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数学文化渗透

2020-11-03 06:09张正鸣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策略

张正鸣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人类文明中一直是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数学教育具有精神领域的功效,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以及特殊的文化内涵。本研究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数学文化渗透展开探究,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策略

1 新课标下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问题

一方面,对师生的生命价值重视不够。无论多么美好的教育理想,如果缺少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应用,都不能成为现实。立德树人,德育优先;数学课堂亦复如是。有的教师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割裂开来,这是对生命的辜负。合理的教师、学生管理体制和正确的制度价值导向,才能造就越来越多的好教师;好的教师必定宽严相济、管教同步、奖励分明、严慈同体;只有把教师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课堂才会真正的焕发生机,实现生命课堂。另一方面,片面追求“快乐教学”,淡化“双基”学习。生命课堂倡导尊重学生生命,但是生命课堂不等同于快乐课堂。课堂要成为师生一段生命的历程,学生应该出现焦灼、忧虑、紧张、困惑等心理反应,进而在教师的引导、师生或生生合作探究、抑或在自己顿悟中体验问题被解决的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与激情。教师偶尔的幽默可以很好地激活课堂,使得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幽默过度,则容易偏离课堂主题,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把“生命课堂”变成“低效课堂”。

2 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2.1 增强学习趣味,引入文化历程

传授数学知识内容,教导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这是在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所承担的责任;而吸收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则是学生所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从数学发展的源头来看,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都是前人在长期不断地探索中所总结出来的,而数学知识体系的起因、发展和完善,都表现出独具特色的人文发展历史轨迹。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通过还原数学知识文化历程来营造特定的场景,以此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趣味性,最终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述“二项式系数”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引用“杨辉三角”这一历史故事作为引导和契机,来还原数学文化的历史,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去。早在北宋时期,由数学家贾宪所著的《释锁算术》中便首次提出了“古法七乘方图”,介绍了二项式系数的前身。到了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术》中将贾宪的著作进行进一步的阐述;直到元代,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这一本著作中介绍了级数求和公式,二项式系数的科学论证便由此产生。到了17世纪,数学家B·帕斯卡便将数学三角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得到了广泛推广。教师通过还原数学文化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学习二项式系数,以此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灵活运这一知识点。

2.2 优化教学思路,弘扬数学文化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行,解决数学题已不再是我国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逐渐为了当前数学教育的中心思想。在传统的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过于注重如何解题,学习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思路,而对题目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知识有所忽略。虽然提高解题能力,形成科学的解题思路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这并不是数学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师和学生不能仅仅只注重这一个点,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明白:解决数学题目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数学方法、数学规律的过程,也是对数学思想文化进行传播和学习的过程。简而言之,数学解题是前人的思维方式、思想结晶与当代解题思路和解题思想的双重学习。例如,在求解几何数学问题的时候便需要运用到前人所总结出的几何定理。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例题来帮助学生去探索前人思想的轨迹,以形成创新解题能力,深切透彻地理解几何知识的深刻内涵。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进行充分的融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还能使学生学习到课本知识以外的内容,取得解题思路培养和数学文化体悟的双重效果。

2.3 推进文化结合,创新课堂活力

从文化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数学文化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去,并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数学学科的知识进行联系,寻找其中的共同点進行融合,使数学课堂更具有活力和生机。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数学学科,而应当将其他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与数学这一学科的共同点进行挖掘,并将其进行连接、整合,最终将其中的人文性质融入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去,才能更好的实现数学文化的渗透。自然学科与数学思想往往是有诸多联系的。例如,化学学科中平衡的思想、物理学科中的各项公式定理,还有生物学科中细胞分裂,这些都与数学知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将其与数学进行文化整合。一般来说,数学思想在人文学科中体现的较为含蓄、内敛,教师必须要深挖这些相似的思想与联系,将其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通过对平面位置关系进行探讨,在对对称、和谐等数学元素进行阐释,学生便可以更好地理解平面几何知识。将数学思想与人文学科内容进行融合,还能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去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将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联系进行探索,在将其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的概念,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谢红云.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0):30-31.

[2]柏银花,程光宇.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33.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策略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