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的华美霓裳

2020-11-02 02:43田巧红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语文教师提升策略

田巧红

内容摘要: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文学素养是其必须要具备的一项能力和素质,当语文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之后就好像披上了一件华美的霓裳,不仅能够让其更好的开展语文教学工作,还能够让其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更好的展现自身的教学素养和人格魅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进而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关键词:文学素养 语文教师 提升策略

所谓的文学素养就是指人们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具体而言文学素养包含有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赏析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等多项能力。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教育行业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要求,即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而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自身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文学素养,从而让学生获得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1.提升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是我国传统三大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实践性。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思维想象能力,同时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今后人生的良好发展意义重大。在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项素养培养就是文学素养的培养,而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所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对于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意义重大。首先,当语文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文学素养之后,其能够将文学的魅力充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然后,当语文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文学素养之后,其就能够在课堂上更加的游刃有余的为学生深入分析相关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接受更好的语文教学引导。最后,当语文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文学素养之后,其就能够感染、影响学生也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并构建出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由此,有效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2.提升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策略

2.1不断学习,储备文学理论常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以储备丰富的文学理论常识,因为文学理论常识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所在。众所周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择多以文学作品为主导,如果没有文学理论常识的融入那么课文材料讲述就会变得非常的枯燥和苍白,这十分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若没有文学理论常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能表现出盲从,从而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甚至是出现一些习惯性错误。例如在《泊船瓜洲》的学习中,关于诗的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读音,大部分教师以及学生习惯性的将其读为去声,即第四声,但是实际上依据此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王安石的做诗风格以及韵律特点等元素来考量,此字应该读为阳平,即第一声。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储备文学理论常识的重要性。文学理论常识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课堂的有效润滑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学习,强化自身对文学作品题材、背景、风格、流派等的了解,包括国内文学以及国外文学等。如此,语文教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学理论常识的有效应用来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思考和学习中来。

2.2热爱阅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以及才华积累,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以及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影响。正所谓上行下效、为人师表,如果语文教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那么学生势必会受其影响而变得热爱读书,而阅读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又是如此的重要。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教师以自身为榜样来感染学生阅读,能够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与此同时,在丰富的阅读中,包括对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作者以及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师能够在提升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引导,引导学生优化阅读以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思想。但如果教师缺乏丰富的阅读,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出现错误的解读引导或者是模糊的解读引导。例如教师在教学“徐庶进曹营——一言不發;关公赴会——单刀直入”等歇后语时,教师需要对《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有详细的阅读,否则就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有关故事的全面阐述,从而也就不能帮助学生更加良好的对这两个歇后语进行理解。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广泛阅读作为备课的第一要素,从而通过广泛阅读以及热爱阅读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以及人格魅力,从而良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帮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3勤于笔耕,树立学生写作典范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良好的写作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感悟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拥有一桶水。”只要当教师胸中墨水丰富、下笔有神、一蹴而就的时候,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而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是不合格的语文教师,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勤于笔耕,树立学生写作典范。通过广泛的阅读以及勤奋的动笔,语文教师能够保持自己特有的教学优势和特色。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会写下水作文,还需要会写各类体裁的文字作品,熟悉写作的思路、感想和体会,从而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练习写作。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够获得学生更多的尊敬和信赖。“亲其师,信其道”,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教师笔耕不坠能够让学生也勤于练笔,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语文素养乃至文学素养。

2.4乐于修身,构建文学思想涵养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为人处世的第一要务,同时也是高尚理想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思维品质以及修身涵养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影响颇为巨大,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乐于修身,通过构建良好的文学思想涵养来更好的感染学生以及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而乐于修身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就是教师需要对自身具有严格的自我要求,从日常生活小事到教育教学教师都需要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然后就是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容量以及教学素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思考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教学素养;最后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位置,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交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的去关心学生的行为以及思想,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从而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通过各个方面的不断努力教师可以在不断提升修身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思想涵养。如此,当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内涵之后,其能够给予学生的影响和帮助就会更多,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学习当中。

3.总结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从而在一定文学素养的渲染、洗涤之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即让学生通过教材文本的切实感受良好的把握文本的文脉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充分体会文学的美妙和轻灵;同时让学生通过众多文学名著的大量阅读来与思想伟人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全面提升文学素养、思想情操和生活感悟,最终成长为一个为祖国和社会所需求的高素养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卞东华.语文教师要设法多方面引导学生学好语文[J].语文知识,2017(1).

[2]王梅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7(4).

[3]余瑶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J].散文百家(下),2018(7):80.

[4]马小琴.扩宽预习空间,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J].读与写,2018(30):64,66.

[5]邹媛.把握提问技巧 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速读(上旬),2018(12):175.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语文教师提升策略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