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强
【摘要】目的:研究MRI、CT在诊断纵膈型肺癌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2例纵膈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病理真是均为纵膈型肺癌。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的符合率。结果:CT诊断可见肺部纵膈增宽,与病灶内部相粘连,部分病灶出现胸膜粘连,边界不清晰,肺门呈结节状,边缘呈叶状、毛刺等不规则状,纵膈淋巴结肿大。MRI诊断,除了CT的上述症状,还可对肿瘤胸膜、胸壁、胸椎累及等进行详细观察。结论:CT与MRI在纵膈型肺癌中具有不错的诊断效果,MRI临床诊断较为清晰,可对隐匿性疾病进行准确判断。
【关键词】CT;MRI;纵膈型肺癌;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纵膈型肺癌是肺癌中比较特殊的类型,肺部包括左肺、右肺,左边两个肺叶,而右边三个肺叶,若病变在左侧的肺叶上叫左肺癌,在右侧的肺叶上叫右肺癌,当肺癌并不完全长在肺内,在左肺与右肺之间的结合处分隔开两侧肺的组织叫纵膈,纵膈从前到后包括胸骨、致器官组织、软组织、食管、脊柱、心脏等,都是纵膈的一部分,若癌发生在纵膈内,则被从未纵膈型肺癌,是非常少见的肺癌类型,多见于小细胞癌。纵膈型肺癌由于和纵膈胖肿块影响表现较为相近,临床上常将纵膈型肺癌误诊为纵膈肿瘤,不仅耽误治疗时机,还降低了预后质量,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寻找出准确、快捷、安全的检查方式就非常重要了。CT和MRI是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均发挥不错的优势。本文就对比CT、MRI应用在纵膈型肺癌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2例纵膈型肺癌患者,男30例,女22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6.49±5..23)岁。经病理学确诊为纵膈型肺癌,肺叶支气管23例、支气管18例、肺部支气管11例;病理类型:小细胞癌37例、鳞癌10例、腺癌5例。
1.2方法
CT检查:采用东芝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查,取患者仰卧位,電压140kV,电流200mA,层厚10mm,层距0.9cm,矩阵515*512,对病灶处进行2mm、5mm薄层扫描,完成扫描后进行加强扫描,静脉注入100mL造影剂,注射1min、2min后进行扫描。MRI检查:选择飞利浦公司生产的3.0T核磁共振仪进行扫描,取患者仰卧位,分别采用TRNS、SAGI、T2W1、T1W1扫描,其中T1W1设置为TR:821.9ms,TE:10ms,层厚4.9mm,矩阵:255*255;T2W1设置为TR:450ms,TE:12ms,层厚5.0mm,矩阵:255*255,实施增强扫描,增强对比剂为Gd-DTPA,2mL/s,按照0.1mmol/kg剂量注射,由2位以上的高资历医师阅片。
1.3观察指标
(1)CT临床表现;(2)MRI临床表现;(3)CT、MRI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经“x±s”、(n,%)表示,数据传入SPSS.24软件并实施(t、x2)检验,若P<0.05则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临床表现
CT诊断可见肺部纵膈增宽,与病灶内紧密相连,部分病灶可见胸膜粘连,且与肺叶界限不清晰,肺门呈结节状,肺门外缘呈毛刺、叶状,边缘不规则,纵膈淋巴结肿大,半月后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征象。
2.2 MRI临床表现
除了和CT的临床表现相似外,还可清晰观察肿瘤胸膜、胸壁、胸椎及累及的部位。
2.3 CT、MRI诊断符合率
52例患者中,经CT诊断,小细胞癌35例、鳞癌8例、腺癌4例,诊断符合率为30.38(47/52)经MRI诊断,小细胞癌36例、鳞癌,9例、腺癌5例,诊断符合率为96.15%(50/52),两组比较差异x2=1.378,P=0.240>0.05。
3讨论
纵膈型肺癌是临床上有较高误诊率的肿瘤类型[1],其病灶出现在肺内附近为纵膈处,位置特殊。根据观察纵膈影像形态,与纵膈瘤的表现非常相似,为临床诊断带来很大难度,容易发生误诊,不利于患者的治疗[2-4],还可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准确的诊断出纵膈型肺癌对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CT、MRI是诊断纵膈型肺癌较为常用的影像学方式,CT是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断层扫描,具有很好的空间分辨率,可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病灶的范围进行判断,还可用于评估病灶进展程度,通过处理图片信息,得到相应的结果,具有操作时间短、方便快捷等优点,可直观的观察肺门肿块情况,有利于医师了解病灶具体位置、体积等信息,但容易被周围组织影响而发生漏诊,且CT检查所用的造影剂会对机体产生一些危害,不适合频繁的检查。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P>0.05,说明两种检查方式均有不错的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CT、MRI在纵膈型肺癌的诊断中,均能取得不错的诊断效果,MRI可较为清晰的对隐匿性部位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牛焕东,栾德广,李丽.CT及MRI检查对纵隔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20,26(28):51-53.
[2]杨丽.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7):140-142.
[3]蒲晓琦.纵隔型肺癌CT及磁共振成像的影像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5):27-28.
[4]张恩和. 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018(0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