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亮
肺结核又被俗称为“痨病”,实为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导致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病症,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而呼吸道是主要传播途径。当前,此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第二大疾病,年均致死数达400 万人[1],所以,防治此病刻不容缓。现阶段,多采用抗结核药治疗此病,但疗程长,并且还易产生多种严重副作用,如过敏反应、DILI、胃肠道刺激等。其中DILI 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原因在于患者发生肝损伤后,其肝功能会随之发生异常,降低物质代谢水平及解毒能力,因而对预后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分析肺结核患者诱发DILI 的主要危险因素,实施全面诊治,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对其开展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主要危险因素,现对此作一探讨。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16 例,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肺结核,且用抗结核药物前肝功能正常;排除其他病或因素造成肝损伤者,用药前已存在肝损伤者,排除恶性肿瘤、严重脏器疾病、精神疾病及认知异常者。依据是否发生DILI 分成无肝损伤组(501 例)与肝损伤组(115 例)。无肝损伤组患者中,男284 例,女217 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70 岁,平均年龄(43.1±9.4)岁;肺结核病程最短1 个月,最长12 个月,平均肺结核病程(4.5±2.6)个月。肝损伤组患者中,男52 例,女63 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69 岁,平均年龄(43.3±9.1)岁;肺结核病程最短1 个月,最长12 个月,平均肺结核病程(4.4±2.7)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肺结核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肺结核DILI 的诊断标准[2]①患者在连续用药5~90 d 内,有肝功能异常情况出现;②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当中的任何一项值为正常值的2 倍。
1.3 方法 对可能诱发DILI 的危险因素展开全面分析,制定危险因素调查表,统计BMI、保肝药服用、肝炎史、糖尿病、年龄、饮酒史、性别、吸烟史及血压等。针对所收集数据开展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单因素分析 肝损伤组的年龄≥60 岁、饮酒≥500 g/周、吸烟≥20 支/d、HBsAg 阳性、有糖尿病、有高血压、BMI 异常、未服用保肝药例数多于无肝损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 岁、饮酒≥500 g/周、吸烟≥20 支/d、HBsAg 阳性、有糖尿病、有高血压、BMI异常、未服用保肝药均为肺结核发生DILI 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5、4.56、6.22、1.73、4.57、2.48、1.77、3.02,P<0.05)。见表2。
表1 肺结核发生DILI 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肺结核发生DILI 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核病实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比较高发病率、死亡率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为其主要且典型致病菌,能够对全身多脏器造成累及,但最为多见的便是肺结核。现阶段,肺结核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是此病的多发国。针对肺结核患者,其发病后会有咳痰、咯血、消瘦、胸闷、低热、乏力等症状出现。当前,肺结核已经成为诱发死亡的常见诱因。治疗、预防难度大。有报道[3]指出,在治疗结核病时,需做到全程、规律化且早期治疗,另外,还需与抗结核药物联合施治。
在当前临床中多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而比较常用的药物为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等,但需要指出的是,整个治疗过程比较漫长,长时间用药会给患者带来多种且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并且对患者影响最大的便是肝脏毒副反应。对于人体肝脏而言,其具有多种作用,比如调节电解质、代谢、凝血及免疫、解毒等,当肝脏受到损伤之后,除了会延缓患者的肺结核治疗进程之外,肝损伤造成炎性浸润,还容易造成人体其他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4]。有报道[5]指出,结核病患者发生DILI 的几率为8%~30%,除了会对结核病治疗进程造成影响外,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从本文研究可知,在616 例肺结核患者当中,DILI 患病数为115 例,占比为18.67%,表明肺结核患者在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容易发生DILI,因而需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本文研究结果可知,年龄≥60 岁、饮酒≥500 g/周、吸烟≥20 支/d、HBsAg 阳性、有糖尿病、有高血压、BMI 异常、未服用保肝药均为肺结核发生DILI 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5、4.56、6.22、1.73、4.57、2.48、1.77、3.02,P<0.05)。在分组中,肝损伤组≥60 岁患者占比较无肝损伤组明显偏高,且高龄还是肺结核患者发生DILI 的独立危险因素,究其原因,主要与老年患者在解毒、肝脏代谢及机体功能等方面持续减退,且远不如中青年患者有关[6]。肝损伤组饮酒量≥500 g/周的患者占比相比于无肝损伤组明显偏高,并且饮酒者仍是诱发DILI 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报道[7,8]指出,长期饮酒能够引发肝硬化,使患者肝功能出现异常,因而对毒素的清除以及药物的吸收等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肝损伤组吸烟≥20 支/d 的患者占比较无肝损伤组要明显偏高,并且吸烟是肺结核患者发生DILI 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因可能与吸烟能够造成慢性肝脏炎症,导致肝功能出现异常等有关。另由本文可知,肝损伤组HBsAg 阳性患者数较无肝损伤组显著偏高,HBsAg阳性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发生DILI 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因是HBsAg 阳性患者有着更加严重的肝损伤,药物在体内出现代谢异常,肝细胞毒大等因素相关。此外,肝损伤组高血压、高血糖患者数较无肝损伤组均明显偏高,并且高血压、高血糖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发生DILI 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因在于高血压、高血糖能够使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或者是炎症状态,导致肝脏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终会对药物的吸收与代谢造成严重影响[9]。肝损伤组BMI 异常患者数较无肝损伤组明显偏高,并且BMI 异常是肺结核患者诱发DILI的比较典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究其原因,可能与BMI 异常能够大幅降低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对药物代谢造成不利影响等相关。还需要指出的是,肝损伤组没有服用护肝药物的患者数相比无肝损伤组也明显偏高,并且没有服用护肝药物是诱发患者DILI 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没有服保肝药物,患者的肝功能便难以改善,因而在继续用药后,会使DILI 加重等因素相关[10]。
通过全面、深入分析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发生DILI 的危险因素,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在患者临床用药治疗中,给出如下几点意见:①对患者一般资料、用药史、疾病史等进行详细询问;并做好血压、血糖等血清指标,以及肝功能、常规病原等检查工作。②为患者提供切实指导,特别是年龄偏大的老年患者,需指导其合理作息,注意合理饮食,且戒烟禁酒,以此达到提高其免疫力,改善机体机能的目的,这对于患者预后恢复有着积极意义与作用。③指导患者定时服用保肝药物,以此达到改善其肝脏功能的目的,加速药物吸收以及毒素的外排。④对患者血压、血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有效控制,这对于患者肝功能的尽快恢复有利。⑤依据患者病情实况,为其制定更加合理、优质的肺结核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后易发生DILI,而诸如吸烟、HBsAg 阳性、未服用保肝药、高龄、饮酒、高血压、BMI 异常等因素都是诱发此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防治过程中需给予足够重视,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