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海洋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以“创新引领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为动力,主要解决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等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及使用的国家,微塑料流入海洋的数量逐年增加,微塑料又具有密度小、难降解、危害大的特点,它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微塑料污染的治理措施以及健全防御体系方面还有待加强。
[关健词]微塑料,海洋,环境,污染,措施
[中图分类号]X55 [文献标识码]A
微塑料这一概念首先被提出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后来被学者形象生动的称为海洋的PM2.5。微塑料的大小被定义为粒径小于5mm的塑料分子,有两种存在形式:直接在生产中制造出的初生微塑料和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由于各种作用后分解后形成的次微生塑料。我国在2016年底已形成约3.5亿吨微塑料,2018年11月30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表示,在海水、海底和海底沉积物中,都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海洋中的微塑料和土壤中的微塑料一样对与其有着密切关联的生物都有着严重的危害,这种危害是不可逆的,不仅能够直接对海洋中的生物造成威胁,还能吸附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造成海洋生物的复合毒性效应。本文從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分布、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危害人手,以期对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御及治理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我国海洋生态安全的建设做出贡献。
1 微塑料在海洋中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从时间角度来说,我国于2016年开始全面着手海底、海滩、海洋生物的微塑料监测工作。2017年在据地面4500米深的海底带回的生物中检测到了微塑料,2018年我国科学家在在南极考察时在海水中检测到了微塑料的存在。在全球范围内来说,2004年科学家首先提出微塑料这一概念,2014年研究人员发现,海洋中的塑料碎片已积累高达5万亿个,可绕地球400圈。2019年科学家们采集了6个地区深度6000米以上的海洋生物,并在这些生物体内发现了不同程度的
塑料污染。从空间角度来说,全球海洋都受到了微塑料的威胁,在五大塑料堆积的海域中北太平洋是微塑料污染的重点区域。见表1,在我国,长江口以及东海附近、渤海、珠海口一带都是工业排放的重灾区,其中长江口的塑料污染平均丰度已达到已经达到了4137.3±3461.5个/m3,珠江口塑料污染丰度为254~17598个/m3,这两个地区塑料污染尤为严重,其他海域也已形成不同程度的塑料污染,这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威胁。
2 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特点
2.1 不可逆性
塑料污染一旦形成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对这一处的生态造成危害。一般来说,塑料埋在地底至少要几百年才开始腐烂,而且因为塑料不能实现自然性降解,一旦被动物误食,根本不会被消化吸收,反而会导致其死亡。微塑料作为塑料分解之后的产物,直径小于5mm,并且微塑料污染还会产生二次污染,日积月累,必定对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2.2 难治理性
塑料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强,不会锈蚀,耐冲击性好,耐磨损性强,加工成本低,在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但是这些优点同时也决定着它很难被大环境接纳。在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很难做到合理分类,且二次利用成本高难度大,经济效益低。海洋中的微塑料治理难度就更大了,由于体积过于小,跟随海水到处迁移,但同时又兼具危害大的特点,已被公认为全球最难治理的环境杀手。
3 微塑料对海洋生态安全的危害
3.1 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局的调查,80%a的海洋非正常死亡生物与塑料污染有着直接关系。微塑料与海洋生物在外貌上有着高度相似性,所以海洋生物很容易将其误食,被误食的相对大的微塑料进入食道后,不能及时被排出或吸收,不仅能造成动物器官的炎症,还会造成生物机能的紊乱;较小的微塑料纤维、碎片其实对生物有着更大的危害,它们能够产生复杂的毒害反应,吸附水体里的其他有机病毒和一些重金属,在进入海洋生物体内后,这些微小的微塑料颗粒释放出本身的添加剂和所吸附的有害物质,轻则干扰生物机能,导致生物发生异变,重则会扰乱某种生物的循环链,使其灭亡。
3.2 对人类的危害
3.2.1 对民众身体的危害。据研究表明,在2018年,科学家们首次在八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粪便中发现了微塑料成分的存在,据推测,这可能是人类吃海鱼和用塑料瓶喝水时摄人的。塑料中的含有的污染物如塑化剂可以通过干扰人体激素分泌对人体造成危害,并且已经被相关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 (IARC)、美国环保署(EPA)列为致癌成分之一,对人十分有害,根据相关研究报道,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儿童哮喘的增加也与其有着密切关系。就目前来看,微塑料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生物食物链中了,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必定会受到影响。
3.2.2 对民众情绪的影响。众所周知,海洋这个幽深而富饶的神秘世界一旦受到破坏,就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影响民众情绪。首先,如果海洋受到严重的微塑料污染,就会加剧浮游生物的死亡,使得大气循环效应减弱,温室效应增加,威胁人类自身。其次,海洋旅游产业以及相关的产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海洋景观的价值也会丧失,对于一些沿海城市来讲,这可能会使一大批人员失去生活保障,造成经济的落后。最后,一旦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愈加严峻,一些海鱼等海洋生物就不能再作为人类食物的一部分,这对于爱吃海鲜的人来说,很难接受。所以,海洋微塑料污染会对群众情绪产生一定得消极影响。
4 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存在的问题
4.1 废弃塑料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技术水平受限
我国于2007年12月31日出台了“限塑令”,明确规定在全国内禁止出产、贩卖、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接下来的五年内,效果非常显著,累计减少了100万吨塑料垃圾。而今天,白色污染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泛滥。目前我国对废弃塑料的主要治理办法是填埋和焚烧,而这两种办法并达不到有效的二次利用,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一些生物降解的办法出现,但是由于成本要求高,这些手段还未普及。
4.2 企业组织对塑料污染治理不足,入海塑料量大
塑料在生产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业、农、林、木、渔等各个方面,虽然我国塑料产业成长的晚,但已成为塑料的生产、消费和进出口大国。在全球微塑料污染最严重的前20条河流中我国占七条,且长江居于首位。主要原因是长三角地域工业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尤其是一些临近长江边的工厂,生产的污水废水直接排进江中,再由长江进入大海,造成海洋污染。
4.3 消费者对塑料需求庞大,环保意识薄弱
在便利与环保中,更多人还是会选择方便,尤其是当下阶段,外卖业发展极为迅速,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表明,从2008年到2018年,飞速发展的物流业使得塑料的使用量翻了一倍,塑料需求明显加大。再加上没有很好的塑料处理技术,人们对于环保意识并不强烈,对垃圾分类的自觉性不高,生活中分类塑料的意识也没有从小培养,并没有深入人心,我们需要循循善诱和更强硬的措施。
5 微塑料的治理以及防御措施
5.1 國家层面
5.1.1 加强塑料使用监管力度,加快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在国外,塑料制品的监管十分严格,不达标的根本不能进入市场,相比之下,我国在此方面还有所欠。2008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规定所有超市、商贸、集贸市场的所有塑料带均需有偿使用。鉴于我国基本国情,我们可以规划在未来五年内完成全面禁止塑料的使用,从源头上控制微塑料污染。2019年我国实行的严格的垃圾分类虽然来势汹汹,但现在看来,这次垃圾分类比预想效果还是差一点。一些我们日常使用的化妆品中也含有微塑料成分,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严格控制洗漱用品里微塑料的含量。另外,我们也要加快可降一解塑料的研发进度,一方面,我们需要培养相关的优秀人员,积极寻求能更好代替塑料袋的环保型物质;另一方面,我们要给予此项研究一定的资金支持,保证此项目的资金链。
5.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海洋生态防范体系。一些发达地区针对微塑料污染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我国尚未有这方面的法律出台,虽然我国针对微塑料污染的研究起步晚,经验不足,但我国也为此做出了努力,专门成立了海洋塑料以及微塑料污染研究组。我国因该积极吸取其他国家在此方面的有效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我国海洋生态发展的法律法规。在我们加强法律法规威慑效应的同时,我们也要健全海洋生态防范体系,推行适合的海洋流域管理系统。以分地区、分区块的方式系统化的管理海洋微塑料污染状况,对于重点区块实现更加严格的塑料污染物来源、传播方面的督察,有效控制相关流域塑料以及微塑料的污染。另外,要建立有效的海洋垃圾拦截系统,这种手段虽然对微塑料的污染没有用,但海洋里有很大程度的微塑料污染是由塑料发生一系列反应后形成的,所以,我们要在还未形成微塑料污染的时候就及时对塑料垃圾等实施有效治理。
5.2 社会层面
调查显示,我国海洋里的垃圾有80%来自陆源污染,这包括从各个人海口排进海洋的塑料、泡沫等,这些垃圾又大多来自工厂、农业和日常生活垃圾。且我国沿海地区,小型工厂数量多,分布散乱,政府很难全面统筹管理,作为企业家,要自觉遵守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排放前的污染物净化;一些农厂、农业工厂更要注重生产中垃圾的回收和排放,尽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染物排放,一切企业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也因对社会做出回报,为我国海洋污染治理相关项目进行投资、义捐。我国一些社会公益型组织要及时发现海洋微塑料污染治理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尽力解决,联合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高效解决我国海洋污染伺题。
5.3 个人层面
海洋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瑰宝。虽然其自身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现在人类对海洋的破坏早已超过了它自身的净化能力,这会导致海洋生态破坏,发生赤潮灾害。所以,我们一定要从现在做起,保护海洋生态安全。首要加强人们对海洋的理解,深刻理解海洋资源对我们的价值;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时刻提高警惕,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减少一次性塑料袋、塑料杯的使用;做好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等等。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公民意识,规劝身边人减少塑料的使用。如果我们对微塑料污染治理有新的想法,也要积极向相关部门反应,集思广益,为我国海洋生态安全的建立做贡献。结语
海洋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而我国在微塑料污染治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本文通过阐述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特点和危害,继而为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治理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海洋生态安全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期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能切实得到改善,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治君,杨凌肖,王琼等.微塑料在陆地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环境效应[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41(4):59-65.
[2]于海晴,梁迪隽,谭全银,等.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问题及其国际进程[J].世界环境,2018(171):52-55.
[3]王佳佳,赵娜娜,李金惠.中国海洋微塑料污染现状与防治建议[J].中国环境科学,2019,39(7):3056-3063.
[4]国家海洋局.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态公报[R].北京:国家海洋局,2018:39-42.
[收稿日期]2020-03-04
[作者简介]杨月菊(1997-),女,甘肃白银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