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东,李 乐,汪大本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46)
以上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为引,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再一次席卷全球,与此同时,因之而生的民族分裂主义及其活动也为相对和平的国际局势和多民族国家内部的社会稳定蒙上了巨大的阴影。正是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国内学术界拉开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序幕。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正确总结以往民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如强化各族群众“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民族工作理念,为国内学者们进一步深化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并产生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借助Citespace 软件对该领域中的核心期刊文献和CSSCI 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信息掘取,进而定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热点论域,为今后更好地把握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提供新的切入点。
本研究以CNKI 为来源数据库,通过高级检索的方式,检索主题为“少数民族”并含“国家认同”。由于核心期刊和CSSCI 期刊中的收录文献在研究领域中更具有代表性,故将这两类期刊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期刊,共计检索出758 条结果。但为了使知识图谱更加精准、更为科学,再一次对全部检索结果进行二次筛选,剔除其中如书讯、会议通知等无效文献,最终选取其中755 篇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版本为CiteSpace5.6.R4)可视化分析软件,根据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将Time slicing 设置为从1999到2020,Year Per Slice 设置为1,并选用g-index 算法,以关键词、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作为节点类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规范有序的可视化分析。此外,由于Citespace 软件不支持对CNKI 数据进行来源期刊分析,这部分则通过人工进行数据整理。
将发文量趋势图和关键词时区图结合起来考察,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基本形势,而且能够清晰地呈现这一主题在各个研究阶段新出现的关键词,一定程度也可以反映各个研究阶段的热点视域。如图1 和图2 所示,国内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发文量趋势图
第一阶段为1999-2007年度的初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发文量虽不多,但总体呈上升趋势。1999年首次提及“少数民族国家认同”,2002年开始作为学术论文的核心关键词出现。该阶段的相关热点视域主要包括“文化认同”“大学生”和“民族政策”等方面。第二阶段为2007—2013年度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相关学术成果的逐年攀升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客观环境的刺激。一方面,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四个认同”的重大命题。另一方面,我国边疆地区发生的系列暴恐事件也间接推动了国内学界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进一步研究。这一阶段新出现的关键词较多,热点视域主要包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族群认同”“全球化”“民族国家”“公民意识”“民族教育”等多个方面。第三阶段为2013年至今的相对平稳阶段。进入新时代以来,学界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研究一共出现了两次峰值,分别是2013年和2016年,此后,发文量开始有所下降,但整体仍然较多。这一阶段的热点视域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认同”“政党认同”和“国家意识”等方面。
图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关键词时区图
对数据集中的755 篇论文进行统计,一共发现了841 位作者。其中绝大多数作者发文量仅为1 篇,约占作者总数的91%。发文量在2-5 篇的作者一共有60 位,约占作者总数的7%。发文量在5-10 篇的作者共计12 位,约占作者总数的1%。发文量在10 篇以上的作者仅有两位,占比极低。囿于篇幅,此处主要呈现发表相关文章在5 篇以上的作者(表1)。
表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核心作者(篇数≥5)
根据表中数据,任勇、周平、万明钢、陈茂荣等14 位学者构成了国内学界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他们的发文量均在5 篇以上。其中,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任勇教授和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周平教授发文量最多,分别有15 篇和11 篇以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此外,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万明钢、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茂荣、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陆海发以及其他数位学者也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作了卓越的贡献。
通过对755 篇论文的发文机构进行数据清洗,合并同一机构的不同表达形式,一共得到301 个研究机构。其中,有192 个机构发文量仅一篇,约占机构总数的64%;发文量在2-5 篇的研究机构有65 个,约占机构总数的22%;发文量在5-10 篇的机构有25 个,约占机构总数的8%;发文量10-20 篇的研究机构有13 个,约占总数的4%;发文量在20 篇以上的机构有6 个,约占总数的2%。这里主要呈现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研究机构(表2)。
表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核心机构(发文量≥10)
根据表中数据,云南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发文量最高的两个研究机构,分别发文60 篇和54 篇。其中,云南大学的主要发文机构是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的主要发文机构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和社会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院。发文量排名第三的是中南民族大学,共发表33篇相关论文,其主要发文机构是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和社会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和兰州大学发文量排名依次为第四和第五,主要发文机构分别是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1.依据之一:关键词频次计量与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题眼”和“灵魂”,也是进行数据检索的重要依据。根据Citespace 的数据统计(表3),“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等16 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均在10 次以上,属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高频关键词。高频关键词表虽然能够呈现主要关键词的频次,却无法体现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为此,还应该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处理,以生成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图3),每一个节点“+”都代表一个关键词,“+”号越大,关键词出现的的频次也就越高,连线则表示关键词之间具有联系。由图可知,图中一共出现了175 个关键词节点和277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82,表明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度较高,这种相关性也正是我们呈现关键词共现图谱的目的所在。具体而言,主要是以“国家认同”(374 次)这一核心关键词为中心,包括“民族认同”(150 次)、“少数民族”(68 次)、“文化认同”(49 次)、“中华民族”(24 次)、“族群认同”(23 次)、“认同”(21 次)、“民族”(21 次)、“公民教育”(20 次)等高频关键词,通过向外的辐射和扩散,共同构成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确定研究的热点论域提供了依据。
2.依据之二:高频被引文献表。高频被引文献是对研究进程的推进有卓越贡献的文献,其中的观点在相关领域研究中的影响力较高,能够为热点论域的定位提供支撑。以“少数民族”和“国家认同”为检索主题,并对检索结果按照“被引”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到被引排名前十的高被引文献表(表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高被引文献中,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建设、公民教育等都是大家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热点议题,且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以及实现二者之间的整合是高被引文献中的核心议题,涉及相关文献也最多。
表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高频关键词(频次≥10)
1.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一时空场景下,研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必然离不开对其民族认同的审视。就概念而言,民族认同更加侧重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包括对本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的支持和认可,并由此而产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相对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本质则是统治的合法性问题”①牛汝极.中和共建与认同重构——新疆稳定问题研究之一[J].西北民族研究,2008(04):131-137。,“是在国家合理性基础上构建出广大民众对所属国家的身份感、价值肯定和价值取向”②暨爱民.“整合”与“引导”:国家认同的秩序逻辑[J].教学与研究,2018(09):83-90。,因而国家认同更加强调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认同、对公民身份的认同以及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在两者的关系上,学界相关观点大致可划分为“冲突论”“共生论”和“替代论”等三种类型③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2011。。其中,“冲突论”的观点较为偏激,认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与之相反,“共生论”认为认同有层次之别,“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④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5-13。,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并不相悖,能够和谐并存。而“替代论”则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其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民族认同融入国家认同中,并融为一体,不再拥有并驾齐驱的身份。”⑤都永浩.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06):1-10。总体而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思想引领,不能仅仅只看到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对立冲突的一面,更要看到两者之间功能互补、和谐共生的一面,核心是要使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在认同序次上保持优先地位,强化少数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认同,从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
2.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一方面,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自然产生出来的,它承载的是民族群众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寄托,契合于本民族成员的心理诉求,因此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共同凝结而成的,各民族在几千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也伴随着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学互鉴互融,从而共同创造了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也是强调中华文化认同的立论根基。在文化认同的功能和作用上,相关研究普遍认为“文化认同是促成民族认同或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化的主要中介”⑦张善鑫.民族教育: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艰难博弈——来自课程研究文献的证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131-137。,关键是要实现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的整合,要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基本原则,既要充分认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也要重视呈现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对话的历史和现状,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叠,形成和谐共生的良好文化生态。
3.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建设。自梁启超先生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以来,国内学界对于中华民族的认识一共发生了四次大的转变。第一次转变是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提出了“五族共和”的理念,进一步充实了“中华民族”的词义,“由原来的主要指汉族,扩展为包括中国境内各个民族。”⑧金炳镐,裴圣愚,肖锐.中华民族:“民族复合体”还是“民族实体”?——中国民族理论前沿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01):1-13。第二次转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凝聚力量共御外敌,傅斯年、顾颉刚和蒋介石等学界和政界人士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建构理念,中华民族开始由“自在”走向“自觉”。第三次转变是费孝通所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明确肯定了“中华民族是由历史上多个民族群体凝聚而成的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民族实体。”⑨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4):3-21。第四次转变则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概念,这是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中华民族的一次新的民族自觉。
图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高被引文献统计表
国家和民族是密不可分的,“国族一体化问题是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基础问题”①胡鞍钢,胡联合.中国梦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国族一体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111-116。,亦即,中华民族建设是国家统一、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通过中华民族才能凝聚国家力量,共同应对外来挑战,实现伟大梦想,从而强化少数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周平指出:“中国要建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建立巩固的中华民族,进而塑造中华民族的认同。”②周平.中华民族的性质和特点[J].学术界,2015(04):5-22。这一观点也正是基于中华民族建设之于塑造国家认同的重大意义的考量。此外,中华民族本身不仅具有文化属性,同时具有政治属性,这也是当前学界业已达成的共识。从其政治属性的角度来讲,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国家认同也是相通的,因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是最能满足56 个民族安宁、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政治形式。
4.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其概念上,韩震认为:“所谓公民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公民生活方式、社会规范、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养成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公民教育首先是国家认同的教育。而且本质上就是国家认同教育。”①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10(05):221-228。当然,这一概念界定是否得当仍然有待商榷,但从这一概念的表述内容来看,公民教育和国家认同之间确有内在关联。具体而言,相关研究普遍将公民教育视为强化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并以此为出发点,论证了怎样开展公民教育的问题。一方面,在公民教育的实践原则上,学者们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公民教育要将对内的共同性和对外的差异性结合起来,换言之,公民教育既要注重塑造国家内部各民族的共同感,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也要强调同其他民族国家的差异和不同。另一方面,在公民教育的具体实施上,学者们认识不一,但根据文献引用的情况来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维度说”②莫红梅.多民族国家视域下的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J].教学与研究,2010(09):37-43。“层面说”③任勇,杨岚凯.公民教育与少数民族认同结构优化:以国家认同为中心[J].社会科学研究,2013(01):42-47。和“立体结构说”④冯建军.公民身份认同与公民教育[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01):5-20。。其中,“维度说”侧重于教育内容的建构,强调公民教育应该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双语教育等三个维度;“立体结构说”致力于从公民身份形象、公民身份认同的内容和公民身份认同的心理要素等三个方面建构公民教育的三维立体模型;“层面说”则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主体等三个方面对少数民族的公民教育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5.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建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既要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使各民族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又要基于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形成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增强国家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离不开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差异性要素的有机整合,“使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思想相合、文化相美、生活相近、居住空间相通的一种紧密团结、亲密无间的族际关系状态”⑤石亚洲,张方译.多民族国家建构国家认同的关键维度与政策路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6-26。。相关研究在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进行分析时,主要从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出发,产生了“公民化”“去政治化”“族际政治整合论”“族际政治民主化”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⑥张雪雁.主体性视域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逻辑[J].民族研究,2014(06):22-34。。而在具体的建构举措上,则主要从历史记忆、公民教育、国家政策、政治符号、传统文化、传播媒介等多维角度进行了系列探讨。总体而言,围绕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这一热点论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指引下,宏观把握上的争论已经暂时停歇,近年来鲜有争议性极大的观点出现,而从微观视角切入开展相关研究开始逐渐成为主流。
综上,根据分析可知,国内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2008-2013年度是研究成果的爆发期和研究视域的主要拓展期。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总体数量可观,但核心作者(发文量≥5)、核心机构(发文量≥10)和核心期刊(发文量≥10)相对较少。研究热点视域主要涉及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公民教育、认同建构等五个方面。总体观之,既有成果已经初具规模,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必须承认,已有研究成果中仍然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补齐短板,提高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
当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存在“内卷化”的现象,所谓“内卷化”就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缺少渐进式和突变式的改变,看似发展旺盛实则发展式微。这种“内卷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CNKI 收录的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全部理论成果中,出自核心期刊和CSSCI 期刊的理论成果占比很小,约为总量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从得出的热点论域来看,很多理论成果围绕一个已有定论的观点而“大做文章”,反复论述,甚至有个别文献观点完全一致,仅表述略有不同。综观文献,已有成果主要注重研究视角的横向拓展,而涉及纵向研究的学术文章则是寥寥无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研究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除了应该进行横向维度的拓宽之外,还必须重视纵向的历史考察,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正面的经验抑或反面的教训,有利于更系统、更完整地把握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这一研究主题。
在研究方法上,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既有成果仍然主要以学理分析为主,而实证研究则相对式微,在整体设计的科学性、调研流程的规范性、数据分析的完整性和数据应用的有效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质性分析和量化考察相结合的现代化研究方法,深入到少数民族群众的现实生活,致力于做“摩尔根式”的民族研究,真正实现理论研究“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此外,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代化研究还应当强调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具有世界眼光,培养国际视野。要善于借鉴、改造、吸收其他国家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以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术交流,促进资源共享。根据Citespace 的分析结果,无论是在研究作者上,还是在研究机构上,当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仍然呈现出“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的态势,大多是单兵作战,合作发文较少。为此,还应该致力于打造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加强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
从上述概括的六个热点论域来看,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既有成果多囿于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的单一方法论框架,而跨学科融合、多视角分析的相关理论成果还相对较少。基于这一现实问题,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做出调整。第一,适当调整选题比重,针对传统视角,比如文化视角、政治视角、教育视角,适当地进行压缩,避免“内卷化”的现象;针对一些新的视角,比如媒介视角、心理视角,则应该予以鼓励,加大研究力度。第二,建议跳出单向度的思维模式,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存问题进行多视角、跨学科的思维碰撞。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①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研究主题可与语言学相交叉,从语言经济学、语言政治学的角度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进行相关阐释。总之,“国家认同”首先作为民族学和心理学的概念出现,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与政治学、历史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进行跨界研究,争取实现跨学科视域中的学术交流和学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