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要做好精准监督

2020-11-02 02:53方云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问责精准扶贫监督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就是根据生活环境、家庭情况对扶贫对象采取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确配置扶贫资源。要做到“精准扶贫”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必须廉洁高效地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扶贫要做好精准监督,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要瞄准贫困对象,务必保障扶贫资金用在贫困户身上,用在正确方向上,避免出现优亲厚友、侵占扶贫款等腐败问题,真正帮助贫困民众脱贫。因此,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顺利的开展,监督工作尤为重要。以H县为例,对H县扶贫资金投入、脱贫情况以及扶贫领域中腐败问题的监督问责情况进行了调研,就精准扶贫中的问题,出现腐败问题的原因,以及纪检监察角度提出了扶贫领域解决问题的方法举措。

[关键词]精准扶贫;监督;问责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H县基本情况:H县属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县,共有467个行政村,派驻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8496名,33095户建档立卡,2019年从教育、健康、住房保障、安全饮水特殊群体救助等方面开展扶贫工作,共计发放各类帮扶资金、慰问捐助等5000多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2646.9万元,扶贫项目建设全县整合投入资金5.7亿元。2019年度脱贫2771户8276人,高质量完成减贫目标任务。

1 存在问题

经查证,2019年H县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扶贫民生领域数据进行监督,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9起,党纪政务处分25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精准扶贫中存在很多现实困境,如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弄虚作假、优亲厚友、套取扶贫资金等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优亲厚友,以人情亲疏享受扶贫利益

对贫困人员实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政策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给予贫困人员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医疗救助、教育补助等非常必要,在发放各类补助过程中,统计、甄别贫困人口,发放补助资金,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主要在基层干部,部分基层干部对于那些收入水平较高不符合条件的亲戚、朋友,通过弄虚作假上报,达到骗取补助金、低保或其他扶贫待遇的目的。对于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却被拒之门外,极大地损害了国家扶贫的目的,损害真正需要救助群众的切身利益。

1.2 侵占扶贫款,套取扶贫专项资金

中央、地方和市场提供的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正在不断增加,有些掌握扶贫款的基层干部法治意识缺失,在利益诱惑面前将黑手伸向了这块扶贫蛋糕。他们采取采用虚列户头、重复报账以及收入不人账等方式侵吞补贴资金等将这些贫困户的救命钱当作唐僧肉,通过借村民身份证造假材料、虚构扶贫工程项目、伪造工程合同等方式骗取扶贫专项资金,或者利用资金分配安排未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挂钩,从中浑水摸鱼,以假乱真。

1.3 向贫困户索取好处费

部分基层干部利用手中对扶贫材料的申报、把关、实施等权力,掌握政策信息,以截留、索取等方式,在扶贫对象应该享受的补助等制造人为障碍,捞取好处,谋取利益,虽然数额不大,但危害很大。比如,H县乡镇有村支书为本村村民申报危房改造补助过程中,索取500元好处费,在该村名领取危房改造补助后,村支书又以吃饭请客名义索取2000元的现象,在危房改造专项扶贫项目中,贫困户识别、补助发放过程中,部分干部采取不给回扣和好处就不帮助办理申报材料等方式,雁过拔毛,谋取私利,向贫困户索取钱物。

2 原因分析

2.1 农村社会结构问题

农村现有的人口结构为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生产产业传统,结构单一,几乎所有的专业人才都外流到城市。在农村推行精准扶贫工作缺乏专门技术人才和专业队伍的支持,各项扶贫资金管理混乱,当贫困村得到来自政府、企业、慈善机构等各方面资金时,扶贫款物发放标准不一,程序紊乱无章,导致部分村干部有漏洞可钻,侵占扶贫资金。村室管理混乱,资金使用不透明,容易出现腐败现象,当前农村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能力。

2.2 个别干部法纪意识不强

在农村信息不畅通、法制基础不牢固的情况之下,资金、权力都集中在农村基层干部手中,最容易出现贪腐现象。部分村“两委”干部法纪意识相又弱炎薄,文化素质偏低,村委政务和财务公开流于会计形式,权力的运行机制极不透明,谋取私利,捞取好处。比如国家不断加沐汉寸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投入,扶贫对象往往与外界接触少,信息渠道少、知情权都很难保证,一些村镇干部利用贫困户身份证信息领取各项补助,私自留存。

2.3 监管措施不实

扶贫项目总体规模大、实施地点分散,扶贫资金涉及面广、量大,但涉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普遍存在重下拨、轻监管的情况。群众的自主监督积极性不够。在精准扶贫监督工作中,群众主动监督较少,基层监督力量薄弱,只能依靠个人利益相关群众举报,存在“民不告,官不究”的情况,纪检监察机构普遍存在查处时间长、惩处弹性较大、查处范围通常不及乡村等问题,乡镇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不力,不愿监督。

3 对策建议

随着《监察法》的出台,村干部纳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属于监察对象。治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应该进一步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执纪问责作用。当前扶贫工作是党和中央的中心工作之一,着力解决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务。

3.1 精准扶贫要做到精准监督

精准监督首先要明确责任,压实各级主体责任。压实县、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坚持以上率下、靶心不散,坚持不松劲、不松懈,狠抓工作落实。精准监督突出问题导向,开展督查巡查,2019年H县开展12次专项督查和全面督查,以督查发现扶贫问题、整改提升,以问责传导压力、改进工作作风。精准监督要力避形式主义,严查暴露在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深挖存在于扶贫工作中的违法违纪问题,纪检监察干部就要走进基层,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国家扶贫政策是否落地生根,是否真正使贫困户得到实惠。对扶贫工作中具体负责分配、审批等环节作为重点规范,把控监督程序,对每一个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分析,列出风险点,监督到具体单位和人员,一一落实防控措施,做到项目实施到哪里,精准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3.2 精准扶贫要加大问责力度

纪检纪检机关要做到精准执纪执法,首先要精准发现、识别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点,拓宽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的举报渠道,做到信访举报件件落实,提高群众主动参与监督的意愿。利用现代利技手段,整合车辆、房产、民政、社保等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使拥有私家车、商铺等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浮出水面。对间题易发多发领域加大问责力度,让大家形成侵占扶贫资金就是触碰高压线的意识。精准执纪执法,对频发的优亲厚友、雁过拔毛、侵占扶贫款、索取好处费等问题,轻微涉及违纪情况的,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于涉嫌贪污受贿,失职读职等违法问题的,监督查处,移送司法机关。对扶贫涉及到的职能部门职责履行不履职、履职不到位的,发现问题后处理整改不到位的,严肃问责。

3.3 要注重监督问责效果

对查处的腐败问题及时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方式通报曝光,做到问责少数、教育多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发挥震慑作用。2019年H县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典型案例13起,并通报曝光,通过查处的案例发现扶贫工作漏洞和盲点,纪检监察机关要推动党政机关及扶贫涉及的职能部门对发现问题积极整改,确保精准扶贫真正取得成效。

4 总结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向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做到精准扶贫,就要做好精准监督,对曲解国家扶贫政策的、危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进行精准识别,对违纪违法现象加大问责查处力度。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用监督执纪问责的实际成效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驰.在“精准扶贫”中加强“精准监督”因.检察日报,2016-03-04.

[2]索邵新.对精准扶贫中精准监督的思考[J].当代贵州,2016(37).

[3]胡作政.精准扶贫亟待完善相关监督体系[N].甘肃经济日报,2017-02-10.

[收稿日期]2020-04-01

[作者简介]方云飞(1990-),男,河南周口人,武汉大学MPA在读,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猜你喜欢
问责精准扶贫监督
问责不缺位也不越位
什么是四个监督?
关键词:督察问责
筠连县:联动问责整治基层干部顽疾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