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霞
[摘 要:《绿皮书》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幽默台词来呈现一个严肃的主题----种族歧视。笔者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对这部电影中的幽默台词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推断出幽默台词的反讽效果鲜明地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情感变化,加深对电影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绿皮书》;幽默台词;合作原则]
美国电影《绿皮书》是根据美国非裔钢琴家唐·谢利博士及其雇佣的意裔司机兼保镖托尼·维勒欧嘉的一段旅途经历改编而成,此背景被设置在20世纪60年代地黑人民群运动时期,黑人钢琴家唐要去往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南部进行巡演,为了人身安全,他雇佣了意大利族裔白人托尼作为自己的司机兼保镖。巡演途中,他们遇到了各种麻烦,但两人互相影响、互相感化,最终跨越了种族和阶级的隔阂发展了一段特殊的友谊。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以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四个准则来分析这部喜剧中的幽默台词,从而能更好推断出电影所表达的深层主题。
一、合作原则的基本内涵
1975年,美国哲学家格莱斯在《逻辑与会话》的论文中指出,在交谈时为了让谈话得以顺利进行,交际双方需要遵循某些基本规则,即合作原则。他提出了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一是数量准则:使你的话语如所要求的那样详尽;你的话語不能比所要求得更详尽。二是质量准则: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语;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语。三是关系准则,即所说的话要相关。四是方式准则:避免表达含糊;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说话要有条理。根据合作原则,若谈话双方都能遵守相关准则,那么语言交际的效率可达到最高程度。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下,为了特定的目的或幽默效果,说话人会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从而产生一些“笑果”。
二、电影《绿皮书》违反合作原则的幽默分析
(一)违反数量准则产生的幽默效果
数量准则是对说话的数量做出的要求,对话中所传达的信息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但在实际的交流中若严格遵守数量准则,则显得略为死板:
例1:唐:你以前开过专业车吗?托尼:卫生、垃圾车,再加上我晚上开车送老板回家。但我什么都能开、豪华轿车、牵引卡车。雪的手掌,等等。
托尼由于夜总会关门装修,为了养家糊口,亟需一份工作,于是来参加唐的面试,唐问他以前是否当过职业司机。为了争取到这份工作,托尼夸大地说他会开所有车,原本只需介绍司机的经验就够了,托尼提供了多余的信息来自我吹捧,显然,他的这番解释违反了数量准则。根据常识他不可能会开所有车,他明显是撒谎了,所以这也违反了质量准则,触发了笑点。
(二)违反质量准则产生的幽默效果
质量准则要求的是说话的真实性,说话人不要说虚假的话,且说话要有根有据。在实际的日常交流中,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得不说出虚假的话:
例2:唐:你真的有枪吗?托尼:当然不是。
在肯塔基州,唐独自去酒吧被白人殴打托尼来解救时,把手放在外套里警告惹事的白人,最后酒吧老板拿出了猎枪警告那些白人,使得他俩才得以离开。出门后唐询问托尼是否有枪,托尼回答没有。但在电影快结束的时候,他们从黑人酒店离开,托尼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枪并朝天开了一枪,吓跑了躲在车后的坏人。这两个反差证实了托尼撒谎了,违反了质量准则让观众啼笑皆非。
(三)违反关系准则产生的幽默效果
对于关系准则的要求就是问题与回答要密切相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答非所问”也会产生幽默效果:
例3:托尼:你知道吗,当你回家后,也许你应该写一封给你弟弟?
唐:如果他想重新联系我,他知道我在哪里。托尼:如果……我不会再等了。你知道的…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孤独的人……托尼:医生,你知道吗,我这趟旅行一直被一些事情困扰着。那个迪茨贝福让我非常失望。没有任何不同。是吗?唐:晚安,托尼。
在经历日落城被白人警察逮捕又被美国的司法部长救出后,两人互诉说自己身为这个社会的边缘人的痛苦,双方都加深了对对方的了解。在即将入睡之时,托尼建议唐给自己兄弟写信,说着意味深长的话,然后画风一转,说“奶子堡”的女人胸部。这突如其来的话题令唐摸不着脑所以回了句“晚安”来拒绝他的继续谈话。看到这里时,观众也被这黄色幽默弄得哭笑不得。
(四)违反方式准则产生的幽默效果
方式准则要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洁有序。有时不明确表示自己的话语,拐弯抹角地去说话也会产生一些幽默效果。
例4:唐:昨晚的事我很抱歉。托尼:别担心。我这辈子都在纽约的夜总会工作…我知道这是个复杂的世界。
唐因与白人青年搞同性恋被抓起来,托尼去救他出来。第二天来到酒店唐跟托尼道谢,托尼说这个世界很复杂,这句话不够清楚明了,违反了“方式准则”,但却突出了托尼的礼貌和含蓄,没有直接说出“同性恋”这个敏感词语,给别人挽回了面子。此处可看出托尼有了细微的变化,他开始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对种族歧视敏感范围也有了新的认识,更懂得了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有意违反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中的四个准则可以有效阐释电影《绿皮书》中的幽默台词内在的语用运作规律,从而达到生成幽默的语用目的,同时这些幽默台词可以充分反映出主人公的人物性格特征和这些人物形象所影射的一些种族歧视问题,这对观众更好的把握这部电影的人物形象和理解一些美国历史和文化有所启示。《绿皮书》的成功不仅是种族歧视题材类电影成功的典范,也在某种意义上渗入现实黑人的情感世界,让影片实现了理想和现实并重的艺术格局。
参考文献
[1]Grice,H.P.Logic and Communication[M]/ /Cole,P.,Mor-gan,J.Syntax and Semantic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307-308.
[2]毛亚庆,朱陈军.幽默台词与合作原则——以电影《饭局也疯狂》中的幽默台词为语料研究对象[J].海外英语,2012.
[3]何自然,吴亚欣.语用学概论[J].外语研究,2001(04):10-16.
[4]薛珊.颠覆与重构——《绿皮书》中的黑白反转艺术[J].大众文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