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探索及思考分析

2020-11-03 05:45薛春柯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节奏训练初中音乐

薛春柯

[摘  要:节奏训练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一训练工作的完成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心灵,音乐教师需要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以节奏教学为重点和出发点,深入剖析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音乐作品,确保学生能够对音乐元素有一个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其中节奏训练的难度偏高,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教师需要着眼于不同的艺术形态,掌握行之有效的节奏训练方式及技巧,在不断探索与思考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及沟通,确保初中音乐高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音乐;节奏训练;探索及思考]

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音乐这门学科的社会地位和教学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教师需要坚持节奏训练的中心地位,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节奏训练直接关乎整体的音乐教学质量和水平,音乐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对音乐这门学科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现状

综合上文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节奏训练对初中音乐教学有明显的作用。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加大对节奏训练教学的讨论及支持力度,但是,有的教师对这一教学板块的认知和理解比较浅显,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及方式非常单一,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互动,最终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

首先,教师没有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过于注重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以及简单机械的模仿,最终导致学生的节奏感较差。另外,传统机械的教学模式也严重打消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无法让学生意识到节奏训练的内涵及价值,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认知及理解非常浅显。

其次,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初中生的思想和认知水平较为有限,往往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学生对枯燥音乐知识的理解较差,同时学习能动性不足。当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不符合个人的预期时,学生就会比较消极和被动。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探索及思考

作为德育和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备受关注,音乐教学对初中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音乐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歌唱的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进而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主动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

(一)学校方面

学校是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主阵地,学校需要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其中音乐课程非常重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科教学工作的大力落实对素质教育的有效践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校需要关注音乐课程的地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为目标,进一步调整教育教学思路,保证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及成长。

(二)教师方面

教师对学生有明显的指导作用,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关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着眼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需要以层次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依据,积极调整教育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顺利过渡。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权威地位较高,学生出现了畏惧心理,缺乏主动表达个人不同想法的意愿和兴趣。为了避免这一不足,教师可以采取鼓励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先进的节奏教学理念和方式,将优秀的音乐思想融入课堂教学环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实施策略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乐感,教师需要以节奏感训练为重点,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精心筛选教学内容,保障教育教学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节奏与旋律存在明显的区分。节奏对学生的音樂学习的影响更为显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确保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动力,为了确保高效节奏训练教学,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各种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结合歌曲背景把握节奏,让学生在了解节奏具体变化的同时提高个人的认知能力,主动认知和区分节奏。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会让学生在主动聆听的过程中,根据音乐节奏来调整自己的步伐,学会自我调整和控制,进而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教师只需要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学生,尽量避免学生思维和行为上的偏差,保障学生能够拥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及动力。

(二)自创打击乐器,吹伴奏

打击乐器的节奏感更强,对节奏训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积极自创打击乐器,吹伴奏,强化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应对的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可以播放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和伴奏,让学生在课堂中用铅笔轻轻敲打桌面,通过自创简单打击乐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演奏的过程中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及发展。

四、结语

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顺利开展尤为关键,音乐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关注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创打击乐器、吹伴奏来引导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节奏的变化和规律。

参考文献

[1]陈丽娟.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思考[J].生活教育,2017(08).

[2]刘玲.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探索及思考[J].中华少年,2019(02).

猜你喜欢
节奏训练初中音乐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分析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施节奏训练的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