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故宫,一个源头

2020-11-02 02:42周功鑫
新晨 2020年8期
关键词:乾隆皇帝藏品听众

10年前,也就是2009年,两岸故宫博物院打破了60年互相隔绝的状况,开辟了交流合作的新局面。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周院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年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的1万3千多箱文物避寇南迁,后来其中的四分之一运到宝岛台湾,形成了一个故宫与两个博物院的局面。两岸故宫的文物藏品都主要来自清宫旧藏,有很强的互补性。全面了解两岸故宫的文物藏品,就能更好地认识故宫的完整价值。周功鑫院长长期钻研故宫文物,有很深的造诣,曾发表过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过研究专著。由她来讲述台北故宫的文物藏品,讲述与文物有关的历史与故事,赏析文物的艺术之美,使听众了解藏品的意义与价值,了解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进而全面了解两岸故宫的特点,并从中认识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好节目,我和听众一样充满期待!

——北京故宫前院长郑欣淼

大家好!我是周功鑫,是一个在博物馆界曾经服务了四十多年,在台北故宫工作了31年的博物馆人。今天,我现身说法地为各位听众朋友分享博物馆的魅力,尤其是台北故宫的魅力。故宫的魅力来自于它拥有世界顶级的中国艺术收藏。两岸故宫皆来自一个源头——清宫旧藏。清宫文物收藏的历史,可上溯到北宋太宗元年(公元976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其间历经改朝换代及战乱,或有散失,清人入关主政后,这些宫中收藏都归清室所有。

乾隆皇帝时,因喜好古文物,广为搜罗,宫中收藏数量大为提升,品类更加丰富。今两岸故宫分别承接这批清室收藏品类精良、且类别丰富的藏品。单单台北故宫的收藏包括近数十年来所征集的文物,数量高达七十多万件。藏品类别涵盖陶瓷、玉器、铜器、绘画、书法、漆器、珐琅、雕刻、文玩、善本图书及文献档案等多元内容,是座艺术殿堂,也是个知识宝库。

故宫的魅力来自它的收藏,而我们由故宫精美丰富的藏品习得中华文化,认识中国艺术,提升我们的素质,那将是故宫的最大的魅力,也是故宫存在的最高的价值。

我一生最崇拜的一位学者就是18世纪德国的审美教育家席勒教授(FriedrichSchiller,1759- 1805)。席勒认为艺术是人类理想的表现,它是与生俱来的。人只有通过美育才能走向平衡,才能理性与感性平衡;才能精神与物质平衡;懂得包容、尊重别人并且不盲目追求功利。因此他总结,有教养的人具有性格的全面性,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理想中的社会才能实现,也才能达到和谐。

席勒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自己本科也是医学,但他钻研文学、神学、哲学、法律与医学,他没从医,却专心致力于审美教育。

自己因受席勒的影响,为发挥故宫典藏中国艺术文物的价值,在任时,为大众设计分龄分众的各类教育活动。本人于2012年辞去台北故宫院长职务后,专心将自己的精力与时间放在中华文化与艺术推广上。

因此,为让各位认识台北故宫藏品的魅力,在内容上的安排,着重于分析文物或艺术家的特质与艺术风格,带领大家进入中国艺术的欣赏。

由于艺术学习原是一种视觉的学习,为求各位能见到介绍文物的图像,我设计在文字讲稿上附有图片,藉由这些图片引导大家进入艺术的世界。

最后,这151讲故宫藏品介绍的最大目的,除了期盼听众朋友们在中华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及鉴赏能力获得提升,更期盼各位在长期、系统的接触中,让内化的艺术素养得到增长,并让大家的人生更为丰富与多彩。

我自己学的是艺术史,我就希望听众朋友们能从这个节目里面系统地学习中国艺术、中华文化。课程设计上我是按材质的分类,也就是陶器、瓷器、书画、铜器、玉器、珍玩,每个材质有它的编年。不过,我又想传达的就是这些收藏跟别的收藏不太一样。故宫的收藏是清宫旧藏,皇家收藏最大的功劳是什么?我们如果是看远一点,宋朝宋太宗就开始收集。宋徽宗当时对艺术教育的推广,以及他自己的才华,培养出来很多的大画家。然而最能够在宫里面成就这么大规模收藏的是乾隆皇帝。所以,乾隆皇帝的收藏观,我会把它融在他的品位呈现,以及他对鉴赏的功力,他本身对文物的看法,我会穿插进去。故宫有百分之八十的收藏是来自于乾隆的收藏,包括宋朝的这些收藏。

第一方面,介绍他也是让大家认识他本身在艺术上的爱好,他自己的体悟,以及他的那份自信,比如他看走眼了也不承认。我希望,观众对他有所认识之后,能够知道宫里面收藏是怎么形成的,而且如何成就到今天这样的一个规模。我说,乾隆皇帝是有福气的人。他自己也自称是“十全老人”,他有很好的一个祖父,康熙带领他自小进宫,就给了他很多的机会,包括教育、环境。然后,他父亲雍正13年在位,兢兢业业,为他储备了不少的营养。

我们打个比方看,康熙留给雍正的是大约800万两银,可是雍正留给乾隆是大约6000万两银。所以,你想他的这段时间,他的文化大业,有个父亲给了他很大的资产,让他有能力完成十项重要的大业。这个是我想在课程最后一部分做一个总结。乾隆皇帝在文物的整理上,在古籍的编辑上,在文物的收纳上,都加以收罗,这是很难得的。可是,如果各位看故宫的收藏,最大的一个发现,常常看到乾隆的御制诗到处都是,还有大的印玺到处都印,都盖。有人说他在破坏,可是,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没有他这么喜爱,没有他那么大规模去收藏,我们也没有现在这样丰富的文物来提供大家学习,去认识,或者欣赏。不同的观点也呈现了他的艺术多样性。

我还是觉得,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取向,宋朝是特别的,那是非常高雅,这还跟当时的政治制度以及皇帝的本身素养上存在所谓的不同。

我们就看宋朝,宋太祖黄袍加身,为了防止军人干政,所以是“以文治国”。有人说,因为它是以文治国,没有军队,在军事上面是短缺的,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半壁江山”而已。可是,我从整个宋朝去看,跟其他朝代比的话,它存在了300多年,时间上除了汉朝没有一个朝代比过它,所以宋朝的韧性很大。

宋朝艺术的高雅之处,还在于文人都是喜好艺术的。你看,我们就从皇帝来看:太宗,宋朝第二个皇帝,他就开始收集文物了,高文进、黄居寀(cǎi)这些都是大画家,他就请他们到各省去搜罗建构了基本的收藏。在翰林图书院里,就相当于宋朝的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很多书画。他们两位到全国去收罗,积累了所谓“宫中收藏”的基本艺术品。

乾隆皇帝成长于一个富裕的环境,满族人本身来自于东北,他们原来就是一个比较开朗亮丽的风格,你看他们所有的物品都是大紅、大绿、大黄,对不对?这跟民族性也有关系。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你也不会认识他们。

所以我说每一个朝代,每一个皇帝、每一件东西,它呈现的那个时代的艺术本身的取向,相对的,也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多元性。

猜你喜欢
乾隆皇帝藏品听众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TWICE AS NICE
听众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