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迅猛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2]。因此导致结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且其发病群体也在渐渐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由以往的中老年群体,渐渐波及到中青年群体,换句话来说,就是发病群体越来越向年轻化发展[3,4]。根据我国当下的医疗水平,对于大多数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5,6]。为进一步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30 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将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30 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 例。对照组中,男8 例,女7 例;年龄33~70 岁,平均年龄(52.34±7.71)岁。试验组中,男7 例,女8 例;年龄31~71 岁,平均年龄(52.30±7.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对本次研究过程目的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②符合结肠癌相关诊断标准[1]的患者;③视听功能无障碍,且沟通无障碍的患者;④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②术前需要进行放化疗治疗的患者;③临床资料缺乏完整性的患者;④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治疗,主要是将其结肠予以切除,之后常规清扫淋巴结[7,8]。试验组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仔细观察患者的肿瘤情况,确定淋巴结有无发生转移情况,若有病理组织,可以先进行病理活检。之后取仰卧体位,然后常规予以全身麻醉(全麻),根据患者的实际肿瘤部位,对其结肠系膜进行针对性分离,同时常规游离血管下的血管,还需要对血管根部进行常规结扎处理,之后仔细清扫淋巴区域,不仅需要将被脏层筋膜完全包被的全结肠系膜予以切除,同时还要切除肿瘤所在肠段,之后常规进行断端吻合手术[9]。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情况,围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进食时间及拔管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的不良事件包括感染、吻合口瘘、残端肿瘤残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进食时间及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n(%)]
传统根治术为以往临床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主要手术方法,虽然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近期效果,但是由于该术式的操作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同时需要对患者的系膜进行钝性分离[10-13]。因此容易导致发生术中肿瘤细胞转移,无法彻底有效地清除阳性淋巴结,最终容易导致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以及增加术后复发率[14-16]。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相比于以往的传统常规手术治疗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可以进一步提高淋巴结的清除率,降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17,1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进食时间及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可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具有更高的手术治疗安全性[19]。
综上所述,选择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作为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治疗方案,可收获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