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子?钊洋
摘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都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书”与“育人”的分离会给教育带来无穷隐患,课程思政正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将育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师全员,将价值塑造在课程体系中全方位推进,将思政元素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教育;立德树人;价值引领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行,这是任何单一的学科和课程都无法实现的。“系统发育受基因控制”,人才培养的质量由教育系统内部机能作用决定,要充分发挥专业教育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因”作用,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机能提升的有机统一。“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决不会丧失”,当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专业教育的根本属性,那么人才培养不会因专业差异、知识变化、培养方式的改变而影响,解决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怎样培养人才有章可循。
一、共融共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思政+疏通教育“主动脉”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可见,高尚的德行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立德”以“树人”“树人”在“立德”“一个科学家不能是一个‘纯粹的的数学家、‘纯粹的的生物物理学家或‘纯粹的的社会学家,因为他不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有用、还是有害漠不关心,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结果究竟使人民境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一种玩世不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彼此共融共生,实现“基因式”融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化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无志不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校学生的培养有80%是在专业教育中进行,用思想政治教育疏通教育“主动脉”,首先要立政治之德,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融入政治认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合格接班人。其次要立社会公德,“人而无德,行之不远”,要引领青少年树立宏达的行业理想,要有投身入社会建设的决心与毅力。最后要立个人私德,青年学子要“修身立德”“克己复礼”,才能“立己达人”。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要用思想政治教育疏通教育的生命之线,让我们的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动能,能够实现自我供氧输血式的学习。
二、同向同行,全员坚持育人为本,思政+建强教育“主力军”
高校教师无疑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承担者和践行者,能否落实全员育人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孤岛化”困境,主要源于高校专业教师育人功能的缺失,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同时也让专业教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专业教师不仅要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也要成为塑造学生品行的“大先生”。
从积极学习者到改革推动者。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直接实践者,“教育者先受教育”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思政对教师在思想、道德、学识、能力等方面全面落实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提出新要求,思政+,具体怎么加,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能力有巨大考验。专业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政治站位,自觉融入“大思政”“思政+”的建设队伍,加强理论、技能的学习,推动“思政+”的融入建设。其次要学会找故事,学会讲故事,挖掘专业知识领域中思政故事激发学生的价值共鸣。思政教育要避免“空泛化”,专业教育也要避免“单一化”,课程思政可以依托丰富立体的专业知识充分挖掘思政资源。
从知识传授者到价值引领者。韩愈《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道德观念,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为学生解开困顿、迷惑,三者缺一不可。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能力三者融为一体,将价值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觀和价值观。在知识传授中寓于价值引领,更能激发青年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有机化学》中讲解单质氟的制备,可以对比国内外发展研究历史,融入科学家大无畏的奉献探索精神,穿插科技进步与人民文明发展的故事,让青年学生既有理性的思考也有感性的认识,既能发愤图强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也能科技报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三、同频共振,全方位推进价值塑造,思政+聚力课程“主战场”
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学生的价值塑造、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落实全面立德树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
理清教育目标,有才更要有德。人才的培养说到底也是育人和育才的融合,教育目标的设定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人才的培养既要有卓越技能也要有高尚品行。不同专业学科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顽强拼搏的奋斗理念和投身报国的社会责任都是相同的。
重构教学内容,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渗透在课程体系中,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时代中国特别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课程的人文性、历史性,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完成知识的传递也形成价值的引导。贯通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成为彼此融合和支撑的关系,价值引领这一主管思想教育也需要客观的科学事实依据支撑,让彼此成为互动融合的教育合力,事实上,科学精神在塑造个体的品性方面发挥的作为并不亚于人文社科教育。
创新教学方式,增强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和,将思想政治教育如“盐”溶于专业教育的水中一样“无形”却“有味”。身临其境的体验式教育、充分参与的研讨式教育、润物无声的实践教育等都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创新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可以在知识接受的过程受到价值的引导和熏陶。
四、协同共建,全过程融入思政元素,思政+夯实课堂“主渠道”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师生交流最密集的空间,也是教育活动计划性、组织性最强的部分,是教育目的最集中体现的地方。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势,决定着整体教育的成败。”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依托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必须在课堂的全过程教学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专业教师要学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元素,为专业教育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融入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政治理念和积极健康的革命精神,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历史事迹,能培养大学生勇于挑战、敢于进取的健康心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不仅激发了青年学生的革命斗志,更引导了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
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各行各业发展中凝练典型案例,讲好伟大人物、伟大作品和伟大工程的故事。
作者简介:
马慧子(1989-11-),女,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思政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
南京工业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编号:SKQN2018001);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Z20190208);南京工业大学教改课题“跨学科视域下新生研讨课的建设与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