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实践的研究

2020-11-03 13:38吴伟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探究式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吴伟

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讨论式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好奇心的激发,更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促进数学课堂的整体性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探究式;讨论式;数学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基础教学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顺应教育政策的变化,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讨论式、探究式教学,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深度挖掘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潜能,让学生将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创设探究情境,促进学生知识探究

知识呈现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精研教材,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准确把握、预设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思考、讨论、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掌握教学重点、难点,促进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意识,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教师可利用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首先,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玩具,然后,将玩具分给两名学生,接着出示题目:小明有8个玩具,小强有5个玩具,请问小明的玩具是小强的玩具的几分之几?小强的玩具又是小明的玩具的几分之几?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玩具入手,将学生的好奇心全部激发出来。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究,很快讨论出结果: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用前面的数除以后面的数。在学生对分数知识有了了解之后,教师出示题目:六年级共有学生80名,五年级的学生为50名,请问五年级的人数是六年级的百分之几?学生利用前面总结的规律,开始列式计算,将分数结果转化为百分数,50÷80=62.5%。就这样,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有关百分数的计算。

案例中,教师将学生感兴趣的玩具带入课堂中,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探究、讨论,总结出分数应用的规律,再利用知识的迁移,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知识探讨的内驱力。繁冗复杂的教学内容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优化内容呈现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探究的兴趣,并主动进行观察、思考,积极地进行讨论,激活学生数学探讨的思维,让学生在好奇心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探讨,促进学生对探究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探究的意识,从而掌握数学规律。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创设故事情境:一个雨后的傍晚,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舞着。突然,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它欢快地和小蜻蜓打招呼,但小蜻蜓并不是很愿意搭理小蝴蝶。小蝴蝶笑了笑说:“小蜻蜓,其实我们是一家人呢!”小蜻蜓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小蝴蝶,小蝴蝶眨着狡黠的眼睛,扇动着美丽的翅膀,带着小蜻蜓一起去找它们的家族成员。它们一起来到枫树的旁边,找到了枫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这个大家族里,我们三个就是一家人。”“同学们,小蝴蝶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你还能找到和它们一样的图形吗?”学生在美丽的故事中,快乐地讨论着……

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巧妙地设置故事情境将重点内容展示出来,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转化教学模式,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思索转化教学模式,找出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而探究式、讨论式学习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原有模式,创建讨论、探究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通过讨论、探究等形式获得相应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并没有按照常规模式对知识进行直接讲授,而是先向学生出示题目:2800÷35,让学生进行计算,学生很快计算出结果,然后教师让学生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0,再计算结果,看商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迅速写出算式28÷0.35,并利用除法运算中商不变的知识得出结果仍然是80。这时,教师让学生比较两次算式,向学生介绍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式,引入教学过程。接着,教师再改变算式,让学生将28÷0.35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100,观察算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商是否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教师可让学生展开讨论,亲自经历小数与整数的转化过程。很快学生就会发现,计算结果是相同的,即商不变。经过多次相同類型的练习,学生很快掌握了除数是小数的算法。

案例中,教师改变常规教学思维,运用知识类比的方法引入新课教学,通过不同知识间的对比,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化知识理解,降低了新知学习的难度,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设计开放问题,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传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模式化,很难有所创新和发展,而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打破学生僵化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讨论、探究,自主地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释放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之后,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装满水的长方体容器,长为60厘米,宽为45厘米,高为35厘米。现有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先将其浸入水中再取出,容器内水面高度降低了4厘米,请问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题目很是抽象,学生很难把握水的体积与石头的体积的关系。因此,教师将学生带入实验室中,并为学生准备了相应的长方体容器、水和数量不等的小石头,让学生利用实验室中的玻璃容器和不规则的石头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实验中,分工合作,并通过不断改变放入水中石头的数量,测量水面高度的变化。通过多次实验以及对现象的观察和讨论,学生最后总结出:水面高度的变化是由投入的石头引起的,变化的水的体积即为石头的体积。

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对问题展开探究、讨论,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和探究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知识探究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贺永应.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才智,2020(15).

[2]刘海萍.挖掘教材价值  培育数学思维之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19).

[3]陈陶.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