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子鑫, 王新华, 唐国盘, 海佳薇, 张 顺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郑州450046)
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倡导“延迟开学,停学不停课”开展网络教学,但网络课堂对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讲都是新鲜和陌生的,影响网络课程开展的因素除来自教师和学生的主观因素外,客观条件限制因素诸如网络平台卡顿、网络传输、直播环境等皆可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笔者以承担水产养殖学专业核心课《水产养殖学》为例,基于超星泛雅网络平台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进行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改革与实践。本文对课程开展的网络平台课程、课程内容、教学组织管理、课程资源建设和网络直播课堂进行阐述,总结网络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和体会,分析课程教学效果,以期为网络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活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新方式的发展趋势。国内信息化教学经历从初期的利用多媒体教室、远程教学系统、教学辅助软件的手段,逐步利用建设精品课、开放课、资源库、在线课、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发展到现在的移动网络、在线分析、人工智能、建设MOOC、翻转课堂、数字校园、智慧课堂、智慧校园、教育云平台等网络教学模式。
教育部于2016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更是提出要“积极组织推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网络课程具有受众广,课程内容丰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方便师生交流,提高办学效率,可以精细化统计学习现状,多层次讨论,内容及时更新,便于自主点播学习复习等多种优势。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然实行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模式,原因在于缺少新颖课程内容设计;无法对学前、学习中和学习过程监督;实践教学不够直观;源于学生惰性或外界干扰因素影响自主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情感交流缺失等因素。因此难以等同于线下课堂教学,影响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内容与设计方面,依据先知识后技能的内容设计顺序。课程内容依据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依次安排教学内容,教学主线清晰,简单明了,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与技能。首先概述行业历史、现状、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学习鱼类生物学特性基础做好知识储备技术,依次学习水产养殖池塘和设备等基本条件预备,鱼类的人工繁殖与鱼苗苗种培育技术,商品鱼养殖技术等技能学习,综合运用于鱼-农-牧综合养鱼技术,最后到商品鱼储运流通环节,形成完整的生产实践环节教学主线。
图1 课程内容设计主线Figure 1 Curriculum content design mainline
紧扣当前学生关心的疫情防控话题,对应学习内容设置本章实时焦点与新技术进展,建设具有现实特色课程章节。比如“水产动物能否传播新冠病毒?”,“乌龟、甲鱼是否野生动物?”,“疫情防控对水产行业的影响”等热门内容。设置本章新技术进展章节,增设对应水产技术环节的新技术、新方法。比如在鱼类人工繁殖环节,延伸雌核发育、基因工程、性别控制等鱼种培育技术;在食用鱼养殖技术环节,延伸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等当前热门池塘养殖新技术;综合养鱼部分延伸鱼菜共生、生态养殖等热门新技术等。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统计,课程的学习点击率累计达120000人次,课程内容学习率达到95%,统计结果显示,特色课程的设置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网络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导和补充材料,是对传统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延伸和深化,使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学习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更加清晰地呈现课程内容。课程除上传课程教学大纲、讲义、课程PPT、教材全文扫描文件、授课计划、课程表等基本教学文件外,同时上传专项技术微课视频、实践教学录像、浮游植物和常见水草图片等教学素材。建设完善的作业库和试题库,为课后检验巩固提供充足材料。从资源下载情况统计可知学生很好的利用教学资源。
严密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网络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不但要体现在课程建设中,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评价中。因此本课程教学活动借助超星教学平台的架构,形成严格按照课程表加平台通知主要课程内容的课前组织,由超星平台直播、形成链接或二维码由微信协助通知学生、学习通终端视频,课前签到与课后签到双点名课程管理。由实时讨论话题统计,自主点播课程与视频学习时长统计、作业提交与批阅检验等组成课后多环节监督;阶段检验有章节检验和考试测试监控。同时发放课程问卷调查,及时修正和改进教学活动。课程组织很好的保证了课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由平台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签到率达96%,作业提交率98%,课程视频点播率90%,这些教学组织很好的保证了网课的教学效果。
图2 课程组织与管理结构图Figure 2 Structure of cours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课程把网络直播课堂互动部分转移至课后讨论栏目进行,保证网络直播连贯性,避免直播课堂拖沓松散,减少互动在直播中占用大量时间,也便于课后点播复习。课程设置与科普疫情防控相关的热门讨论话题,实时热点进行讨论,比如在鱼类生物学章节我们选择“鱼的记忆真的只有7秒吗?”、“鱼类是怎么睡觉的?”、“鱼类的鼻孔有什么用”等科普话题。增加诸如“冠状病毒确定不是由水产动物传播的”,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关注度,培养学生对行业相关发展的关心,保证了教学效果。
笔者在问卷网对《水产养殖学》课程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共计157人反馈问卷,符合统计要求至少130样本。统计结果表明:在线教学的总体满意程度表示非常满意5分占48.41%,4分表示满意占31.21%,合计占79.62%,表明学生总体对网络教学满意度较高。见图3。
图3 课程效果问卷统计表Figure 3 Statistical table of course effect questionnaire
对网络课程优势问卷统计表明:可以观看回放占比达94.27%,学习自由占比76.43%,学习资源丰富占比61.78%,结果充分表明网络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可自主点看学习,资源丰富且可及时更新上传。见图4。
图4 网络课程教学的优势问卷统计Figure 4 Statistics of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course teaching
网络教学效果统计结果:与课堂线下教学效率比较,效率低下(36.94%)与因课程不同效果差别较大(37.58%),占比合计达74.52%,结果表明:线上教学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教学较为恰当。见图5。
图5 网络教学学习效果统计Figure 5 Statistics of learning effect of network teaching
影响学习效果因素统计表明:因学生自身惰性影响占比最高达68.79%,其次为缺少互动交流,占比57.96%,结果表明网络课程无法全程监控学习过程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见图6。
图6 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Figure 6 Main factors affecting learning effect
由网课教学反馈问卷反思,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监督学习全过程是网络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通过建设特色网课课程设计内容依照生产程序依次讲授,理顺课程教学主线,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明确学习内容,突出教学主线,课程设置本章实时焦点与新技术进展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课程对互动和讲授进行改革和调整,把互动转移至平台讨论栏目进行,保证网络直播连贯性,把网络直播课堂互动部分转移至课后讨论栏目,减少互动在直播中占用大量时间,也便于课后点播复习。
严密多方式教学组织,由课前课后双签到、课中适当互动,课后作业完成巩固、讨论补充、期中测试等环节,保证课前、课中、课后监管,确保教学效果。
课程教学问卷结果表明:如何减少网络课程干扰因素,对课程全过程监督管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课程测验部分增加学生与平台的双向互动,增加自主测试趣味性是网课应该提高和改进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