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的朴素道理到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建议

2020-11-02 02:26刘想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1期
关键词:研究能力古文人文素养

刘想梅

[摘 要] 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层面来说,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个人层面说,可以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人文素养。文章从几句古文蕴含的朴素道理入手,从学生自身情况、导师引导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深度剖析了研究生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及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对导师指导研究生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古文;研究生;研究能力;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1-0302-03    [收稿日期] 2020-03-12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国家对研究生的教育投入日益加大,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同时,社会对研究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也要求他们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大多数本科生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时往往比较茫然;因此,本文从耳熟能详的几句古文入手,就其中蕴含的朴素道理与研究生就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及提高人文素养提出了建议,为研究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要立志。“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人是要立大志,而大的志向是由无数个小目标的完成来实现的。那么对于研究生来说,做好科研工作就是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小目标。在进入研究生阶段时就要明确这个目标,其中有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已经立下志向了。我们先分析考研的动机,本科生考研究生大多数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所谓的“学霸”,他们本身就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态,觉得本科学习的知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第二种就是“随大流”的学生,看到大家都考研究生,觉得研究生毕业比本科生好找工作,待遇也高些,于是也来考。第一种情况的学生,他们中大多数人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较好,有一部分甚至获得了保研的资格,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在专业导师的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尤其是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他们可以节省考研复习时间,把这些时间用在实验研究上,往往在本科阶段就能发表学术论文。而且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锻炼的查阅文献能力、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使得他们在研究生阶段受益匪浅,从而能更好更快地进入课题研究。第二种学生中有些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表现中等,属于那种得过且过的人。这类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可能分化成两种情况,第一类学生感觉生活压力和家庭责任较大,也没有游戏成瘾、懒惰等问题,如果同组有学霸级同学的带动,加上导师的耐心指导,这类学生可能会成为意想不到的“研霸”;第二类学生是最让导师头疼的,这类学生和本科阶段没有任何改变和提高,以为上了研究生就万事大吉,属于自律性较差的学生,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看手机、玩游戏、睡大觉、刷剧等上面,认为只要研究生能毕业,工作就是囊中之物,并没有想着在专业、人文素养和能力上提高自己,属于没有明确目标的人。两三年之后,基本上就可以看出这几种学生的明显差别,这也要求我们既然选择了读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就要树立目标,才能不虚度光阴。

二要勤奋。“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学习就像逆流而行的船,不努力前进的话就只能顺着水后退;心就像一马平川上奔跑的马,放开容易,收回来就难了。学习有辛苦,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做出努力。这句话对于研究生的科研也同样适用。立科研的志向是容易的,但是要真正实施,每天坚持则没有那么容易。比如最容易做到的按时来实验室这件事,假如一个实验室要求学生八点半到实验室,勤奋的同学可能七点半前就到实验室开始阅读文献、做实验,而有些学生可能八点半到实验室露个面之后,才开始吃早餐,更有甚者还要出去买早餐,等一切收拾妥当就已经九点半了,离中午吃饭也就两小时了。即使这两个小时可能也要穿插着喝水、上卫生间、刷新闻等,一个上午的有效工作时间也就一个半小时。而早到的同学有效工作时间一个上午就能有4小时。这两者之差有2个小时,如果把早上、下午、晚上的时间差加起来,一天有效工作时间差能达到至少5小时,长期积累起来的时间差是非常大的。而且勤奋的学生一定有早睡的习惯,作息时间是规律的,工作时间是能量充沛的,身体也不容易发生问题。反观那些晚睡晚起的学生,可能回寝室之后要刷剧或者玩游戏,从而导致晚睡,第二天在工作时间也是精神不济。由于作息生物钟不规律,身体也容易发生小问题。这样综合起来,勤奋学生的工作学习时间要远远多于懒惰者。有一句在科研界比较流行的话,你不比别人努力,不比别人聪明,凭什么你比别人做得好?

三要从科研中找到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在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喜爱科研,享受科研所带来的成就感是学生能够坚持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这类学生往往是全情投入到科研中的,掌握一种测试方法,做好一个实验,获得好的实验结果,到最后发表一篇科研论文,研究生都能从这些点滴的进步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所以在实际指导学生过程中,导师发挥的不仅是指导作用,还有思想上的引领,要时时给他们一些鼓励,使他们能获得持续的动力。对于那些知道如何去做科研,动力不足或者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来说,应该从毕业要求和找工作的角度来鼓励他们,告诉他们科研不仅是学生能完成一个实验和发表一篇文章。在设计实验时,学生要注重各个细节和时间点的把握,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总体规划能力。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和各种人打交道,比如同组的学生、负责实验仪器和设备的老师,这些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撰写论文的过程则可以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检查所做实验数据是不是完善,让学生养成反思反省的习惯。写一篇文章从设计实验到完成文章整个过程,其实和在公司完成一个项目是类似的。如果研究生能在研究生阶段多发表几篇文章,就相当于在工作中完成了几个项目的循环,那么这样的学生到公司工作时,也就不会显得陌生和慌乱,因为他已经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对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進行了扎实的锻炼。

四要找到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做科研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首先就是要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这就涉及学习方法。对于大多数学生,先阅读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对课题方向有所了解,之后再重点研读实验室已经发表的论文。对这些了解之后,那么我们就可以研读相关领域的高水平期刊的文章。当然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一般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大概读懂英文文章。这个阶段虽然比较艰难,但是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这就涉及学习方法。一篇文章不必每个句子完全懂,我们看文献最重要的是看文章所涉及的思想。比如这篇文章的亮点是什么,通常有几个方面,比如材料创新、材料设计新颖、旧材料的新用途或高性能等几個方面,就需要我们要多读文献才能提炼出来。在我们自己设计方案之前,阅读百篇文献是必须的,这样我们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实现自己的想法过程中,也就是做实验时,我们要查阅文献,掌握每个实验的具体细节,在设计好实验流程后,还要和导师、学长等进行讨论,必要时请他们进行指导。同时实验时的一些常规实验我们也是需要掌握的,比如做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等,这些方法我们也要和有经验的人学习直至能够独立操作。对于材料的一些表征技术手段,我们也要在阅读文献过程中有一个表观的认识,比如常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在学院举行新生培训时一定要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这些实验技能。在研究生阶段,多掌握些实验技能,总结自己的科研方法,提高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学会思考,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

五要多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在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自己闷头学习、做实验,不交流。本科生学习可以通过听讲课、自己看书、做练习来取得好的成绩,但是研究生阶段是必须要和学友、老师交流,甚至分工合作。我们在学习实验技能时要和学长、老师学习,这是必须的过程。在具体实验时,实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创新性都要和老师、学长进行讨论,因为他们毕竟读的文献多,在这个领域入门的时间长,经验更加丰富。否则可能面临的问题就是所设计的方案不能实施,或者不够新颖等。这时候切记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而不和他人沟通交流,尤其是要和本组的优秀的学长多交流、多请教。同时,多听学术报告,这些都是别人几十年成果的总结,学习别人的学术思想,也要多看不同领域的热点报道,这是当今热门研究的集成,当读得多了,思考得多了,创新的想法就会涌现。

六要和导师保持沟通。“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在研究生阶段,导师和研究生都是近距离接触,这就要求研究生要勇于和导师进行讨论,无论是实验还是生活中的问题。这样能使老师对研究生掌握的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对研究生个人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这样导师才能够针对性的帮研究生进行规划。比如内向的就由开朗的学长进行指导,提高沟通能力;基础较差的或科研能力不强的就多掌握些实验技能,对其找工作有益;科研能力强的就尽量多安排任务,多发文章,引导他继续进行深造;沟通能力强科研能力稍逊的就让他管理实验室的公共事务,这样的学生将来就业面更广一些;科研能力稳步提升,但沟通能力一般的,就安排他多做一些公共事务,让他去和外人多沟通,这样几年之后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求其对专业知识横向全面了解,还要求对专业知识纵向深度把握,更要求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逐渐掌握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逐步从简单的学习者成长为优秀的思考者,同时也要秉承先成人后学问的理念。本文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几句古文总结了培养研究生的几点建议,希望对各位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研究生们能有所思有所得,不负韶华,成为新时代的追梦人!

参考文献

[1]朱艳红,曹晓莹,等.地方工科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与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4):128-129.

[2]贾景,包广清.关于高校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的相关研究[J].高等教育,2017(4):191-192.

[3]王顺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基于高校学术期刊的视角[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34(3):26-30.

[4]刘华峰,高志华.刍议如何提升当代高校研究生的科研水平[J].才智,2018(34):214.

[5]李焰,马晓凤,白秀琴.高校科研基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11):28-31.

[6]王洪秋,李铮.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9(22):131-133.

[7]付建伟.提升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196-197.

猜你喜欢
研究能力古文人文素养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加强中美高校双向互动 开展深度国际教育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