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萍
摘要:新闻采写是实施整个新闻工作的重要步骤,决定了新闻工作的综合效果。现如今,随着新闻媒介竞争的不断激烈,新闻采写人员要借助于逆向思维实施采写,提升素材编辑以及写作的水平,使新闻编辑工作的综合水平获得提高。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逆向思维在新闻采写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采写;逆向思维;作用
新闻采写工作是如今新闻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现代媒体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新闻采写人员的核心工作是叙述客观事实[1]。然而,客观事实很普遍,对观众的吸引力并不高,唯有将逆向思维结合起来,用其他观点去看待问题,才可以将新闻价值全面挖掘出来,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从而提高本身的市场竞争力。
一、逆向思维在新闻采写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新闻采写工作中使用逆向思维,可以提高新聞内容的核心影响力,从而引起广大观众的重视。新闻采写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借助于逆向思维对事物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其中充满趣味化的新闻内容,并且拓展采写人员的视角范畴[2]。针对采写人员来说,借助于逆向思维报道有重要价值的新闻内容,这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核心影响力。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使用逆向思维,可以帮助采写人员发现更高价值的新闻内容,于是使用逆向思维有利于创新新闻采写方式,充分优化以前的新闻采写工作。
二、逆向思维在新闻采写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一)以小见大,从小事件中挖掘出大新闻
在对新闻实施采写报道的时候,要充分发掘新闻里面所隐藏的事实,进而发现其对人们实际生活带来的影响,呈现出一则新闻报道里面蕴藏的社会价值。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件发生,从表层上看这些新闻事件不具备什么价值。然而,采写人员需要借助于逆向思维能够深入探究这些事件,进而充分体现其中所蕴藏的重要价值。这也是采写人员所应具有的专业技能,逆向思维能够从小事件里面进一步发掘出关键的价值。
比如,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有一名献血队伍的志愿者李某,在20多年里,她一直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当地的献血事业。对她自己来讲,也许就是做了一件生活小事,然而她的这种舍己利人的精神刚好是我国文明建设所倡导的内容,这个精神的发扬有利于促进国内社会的飞速发展。
(二)利用逆向思维,深入加工新闻内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新闻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大众关注新闻,重点在于新闻自身是否具备重要价值。因此,报道一篇毫无价值的新闻,会降低读者对新闻的关注力;但是,如果所报道的是一篇贴近读者生活,且符合他们观点的新闻,那么读者就会更加关注新闻。新闻拥有哪些价值与多个因素相关,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某个方面来讲,假如新闻所报道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则新闻价值也就愈高[3]。纵然是一个日常小事件,表面上看毫无新闻价值,然而采写人员在进行编辑的时候,采取逆向思维的手段实施挖掘,能够充分发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新闻价值。
(三)利用逆向思维,创新新闻采写的方式
新闻采写工作具有较强的挑战性,想要要编辑出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新闻,就要不断创新现实工作中所碰倒的相关问题,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对新闻采写的形式进行转变,采取很特殊的表现形式,不断转变以前的采写观念。在以前的编辑方式中,进一步受到事件自身的相关影响,因此出现了这种情形,如果这个事件自身是不正确的话,就可能产生一个错误的结论。于是,在现如今的新闻采写过程中要使用逆向思维,充分发掘部分特殊的信息,不受这一事件以及部分思维定势的影响,深入探索事物里面的客观性。因此,采写工作人员要仔细思考以及探究详细事件,不断创新编写的方式以及方法,将逆向思维所拥有的实际价值呈现出来,发现新闻所蕴藏的真实含义。
(四)利用逆向思维,创新新闻的价值意义
采写人员需要对以前的新闻内容实施逆向创新。在新闻的相关报道中,重点报道近段时间所出现的事件,要凸显一个“新”字,这是一个基础要求,所以要把传统的新闻不断实施创新,让其变成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新闻,就必须要采取逆向思维方式,进而发现传统新闻中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价值[4]。怎样将传统的新闻进一步转化为全新的新闻,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发现新闻内容里面所蕴含的信息,要从一个新观点入手,不断创新传统的新闻,使之呈现出崭新的价值以及意义。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闻作为媒体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市场竞争不断变得激烈。因此,唯有持续实施创新,才可以使新闻行业实现蓬勃发展。然而,探究现如今的新闻采写人员,深受传统观念的限制,很难全面挖掘新闻价值。唯有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对采写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使其有效利用逆向思维开展采写工作,才可以使采写人员进一步写出优质的新闻稿件。
参考文献:
[1]秦素娟.网络时代下新闻采写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传媒论坛,2019,002(001):80.
[2]苗青.新闻采写中如何运用求异思维[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1):00138-00138.
[3]李季.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中的独特视角之研究[J].新闻传播,2019,347(02):71-72.
[4]杨秀文.调查性电视采访中的逆向思维和平衡原则[J].人文之友,2018,000(0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