社会方面
(1)完善改进教育体制
教育部门对于幼小衔接的突出问题必须予以关注,也应该积极解决,努力完善教育体制,不断寻找有效的幼小衔接方式,制定合理的幼小衔接方案。需要明确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性,转变幼小衔接的观念,提高幼小衔接的质量,改善幼儿教育环境。
(2)建立政府监督机制
政府要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幼儿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每个教育阶段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大力监管和指导,政府部门要发动社会力量及舆论影响力,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幼儿教育氛围,不断减少社会舆论对于幼儿教育的负面影响,增强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信心,解决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幼儿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结束语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研究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成因、危害并提出了治理措施,强调不能仅仅依靠文件、纲要、政策,行政命令等手段解决,而需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配合,共同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小英.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52.
[2]盖笑松,张向葵.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理论模型与干预途径[J].心理科学进展,201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