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碧滢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要注重于对语文教材上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传授,更要注重于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进行结合,将优秀古老文化的内涵融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彼此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起文化素养,以及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拥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为了更好的发扬和传承文化于课堂教学中,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能践行的教学路径进行了简单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我们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是源远流長,亘古不灭的,即使经过了近5000年的传承以及洗礼,我们依然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看到,听到有关于传统文化的影子。也正是由于传统文化存在于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我们才能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即便是当下如此高科技的科学水平也难以复制,因此面对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我们必须要秉持着端正良好的心态去接下传承的火炬,通过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拥有更加饱满的文化内涵。而在当下的小学教育中,不管各地方的教材编著有何不同,但面对传统文化,选取的几乎都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部分,是纯粹的,精华的代表。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责任传承文化的,也是文化传播的护航员。特别是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优秀民族内涵的讲学中,要教导学生不管历史如何演变,面对着过去的事情,我们应当保有敬畏的心态,吸取其中的教训以及经验,并担任起文化传承的桥梁。而对于当下的小学教育教材来讲,对于传统文化的涉及内容还是不够多,无法让学生熏陶在传统文化之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世界的发展以及全球人类的进步,和平的主题日益成为当下的趋势。而在和平的年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则是文化之间的较量。随着这些年改革开放的进行,不断有外来文化进入到我们的社会中,对青少年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而由于前些年,传统文化宣扬工作的不足,导致我国传统文化在某些阶段处于弱势。因此,在社会的发展中,必然不能少了对于文化的重视。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当然不能少了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持。所以从社会的角度上来看,在小学的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启蒙教育必须具备的一个方面,也是帮助学生更好的领略以及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
(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来临,加剧了网络的发展。在当前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媒体,通过这些现代媒体很多学生在非常小的年龄阶段就接触到的很多国外的文化现象。而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对世界的探索欲是比较重的,因此这样就会导致他们不断的去感受,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国外文化,甚至会去模仿海外的文化现象。相比之下,由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深厚底蕴,致使学生们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必须具备一定的诗词基础,而传统文化中比较贴近生活的传统习俗在当下城市化的进程中又在不断的磨灭消减,就会让小学生们觉得传统文化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从而致使不少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三)通过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
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导致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数家庭环境都比较不错,更有甚者可能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疼爱,使得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过于自我的心理,从而使得其道德修养有一定缺陷,缺乏良好的品质。同时从另外角度来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上升,各个家庭的经济实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得学生们的生活条件比较优渥,自然也就难以形成,以及难以理解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勤俭节约精神。因此对于小学来讲,教师们有责任需要对学生的道德素养,道德品质进行一定的培养。通过传授传统文化中优秀内容,以此来改善学生的品质修养,矫正其在优渥的生活条件中所形成的不良习惯。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的探析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过程中,绝对不能够只是注重于教材上的知识讲解,更加需要注重于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可以利用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结合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与现实中所发生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感知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底蕴。随着教改的不断进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确实也开始越发的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相比之前的语文教育,加大了关于古诗词的篇幅。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教师需要结合教改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感受传统文化,去体味传统文化。并开发出适合本班学生的创新是教学方法,给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提升兴趣,带领学生,通过课文知识来深挖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涵养,帮助学生打开文化之门。此外应当杜绝对于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可以通过将古诗词进行唱演,朗读等方式带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告诉学生传承文化不仅仅只是会涩难懂的诗词背诵,他有多元化的内容,也有多元化的解读,以此来帮助他们理解传统文化中所透露出来的优秀精神以及深度底蕴。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阶段,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必须担当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必须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结合,通过教材知识内容去探索适合本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路径,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秉持着良好的教学心态,通过切合实际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以及方式,让小学生熏陶在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下,引导他们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他们能够自主探索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以及深厚底蕴。使传统文化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财富。
参考文献
[1]李好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10):43-44.
[2]张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04):49.
[3]高一刚,石以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华夏教师,2019(1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