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杨峰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行业间的激烈竞争,财务分析对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很多企业存在对财务分析的认识不足、缺乏合理的指标体系、不善于使用非财务信息以及财务人员技能和素质不高等问题,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针对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提高企业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1 财务分析概述
1.1 财务分析的内涵
财务分析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它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是运用一些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财务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价,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及经营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1.2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
1.2.1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务分析方法。它是指从数量上依据分析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确定每一个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影响程度和方向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较广,既可以全面分析每一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1.2.2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进行纵向比较,或者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横向比较,以此来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了解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同时又能发现企业的财务存在的问题。
1.2.3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用财务报表中的一个数据除以另一个数据得出的相对比率,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也是最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
1.3 财务分析的意义
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反映出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可以帮助其发现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找出原因,明确责任,使经营者不断改进工作,使企业更好地发展。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计算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分析投资的风险程度,为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金融体系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财务分析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投资、管理等提供了指导性作用,有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 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缺乏认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下,财务分析在企业的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有些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些企业的管理者过度关注财务分析结果,忽视分析过程,没有抓住财务分析的重心,导致没有真正实现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正确运用。
2.2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
当前企业构建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存在局限性,比如不重视现金流情况。现金流情况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多的企业走向破产倒闭,不是因为盈利能力出现的问题,而是因为资金链断裂了。企业若是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应对日常开销,即使有好的项目,最终也是失败的结果。现在也有很多企业往往更注重资产、负债和损益等项目,缺乏对现金流量项目的重视,影响了企业的具体财务分析。因此,企业应加强对现金流的具体分析,不断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2.3 企业对非财务信息不够重视
当前的财务分析大多是对报表数据的分析,忽略了很多非财务信息,使得财务分析结果片面且不够准确。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管理活动形成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像企业文化、产品寿命及产品结构、管理部门的分析讨论等非财务信息都不能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反映和监督。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的管理、员工能力、研究与开发创新能力的提高都影响着一个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能力。这些资源对企业至关重要,但却无法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及计量。如果仅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也很难对企业做出准确的评价以及正确的管理决策。
2.4 财务人员业务技能有待提高
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财务人员又是财务分析工作的核心,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企业存在着财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没有对报表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不能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等,使财务分析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引导经营管理的价值。如果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工作判断不准确,会导致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做出正确决策,也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因此,企业需要高技能高素质的财务分析人员,且具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储备,足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政治经济环境等,再结合企业现状来进行具体分析。
3 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3.1 重视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财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财务监督提供保障,为财务绩效评估提供精确数据,并引导着企业的经营方向。因此,企业应重视财务分析工作。首先,企业的领导层要转变自身的经营观念,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财务分析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及时向财务分析人员提供财务报表信息,使财务人员意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其次,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提供相关软件及设备,保障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各个部门要对财务人员分析出来的财务信息予以配合,并尊重财务人员的提出的建议。有效的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能针对性地指导企业的运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 建立健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传统的财务分析缺少现金流量指标分析,更多的是利润指标的分析。而企业的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容易通过虚假销售等行为进行调节。现金流量比利润指标更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质量,现金流量表能够清楚表明企业经营周转情况、投资恰当与否、偿债能力等,为企业管理者、投资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应引入现金流量指标,再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企业有效进行财务分析工作的前提。
3.3 注重对非财务信息的使用
在财务分析过程中,企业在使用财务信息的同时,应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理解与使用。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忽略了非财务信息,企业的财务分析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偏差。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报表中的数据主要体现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结果,非财务信息是企业价值的体现,决定着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企业在财务分析中引入非财务信息,将会使分析更有价值,更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3.4 提高财务人员技能和素质
企业若想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具备高素质和高技能的财务人员。首先,企业在招聘的时候,要提高财务分析岗位的门槛,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熟悉并了解企业的业务活动、经济环境、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行业现状、社会因素、公司法和合同法等。其次,财务分析人员不应受自身专业的限制,应注重对其他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还要努力学习企业的生产和业务流程,找出企业经营过程潜在的问题,向领导层提出解决措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企业还需要成立内部考察工作组,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對其奖励或处罚,督促财务人员做好岗位工作,保障财务工作顺利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企业想要加强财务管理,必须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的能力,从重视财务分析工作、指标体系、利用非财务信息和工作人员素质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增强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力,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麦,财务分析方法与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J].纳税,2018,12( 29):107.
[2]王晶琳.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现代商业,2019( 35):173-174.
[3]闫启明,浅谈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商讯,2019( 30):61-62.
[作者简介]张超(1994-),女,满族,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会计相关理论与实践;杨峰(1965-),女,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财经法律、制度及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