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人才的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初探

2020-11-02 02:26侯雪莹陈征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1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多元主体协同育人

侯雪莹 陈征宇

[摘 要] 随着互联网ICT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国家安全。2018年9月,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联盟正式成立,基于管理协同理论,搭建主体协同、目标协同、组织协同、体制机制协同与环境协同的分析框架,探析联盟内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对网络空间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在政产学研用领域已经形成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共识,但在目标协同、组织系统、体制机制协同和环境协同维度上仍存在主体参与不足、参与渠道单一、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多元主体;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1-0006-03    [收稿日期] 2019-11-06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8年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可见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之外国家竞争的另一场域,并成为国家主权内涵下不可缺少的重要拼图[3]。

网络空间安全的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网络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建设水平[4]。目前,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无论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无法适应建设网络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5]。2016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6],将推动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协同创新作为推进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如何在此过程中发挥多元主体的优势,协同参与人才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关乎着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二、理论对话:管理协同理论

管理协同理论通过多元协同主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促进要素功能的发挥,克服非协同状态下资源的消耗,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功能效应[7]。管理协同理论为协同育人实践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强调要素的协同与配合,并达到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功能倍增,达到“1+1>2”的效应。协同育人强调高校、科研机构、用人单位、政府等不同主体的协同与配合,打破主体间组织的界限,实现人才、信息、物质等资源的有效流动,共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管理协同理论与人才培养的融合与实践主要体现为“产学研”模式的提出和应用。饶燕婷在论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过程中,提出了主体协同、目标协同、组织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环境协同五个维度[8]。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关乎国家网络安全,政府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用人单位的标准与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产学研的基础上,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拓展为“政产学研用”的合作模式。

三、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然而,纵观网络空间内国际竞争的激烈态势及我国发展的迫切需求,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培养体系上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一)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2015年6月,网络空间安全获批成为一级学科。据统计,高校每年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毕业人数仅1万人左右,其中相当比例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或进入外企工作[5]。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数量缺口高达140万[9],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将进一步加剧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

(二)人才质量有待提升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服务于国家网络空间国防安全保障、重要信息系统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管理、信息安全产业发展[10]。该专业人才要求具备多学科知识与复合应用能力,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高等院校在短期内难以达到培养目标,从而导致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动手能力不足,评价结果较低[5]。

(三)人才培养主体单一,尚未形成“政产学研用”的培养体系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用人单位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然而,目前人才培养责任主要由高等院校承担,各主体间尚未形成长效的人才培养协同参与体系,无法促成合力推进网络空间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导致此类人才毕业后的应用性有待提升[5]。

四、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联盟为例(以下简称联盟),构建主体协同、目标协同、组织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环境协同的分析框架,探析联盟中“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在不同维度协同的具体表现。

(一)联盟简介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联盟汇集了全国80余家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旨在推进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工作。联盟成立了人才供需協调工作组、人才挖掘发现工作组、培训培养工作组、标准认证工作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工作组五个小组。

(二)分析框架

由于联盟成立时间较短,因而无法对案例的发展过程及人才培养的效果进行长期跟踪,但是联盟汇集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电子集团、360等近百家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的政府机关、高校、科研学术机构、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管理协同理论与人才培养结合的内部协同机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借用饶燕婷提出的“主体协同、目标协同、组织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环境协同”五个分析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并以联盟为例,分析多元主体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1.主体协同。主体协同是协同育人实践的核心[10]。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不仅要求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高等院校组织内部各个部门间消弭壁垒,实现资源的顺畅应用,更需要组织间的协同。联盟汇聚了近百家政府机构、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单位,构成了协同育人的前提。

2.目標协同。目标协同是协同育人实践的基础。政产学研用不同主体分属于不同的组织机构,各自具有特定的组织结构、文化和目标;因此,如何寻找不同主体的目标契合点,消除协同育人的组织壁垒,发挥不同主体的育人优势,是提高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网络安全人才供需协调组通过协调政府、高等院校与用人单位的目标,弥补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供需差异,形成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白皮书[11],汇聚人才培养多元主体的合力。

3.组织协同。组织协同是协同育人实践的支撑平台。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形式还停留于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阶段,尚未构建实体组织[5]。网络空间安全专业2015年获批成为一级学科,联盟成立于2018年,可以说,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国内整体产学研合作形式未发展成熟的环境条件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组织协同的多主体平台搭建、科研转化、实体共建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4.体制机制协同。体制机制协同是协同育人实践的管理机制的创新,多元主体在育人过程中通过建立协同合作机制,激发不同主体的育人动力。联盟设立人才发掘发现工作组,运用网络安全竞赛的形式发挥高等学校、用人单位的育人功能。培训工作组与标准认证工作组在政府、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用人单位多元主体间建立人才选拔的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最大程度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

5.环境协同。环境协同是协同育人实践的重要保障。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供需极不平衡,差距较大;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相关专业的兴趣,并引导其正确将科学知识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需要相关法律、政策、市场、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支持[5]。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提高组通过网络安全科普,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认知,提升专业知名度和认同度;另一方面创造网络安全的文化环境。

(三)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联盟汇集了近百家政产学研用,具备较广泛的主体协同基础。但是在目标协同、体制机制协同方面,目前联盟主要关注于协调高等院校与用人单位两个主体,其他主体的参与仍不足,另外联盟稳定的制度保障尚未建立和健全。在组织协同维度,由于网络安全相关专业建立时间较短,目前联盟尚未推进多元主体在平台建设、成果转换、实体共建等方面的协同育人。在环境协同维度,联盟主要关注于网络安全文化环境的培育,对于法律、金融、政策等环境仍缺乏关注。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与管理协同理论进行对话,从主体协同、目标协同、组织协同、体制机制协同与环境协同五个维度搭建分析框架,分析联盟在不同维度的体现。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在政产学研用领域已经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共识,并吸引了近百家主体的参与,但在目标协同、组织系统、体制机制协同和环境协同维度上,仍存在主体参与不足、参与渠道单一、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

参考文献

[1]CN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EB/OL].(2019-02-28).http://m.sohu.com/a/301646191_263546.

[2]习近平.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EB/OL].(2018-12-27).http://www.cac.gov.cn/2018-12/27/c_1123907720.htm.

[3]谭玉.美国网络安全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及其启示[J].情报杂志,2017(4):202-207.

[4]尹丽波.重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J].中国信息安全,2014(12):117-117.

[5]伍扬.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夯实国家网络安全根基[J].中国信息安全,2016(12):47-49.

[6]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EB/OL].(2016-06-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607

/t20160707_271098.html.

[7]孙清忠,黄方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构建探析[J].高教探索,2014(5):26-29.

[8]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2.

[9]鲁辉.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保密科学技术,2018(10):54-57.

[10]李建华,邱卫东,孟魁,伍军.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思考[J].信息安全研究,2015(2):149-154.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安全多元主体协同育人
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城市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中、美、英三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机制培养比较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安全通论
多元主体协同:网络舆情治理新方式